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_T 2567-2023地下电力电缆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363673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_T 2567-2023地下电力电缆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DB43_T 2567-2023地下电力电缆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DB43_T 2567-2023地下电力电缆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DB43_T 2567-2023地下电力电缆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DB43_T 2567-2023地下电力电缆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43_T 2567-2023地下电力电缆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3_T 2567-2023地下电力电缆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29.060.01CCSK13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 43/T 25672023地下电力电缆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 monitoring system2023 - 04 - 10 发布2023 - 07 - 10 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工作条件25 总则26 技术要求57 试验项目及要求98 安装验收与维护保养11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1附录A(资料性) 地下电力电缆监测系统拓扑图13前言本文件按照

2、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国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国网湘潭城西供电支公司、湖南共联电气有限公司、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巨制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胤实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雄赳、苏艳波、袁茂银、邹凯、谭广、陈星中、李继为、姚文轩、李华斌、陈建军、周琼、姚志刚。地下电力电缆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下电力电缆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监测系统”)的工

3、作条件、总则、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及要求、安装验收与维护保养、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电压6 kV66 kV的地下电力电缆监测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2423.3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

4、试验GB/T2423.22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GB/T2900.10电工术语 电缆GB/T3836.15爆炸性环境 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GB/T387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7261-200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9361-201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 11287 电气继电器 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 篇:振动试验(正弦)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GB/T

5、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2818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516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部分:通则DL/T 5344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290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地下电力电缆监测系统 underground power ca

6、ble monitoring system对铺设于电缆沟、隧道、地下管道等位置、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或周期性监测、分析与辅助诊断的系统。4 工作条件 监测系统的户外装置应符合电力电缆的运行工况,并能在以下条件下长期运行:a) 环境温度:-20 +45 ;b) 环境相对湿度:5 %99 %,且产品内部不凝露、不结冰;c) 大气压强:79 kPa110 kPa。 监测系统的户内装置应能在以下条件下长期运行:a) 环境温度:0 40 ;b) 环境相对湿度:5 %80 %,监测系统内部不应结冰凝露;c) 大气压强:79 kPa110 kPa;d) 场地安全要求:符合 GB/T 9

7、361-2011 中B 类安全规定;e) 工作电源:额定电压为AC 220V(115%),频率为(500.5)Hz,谐波含量小于 5%。 当超出 4.1 和 4.2 中规定的工作条件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 总则5.1.1 总体要求监测系统宜采用开放、分层、分布式结构,主要由信号采集单元、监测单元、监控后台三部分组成, 监测系统拓扑图参见附录A。5.1.2 信号采集单元5.1.2.1 信号采集单元宜包括温度传感器、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等,技术参数见表 1。表1 信号采集单元技术参数5.1.2.2 常用传感器进行选型时宜考虑以下因素:a) 测量对象和测量环境;b

8、) 灵敏度;c) 频率响应特性; 系统结构序号名称技术参数1温度传感器检测范围:-40 +300 ;温度测量精度:0.52运行电流互感器检测范围:0.1 A1000 A;电流测量精度:0.5%3接地电流互感器检测范围:0.1 A100 A;电流测量精度:0.5%4局部放电传感器检测范围:50 pC15000 pC;测量精度:50 pC5烟雾传感器报警浓度:1.5 %FT;防护等级IP406水浸传感器防护等级IP65;响应时间:2 s;灵敏度:具备4个挡位设置,0 k5 k、0 k100 k、0 M1 M、0 M5 M5.1.3 监测单元监测单元宜包括触摸屏、网络硬盘录像机、电源模块、PLC模块

9、、网络交换机等,技术参数见表3。表3 监测单元技术参数5.1.4 监控后台监控后台宜包括监控主机、打印机、UPS、网络交换机、软件系统等,技术参数见表4。表4 监控后台技术参数d) 线性范围;e) 稳定性;f) 精度。5.1.2.3 常用传感器的安装应选择适宜的场所,便于维护和操作,避免不良环境对传感器造成侵害和对测量产生影响,安装要求见表 2。表2 常用传感器的安装要求序号名称共同要求安装环境位置1温度传感器-40 85 ;95 %RH电缆终端以及电缆中间接头处a. 安装场所周围应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接线、维护和调校;b. 传感器安装处应不受阳光和强热源直射;c. 传感器的架设应安全可靠且不妨

10、碍井场工作人员工作和不易被碰撞、损坏; d.传感器信号传输线不应与其他电源线一起穿过线管或线槽;e.传感器传输线屏蔽层应在监测单元端良好接地。2运行电流互感器-40 60 ;80 %RH电缆终端A、B、C三相分叉处3接地电流互感器-40 60 ;80 %RH电缆接地处4局部放电传感器-40 85 ;10 %RH95 %RH电缆终端以及电缆中间接头处5烟雾传感器-10 50 ;90 % RH电缆集中处、电缆终端及电缆中间接头处-20 85 ;0 %RH95 %RH6水浸传感器电缆中间接头处序号名称技术参数1触摸屏防护等级IP65;功耗35 W;支持VGA、DVI、HDMI、RJ45DC接口2网络

11、硬盘录像机工作温度:-10 55 ;湿度:1090;功耗18 W3电源模块最高工作温度70 ;输出电压精度1%;工作效率90%;空载功耗0.3 W4PLC模块工作温度45 ;湿度:1090;执行时间0.15S;数字量I/O:14/10;模拟量输入/输出:28/145网络交换机端口数12;交换延迟10S;交换带宽:2.4 Mbps;MAC地址表1 k;符合IEEE802.3/802.3U/802.3x存储转发方式序号名称技术参数1监控主机显示器26寸;CPU:频率2.8GHz,核心10,数量4颗;内存:12G;硬盘容量18T2打印机光学分辨率600 dpi;功耗36W;打印速度:30页/分钟3U

12、PS容量:3000VA;功率因素0.9;电压精度:1%;转换时间:0 mS表4 监控后台技术参数(续)序号名称技术参数4网络交换机交换容量256 Gbps;包转发率132 Mpps;MAC地址表16 k;4个10/100/1000M自适应电口和1个千兆SC光口;符合IEEE802.3/802.3U/802.3x存储转发方式5软件系统满足5.3.4.2相关功能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及其技术指标见表5。表5 监测项目技术指标序号监测项目技术指标要求1电缆表面温度监测监测范围:-20 +120 2运行电流监测监测范围:0.1 A1000 A3金属护层接地电流监测监测范围:0.1 A100 A4震动监测监测范围:-16 g+16 g5水浸监测监测范围:涉水报警6烟感监测监测范围:15.5 %FT7局放监测监测范围:50 pC 系统功能5.3.1 总体要求监测系统能对电缆运行状态进行连续或周期性地自动监视检测,能对监测数据进行长期存储、管理、综合分析,在数据异常时报警提示并定位故障地点,要求如下:a) 监测系统能对电缆的状态监测量进行实时或周期性地采集和监测;b) 信号采集单元应具备电缆状态监测量的自动采集、信号调理、模数转换和数据预处理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