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编(2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363883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编(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编(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编(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编(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编(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编(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编(2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编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通过师生一学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一定基础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

2、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

3、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三)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学习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

5、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难点1.20以内退位减法。2.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四、教学目标:(一)情感与态度: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通过教科书里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4.在教

6、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己、评价他人。(二)知识与技能: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7、4.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五、教学措施: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8、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5.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6.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7.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天的作业老师要及时批改,并

9、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9.向_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10.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提高数学及格率,力争使及格率达_%。六、学困生辅导和转化措施:1.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2.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3.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4.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_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6.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7.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8.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编(二)一、班级情况分析我班学生在经过了一个

10、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智力因素等原因,学习成绩较差,缺少学习的积极性,有时课堂提问即使知道问题答案也不敢举手回答,这些方面需要我在今后加以注意,这学期我在数学方面重点就是抓好这部分“后进生”。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拼组、1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乘法的初步认识、统计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

11、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以内数,会读写1以内数。掌握1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_元_10角,1角_10分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_60分,知道珍惜时间。5、初步理解乘法,会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

12、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四、教学措施1、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本学期我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改进教学方法。课堂上尽量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学生能力,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2、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

13、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3、提高作业的时效性。我要想办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我们班有不少家长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在指导孩子学习方面的确有不少问题,我要加大与他们的联系,本学期我要走进孩子们的家里,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掘家长的“潜力

14、”。5、重视培养习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书写工整等良好习惯,并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形成自觉行为。五、教学进度本册教科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3课时六做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一、下雨了学看钟表2课时二、丰收了1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三、牧童方位与图形4课时实践活动趣味拼图1课时四、绿色行动1以内数的加减法(一)12课时五、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六、大海边1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7课时智慧广场1课时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4课时九、我换牙了统计2课时十、儿童乐园总复习5课时。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