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的课程设计理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364193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附小的课程设计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华附小的课程设计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华附小的课程设计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华附小的课程设计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附小的课程设计理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华附小的课程设计理念1.课程定义与结构沿着“十个一”课程目标,学校拟定了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思路,即:有效整合国家课程, 补充相应的校本课程,形成“1+X课程体系。“1”:指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即优化整合后的学生必修的国家课程,强调回到 基础,其内容与形式相对稳定,是基础、是底线。“X:指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X是在“1”的基础上的补充、延伸与创新。在“1 + X课程的结构设置中,一方面强调基础,即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要接 近总课程的70%;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这一比例,使T与“X相辅相成,平衡 互补,最终实现大写完整的“一。“1+X课程”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办学最重

2、要的载体,是学校所有工作最终的物化体现, 是学校师生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最有力的证物,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此,学校从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课程评价等多个维度研究了 “L+X课程”的内 涵。2. 课程目标有目标,就有抵达彼岸的那一天。学校的课程育人目标,决定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 学理念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而其在小学阶段应当表现为怎样的样态呢?我们经过学生、家长 调研,确定学生培养的三个关键价值取向:“健康、阳光、乐学”。根据附小学生的实际,以 及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要求,我们与家长一道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化为“十个一” 的培养目标:一

3、流好人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前“五个一”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目标;后“五个一”中,不同的学生可以有所 侧重,是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并允许学生自我设定特殊的发展目标。“十个一”共同落实小 学阶段学生“健康、阳光、乐学”的价值取向,实现“奠基”3. 课程结构结构决定品质。为了使我们的学生,既能达到甚至高于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而且使个性化发展 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我们界定了核心概念提出了“1+X课程”的结构。“1”:指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该课程内容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 想,既落实了国家规定的

4、基础性课程,同时又超越了教材。“X”: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形成既遵循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普遍认知特点, 同时又体现“清华烙印”的校本课程及个性化拓展性课程。“ + ”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促进“T与“X”相辅相成,达成“T和“X”平衡的或 增量或变量。“1+X课程”中的“1”与“X”追求“0.618”的黄金分割比例。一方面强调基础,整合 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要占到总课程的一半以上,即接近总课程70%。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实 际需求调整这一比例,使之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T与“X”相结合,共同达成学校“十 个一”的培养目标。4. 课程内容 清华附小根据学科特点,将原有国家课程中的各个学科分类整合

5、,形成四大门类,即“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品德与健康:整合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健康教育,强调这几门学科教学 的目的,不是习得多少知识、训练多少技能,而是共同提升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健康水平。语言与阅读:整合语文与英语,强调语言类学科要以阅读带动言语的习得。突出汉母语 与英语的双语阅读。尤其加大阅读量,努力创造最宜读的书香校园。数学与科技:整合数学、科学、信息、综合实践,重点体现这一类学科在实践、创新方 面优势。艺术与审美:整合美术、音乐、书法,强调这一类学科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审美品位。四大领域的划分,并不是砍掉学科课程,而是依据学科属性,体现课程理念及课程目标

6、 的转变,在领域命名中充分体现学科共有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彼此教学内容差异性很大的学 科,开始走向“共和”。同时,每个门类当中,既要开好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又要办好拓展 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分设必修和选修,以满足不同学生成长的需要。5. 课时安排 为了适应整合、改革后的课程内容,学校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来固定的每节课40分钟,变为长短不一的大、小课时。基础课时” 35 分钟,主要安排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这些学科减少5 分钟的教学时间,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学生课上的疲劳,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带领学生精学精练。“大课时”60 分钟,大课时主要安排语文、美术、书法、音乐、科学等学科,这些学科 当中

7、,有些需要长时间的情境营造、情感酝酿,比如语文,有些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实践探究 活动,如美术、科学等,按照原有的课时安排40 分钟的时间,人为割裂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和研究过程,使得教学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调整后的大课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小课时”10 或 15 分钟,比如每天清晨十分钟的晨诵,每天中午十五分钟的习字等, 使这些零散的时间也能够作用于学生发展。“大课间”50 分钟,每天上下午各一次,集中时间供学生加餐,做眼操,开展各种体育 健身活动等。这样根据学科与教学内容的不同,长短课时交错,张弛有度,时间安排趋于合理,学生 学习也觉得更轻松。“1+X 课程”中心,是承担着清华附小,战略研究、课程研究、科研项目研究于一身的 部门。本部门紧跟国家政策和教育形势,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重大决策提供建设性意 见。论证学校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各种可能性,为学校课程改革和重大活动,特别是百年校庆 工作,提供创意。紧跟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前沿,对学校课程研究进行整体设计与全面跟踪。 为学校各项出版物和报送上级的文件材料把关,提高学校各级与科研相关奖项的获奖率。全 程跟踪学校各项课程研究工作,保存学校科研的过程性资料,提升学校和教师的整体科研水 平。总之,通过部门全体同仁与教职员工们的一道努力,共同落实纲领中对“1+X课程” 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