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七级上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368184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七级上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七级上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七级上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七级上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七级上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七级上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附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即时练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睥睨( ) 连亘( ) 窗扉( ) 倏忽( ) 奕( )答案:p gn fi sh 2.依据上下文默写。(1)兄女曰:“_。”公大笑乐。(2)_,则是无信;_,则是无礼。()_,花木成畦手自栽。(4)无可奈何花落去,_。答案:(1)未若柳絮因风起(2)日中不至对子骂父(3)茅檐长扫静无苔(4)似曾相识燕归来.对观沧海的内容和形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登临的地点和目的。“观沧海”一词统领全诗。这两句显示了作者的壮阔胸怀。B.“水何澹澹”等六句,写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竦峙”表现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丛生”形容杂草的长势

2、,给人以人生苦短的感受,最后表现了大海的气势。C.“日月之行”等四句,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绘制了大海的形象,并借此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合乐时的终止句,一般与正文内容无关,但本诗中却与诗的意境融为一体。答案:B.下面对钱塘湖春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西湖早春景物,主要着眼于湖边勃发的生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从飞鸟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以及大自然从严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意境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这是一首观赏西湖风景的诗,是白居易写景诗中的名篇。春行,春天绕湖而行,观赏风景,此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

3、早春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色。“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迷人眼”,意思是游人看到各色美丽的野花。“渐”含有野花渐开渐多之意。“浅草”,是初生不久、浅而不深的草。“才能”,仅仅能够。“没马蹄”三字,既写了草浅,也体现出北宋时西湖骑马游春的习俗。“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而“早”“新”以及“初平”“几处”“渐欲”“才能”等词语的运用,让人体会到诗人描绘的是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美景。答案:C5对西江月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

4、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答案:B6.对天净沙秋思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三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后两句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断肠”一语,表现游子肝肠欲断;“在天涯”三个字,为全篇主旨所在。C.“枯藤”是秋末之景,“昏鸦”是黄昏时归巢之鸦。D.“夕阳西下”点出特定时间,“夕阳”照应上文“昏”字。答案:B7.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

5、词语的含义。(1)碧瓦飞甍( )()惟危楼一座( )(3)裁如星点( )()倏忽如拳如豆( )()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 )(7)陈太丘与友期行( )(8)相委而去( )答案:()屋檐 (2)高 ()通“才” (4)突然()不久,一会儿 (6)大致、差不多 (7)约定 (8)丢下、舍弃8.翻译下列文言语句。()然数年恒不一见。()或凭或立,不一状。答案:(1)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2)有的人倚墙伏栏,有的人直身站着,各人的形态都不一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案:潮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叶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0.“稻花香里说丰年,

6、听取蛙声一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农家丰收而欢欣喜悦的心情。1.请结合你身边一些人的实际情况,说明你是否同意“三人行,必有我师”这种说法。答案:(略)(这是一道开放型题目,言之有据,自成其理即可。)12.多读课外书是好事。请在读过塞翁失马的故事后来讨论这个观点,你觉得怎样说才最全面呢?答案:(略)(此题不能强求看法统一。只要把握住好事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坏事这一基本道理即可。坚持多读是好事不错,说要适当多读,不要妨碍课内学习也对。)13.除去课文内的两种比喻,你认为“白雪纷纷何所似”你只要注意雪花的形态、色彩及其飘落的特点,就可尽情发挥想象力,找到很多优美的比喻来描述纷飞的大雪。答案:鹅

7、毛、鸭绒、杨花、梨花、苇絮凡具有轻盈、洁白特点的事物,形态上与雪花相近,大都可用来作比。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明察秋毫( )(2)项为之强( )()徐喷以烟( )(4)作青云白鹤观( )答案:(1)比喻最细微的事物()通“僵”,僵硬(3)慢慢地()景观5.请翻译下列语句。()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

8、果然鹤也。()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答案:(1)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鹤。(2)(我)又留了几只蚊子在白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鸣叫。“物外之趣”的理解。答案:所谓物外之趣,即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也指超脱于尘世的情趣。它虽然不是事物本身所有,却又与事物有关,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也就是因物生成的意趣。如文中所写:夏蚊及草间之虫这些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意趣由此形成。17请你写出本选段中的成语。答案:物外之趣、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然自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9、。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用文中语句回答。(1)客人不守信的表现是:“_。”()客人发怒的原因是:“_。”答案:(1)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与人期行,相委而去9.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答案:中午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不礼貌。20.上文表现了陈元方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年纪虽小却非常明白事理,敢于批评大人的过错。三、作文2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另如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写一篇6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可以写你与大自然相处的某种经历,也可以写某种情感的变化过程或某种思考和感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