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硕研学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36561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硕研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硕研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硕研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硕研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硕研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硕研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硕研学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金融学专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课程班-招生简章 金融管理、风险管理专业方向一、金融学专业简介 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学科。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公司、集团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硕士致力于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深

2、厚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较强的金融创新能力、积极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充分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良好的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同时具有广阔开放的视野、较强的国际交际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国际化、创新型的金融人才。三、培养对象金融业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以及有意于进入金融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社会各界优秀人才。四、招生条件1、凡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身体健康,遵纪守法,有志完成学业人员均可报名,免试入学。2、不申请学位的学员,入学条件可适当放宽。五、课程设置专业名称:金融学 专业方向

3、: 风险管理 金融管理序号课程模块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组织考试1学位课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修32课时3研究生部2中级宏观经济学必修32课时3研究生部3中级微观经济学必修32课时3研究生部4中级计量经济学必修32课时3研究生部5证券市场与金融市场研究必修32课时3研究生部6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必修32课时3研究生部7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研究必修32课时3研究生部8金融理论与实务选修32课时2金融学院9国际金融专题研究选修32课时2金融学院10管理学选修32课时2金融学院11会计理论与实务选修32课时2金融学院1风险管理方向课(4门)固定收益证券选修16课时2金融学院2金融风险管理选修16课时

4、2金融学院3衍生金融工具选修16课时2金融学院 4金融经济学选修16课时2金融学院 1金融管理方向课(4门)公司金融理论与实务选修16课时2金融学院 2投资银行实务与案例分析选修16课时2金融学院 3金融风险管理选修16课时2金融学院 4营销理论与实务选修16课时2金融学院 16学科综合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针对性的考前辅导3国家西方经济学3国家国际经济学国家财政学国家货币银行学国家17学位英语难度介于4-6级国家我校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5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得低于40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科研训练8学分(学术交流与学术论文2学分,文献综述与学位论文开题2学分,学位论文

5、4学分)。部分课程简介l 固定收益证券固定收益证券也称为债务证券,是指持券人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取得特定收益的求偿权,如固定利率债券、优先股股票等。固定收益证券课程主要讲述了固定收益类证券的类型和特征,固定收益证券的收益及定价,投资固定收益证券的风险及其投资组合管理等内容。除了基础的债券类产品外,本课程对抵押贷款和资产支持证券、可转换债券以及基于债券的衍生产品等也有较全面的讲述。课程主要内容:固定收益证券类型与特征概览、投资固定收益证券的风险、货币的时间价值、债券定价和收益率衡量、利率风险衡量、利率的期限结构、抵押贷款和资产支持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和管理、利率类衍生产品。l 金融理论与实务金融理论

6、与实务课程致力于帮助学生在货币金融学理论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当前中国金融实践。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度理解中国金融面临的各种问题。课程内容以“金融”为主线展开,涵盖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资产定价、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以及金融调控等内容。在方法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货币金融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流通的特点,阐述了在现代银行制度下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信用货币的运动规律以及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原理;介绍了商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以及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和政策;在此基础上,力图从总体上把握住货币的供给与需求、以及二者相互平衡的关系;以更好的认识和掌握金

7、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对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管理当局的宏观调控、通货膨胀与货币理论等问题有基本的了解,从而为学习其他的金融操作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l 投资银行实务与案例分析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投资银行是现代市场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金融体系框架中的重要支柱之一。从历史上看,投资银行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金融业务的运营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我国发展市场经济,需要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从业人员,有必要系统了解资本市场核心的投资银行。本课程着重学习与研究反映投资银行发展规律、理论及运营原理的知识体系以及实务开展的相关

8、问题。对企业上市活动、资本运作有一定的认识。l 国际金融专题研究国际金融课程致力于帮助学生把脉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关系,并在此背景下深度理解中国经济金融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将中国放在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中更全面、确实、辩证地探讨中国内部问题,学生将发现,国际金融课程所提供的这样的研究方式,比之孤立封闭地研究所谓中国特色的问题更助于把握中国特色,也更具有前瞻性。课程内容大体分为三个模块。其一,为国际金融基础知识介绍,其中国民收入账户、国际收支表、国际收支理论和汇率理论等重大国际金融领域的知识点将被深入探究;其二为国际金融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通过模型学习教会学生一个整体研究经济实现

9、内外均衡的思维体系;第三部分为前两部分知识的实战应用。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包括贸易关系、人民币汇率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等热点问题将作为重点讨论内容。当然,基于时间限制,三个模块难以顺次给出。讲授教师将尽力将三个模块的内容穿插融合,更多利用案例将三方面内容综合导出,并积极致力于帮助学生找到感兴趣的研究点,自己进行有层次的广泛深入学习。l 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属于金融学、金融工程和信用管理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程。随着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金融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众多金融机构和一些非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之一。本课程注重吸收现代

10、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更好地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材及教学案例。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包括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具体金融风险的管理两大部分。涉及的知识范畴主要有金融风险管理的概念、程序和发展阶段,金融风险的类型、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VaR方法及其应用、市场风险及其管理、信用风险及其管理、操作风险及其管理、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压力测试、全面风险管理等。l 证券市场与金融市场研究本课程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与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专门学科。其内容包括金融市场环境、证券投资的环境、现代证券投资理论、证券投资分析以及证券投资策略

11、。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证券市场及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熟悉证券市场及相应的投资运作和管理措施,学会进行科学的、理性的投资并能够运用和服务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证券机构、企业及从事投资活动的个人实践。l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研究本课程主要按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内部管理活动的规律性,经营管理实务和管理方法。内容包括: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与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资本协议、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等内容。力求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并注重前瞻性。通过课程学习

12、,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管理方法,熟悉商业银行经营的各项流程,能够从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l 会计理论与实务本课程以现代会计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借鉴中外先进的会计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研究我国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包括会计基本理论、会计研究方法、财务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会计准则建设与应用、会计热点问题等,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国内外财务会计理论,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问题,进行相关财务会计决策。l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是关于如何对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的跨功能决策进行制定、实施和评价的科学和艺术。战略管理重点在于集成化管理,包括营销、财务、生产运营、研发

13、、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企业面临的环境压力和竞争对手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管理者急需一种能够帮助其做出正确决策的方法。而战略管理就是这样一种能够帮助企业的管理者为了把握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而进行长期规划的工具。只有在充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地进行战略分析、制定、选择和实施以及控制,企业才能最终实现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部分师资和校外专家介绍(排名不分先后)张桥云,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执行院长。美国Duequense大学和加州大学Sandiego分校访问学者。在金融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等经济管理 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14、30余篇,发表专著3部,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四川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金融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邹宏元,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研究领域是国际金融、开放宏观经济学。在国际金融研究、中国外汇管理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完成专著1部,译著多部,在欧盟资助的“EU-Asia Link”3年期项目中,主持了6个子项目中的两个。赵静梅,女,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德国曼海姆大学金融学院博士后,20002002年获得德国国家最高奖学金“洪堡奖学金”,洪堡学者。2007年获得美国国会资助参与“国际领导者交流项目”(IVLP,International Visitor Leadership Program)。2008年获得美国政府福布莱特(Fulbright)基金特聘,2008年6月2009年8月在芝加哥Benedictine大学任教,为该校硕士研究生、MBA学生和博士研究生教授国际金融学和中国金融改革等课程。2010年获中国霍英东奖学金。曾志耕,男,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金融监督与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在金融研究、财经科学、理论与改革、金融理论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