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角度看记忆力减退与肾虚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364371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角度看记忆力减退与肾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医角度看记忆力减退与肾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角度看记忆力减退与肾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角度看记忆力减退与肾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刚要做的事,转个身就想不起来了;自己放的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难道我是真的老了吗?你可别这么悲观,据古人研究,髓、精、血与人的记忆力有着很大关系,想要改善你的记忆,还得先从了解记忆力衰退的原理开始。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中医理论中医认为,脑为髓海,精生髓,肾藏精,“在下为肾,在上为脑,虚则皆虚”(医碥卷四),也就是说,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脑髓盈满,则耳目聪明,精力充沛;脑髓空虚,可出现记忆减退。所以,补肾填精益髓为缓解记忆减退的重要方法。而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难

2、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就是此意。血是神志活动物质基础,血液充足,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若血虚,则神无所养,常会出现惊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病症。因此,补血对于提升记忆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而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血能生精,肾精又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鉴于对精、髓、血的研究,古人在探索记忆力减退时,形成了以下中医学说:1肾虚精亏说肾虚无以生髓充脑而致心脑失用,引起学习记忆能力下降。2痰饮淤血说肾虚不能蒸化水湿、温煦推动气血运行,造成机体代谢障碍,导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蓄积,记忆力下降。在了解了中医对于记忆力减退的解释之后,西方医学方面就此又有怎样的观点呢? 一起来看看吧!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中西医理论通过下表,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到中西医有关记忆力减退的理论了。中医学说“精、髓、血”或肾虚精亏说;西药机理说,神经元改变数量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