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36331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护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急救护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急救护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急救护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急救护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救护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护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急救护理学: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 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护理 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2院前救护:是指急危重病人进入医院前的急救护理,研究包:院前救护理论与技术的 研究。3院内急诊救护:是指院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受各种急诊病人,对其进行抢救治疗和 护理,并根据病情变化,对病人作出出院,留院观察,立即手术,收住专科病房或收住重症 监护治疗病房的决定。4ICU:是指专业医护人员将各类危重病人集中管理,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和先进的临 床检测技术对病人进行严密的监护,有力的治疗和护理,从而使病人能

2、度过危险期,为康复 奠定基础,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治疗率。5反应时间:是指急救中心(站)接到呼救电话至救护车抵达现场所需要的时间。6平均反应时间:是指急救中心(站)在本区域内历次反应时间的平均值,也是评价急 救中心(站)院前急救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7BLS :是指当病人突然发生心搏,呼吸停止时,在缺少器械,药物的现场,可进行简单 的人工通气和心脏按压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BLS步骤:A为气道,即开放气道;B为呼吸, 即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C为血液循环,即胸外心脏按压。8ALS:指对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实施BLS,进行初步复苏后或有条件情况下,利用急救 医疗器械和急救技术,建立和维持可

3、靠的人工气道通气和维持血液循环,包括氧疗和药物治 疗。ALS的步骤:A为建立可靠的人工气道通气,采用气管内插管,活瓣面罩呼吸,环甲膜 穿刺等技术,给予有效氧吸入;B为人工循环,应用机械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心脏电 除颤或开胸心脏按压术C为 开放静脉通道,应用药物治疗。9首诊医生:凡是第一个接待急诊就诊病人的科室和医生为首诊科室或首诊医生10急诊分诊:是根据病人的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 急及隶属专科,以便安排救治程序及指导专科就诊的技术11医院感染:凡是住院病人和医院职工,因在医院期间遭受感染而引发的任何显示症 状的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应称为

4、医院感染12中心静脉压:代表右心房和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为512cmH2O13内生肌酐清除率: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将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的能14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ICU病人自身存在的细菌引起的感染15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通常是指病原体来自与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或医院 中工作人员,医院环境中存在的细菌,以及未彻底消毒灭菌或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血液 制品及生物制品等16母婴感染: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胎盘或产道所发生的感染17定植:是指正常菌群和各种病原菌经常从各种环境进入人体,并在其能适应的部位 和组织中生存下来,进而继续生长繁殖18头痛:主要指自眉弓以上额,顶

5、,颞及枕部范围的疼痛19胸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急性症状,也是常见的护理问题。多由胸部外伤或其他内 脏疾病所致严重时可危及生命20腹痛:是一个急性症状,又是一种体征,且病情复杂多变,涉及学科广,常可因急 性出血严重感染甚至休克,器官破裂穿孔引起急性弥慢性腹膜炎而危及生命21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病人主观感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 表现为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口唇,皮肤,粘膜紫绀,辅助呼吸机参与活动,出现呼吸节律 频率幅度的异常改变22咯血:是指喉及喉部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或组织的出血而经口腔咯出者,包括咯血 血痰或痰中带血23呕血:是因上消化道(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疾病或

6、某些全身性疾病 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4便血:消化道出血,血液自肛门排出,呈鲜红色,暗红色,柏油样便或粪便带血25鼻出血:指不论何种原因引起鼻腔鼻窦或鼻咽部的血管破裂,而导致血从鼻腔流出26紫绀: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或出现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时,皮肤粘膜呈不同程 度的青紫色27瘫痪:随意运动功能的减弱或丧失称瘫痪,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28中心性瘫痪:锥体系病变性瘫痪,即指脊髓前角及脑干运动神经核以上的病变引起 的瘫痪29周围性瘫痪:即位于脊髓前角与闹干脑神经运动核内的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30肌源性瘫痪:是由于随意肌本身病变引起不同程度的肌肉收缩功能障碍31神经-肌肉传导障碍性瘫痪:是由

7、于突触间接传导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32单瘫:为单-肢体的随意运动消失,可由周围或中枢神经病变引起,见于脊髓灰质炎, 臂丛神经外伤33偏瘫:为-侧肢体的随意运动丧失,伴有同侧中枢性面瘫舌瘫,见于脑肿瘤脑出血脑 脓肿及脑梗死等34截瘫:多为脊髓病变,双侧下肢随意运动丧失,常伴有病灶平面以下的深感觉和浅 感觉障碍,大小便潴留或失禁,见于脊髓外伤脊髓炎脊椎结核及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35交叉瘫:由脑干病变引起,为一侧脑神经病变,引起同侧脑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偏 瘫,见于脑干肿瘤,脑干出血,脑干血管栓塞,脑干炎症等36四肢瘫:侧上下肢瘫痪,常伴有括约肌感觉障碍,颈髓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双侧 大脑或脑干病变,肌肉

8、病变均可引起,多见于颈髓肿瘤,颈椎外伤,先天性脑发育不全,周 围性瘫痪,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37晕厥:是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引起大脑皮质高度抑制而突然出现的 短暂性意识丧失38抽搐:是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一时性脑功能紊乱,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出 现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非自主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导致关节运动39惊厥:是全身或局部肌肉突然出现的强直性或阵发性痉挛,双眼球上翻并固定,常 伴有意识障碍40昏迷:指高级神经活动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处于抑制状态,主要临床特征是意识丧失 和随意运动消失,对外界刺激减缓或无反应,并出现运动,感觉,反射功能的障碍和大小便41少尿:24h尿量少于4

9、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17ml42无尿: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内完全无尿者43心脏骤停又称心源性猝死是指心脏有效收缩和泵血功能突然停止而导致循环中断, 及时,正确和有效的现场复苏是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44心肺脑复苏:是通过机械生理和药物学方法来恢复心搏呼吸停止病人生命体征的急 救医疗措施,是急诊医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45心肺复苏:仅是特定治疗前的保守治疗,是脑复苏的开始,其目的是迅速恢复有效 通气和循环,维持脑组织灌注,最终完全恢复脑功能46脑死亡:是指大脑皮质和脑干电活动完全停止,无自主呼吸,神经反射消失,脑电 图呈直线,此三联征持续24h以上可宣布脑死亡47生物学

10、死亡:临床死亡后如果延迟进行有效心肺复苏即会发生生物学死亡,机体发 生不可逆性细胞损害48基础生命支持:程基础复苏。其目的是迅速恢复循环和呼吸,维持重要器官供血和 供氧气,维持基础生命活动,为进一步复苏处理创造有利条件,基础生命支持包括心脏骤停 或呼吸停止的识别,气道阻塞的处理,建立气道,人工呼吸和循环49休克:是以突然发生的低灌注导致广泛组织缺氧和重要器官严重功能为特征的临床 综合征50冷休克:又称低血容量性休克系由失血,呕吐腹泻利尿烧伤或腹水形成等引起血容 量减少,前负荷降低和心搏量减少所致的休克,表现为外周血管收缩和低灌注,末梢皮肤湿 冷51心源性休克: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引起心排血量急剧下

11、降所致52分布性休克:为容量血管明显扩张而使循环容量相对不足所致53脓毒性休克:主要由动脉血管张力反映性降低所致54神经源性休克:常因剧烈疼痛刺激,颈部或上胸部损伤引起下肢交感神经损伤而导 致血管运动张力降低或丧失,静脉血管扩张,有效循环容量和静脉回流减少,心排血量下降55过敏性休克:过敏者接触某种抗原物质后,抗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特异性IgE抗体作用, 刺激细胞释放组胺,血清素,激肽和细胞因子,引起静脉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和心排血量急剧减少56梗阻性休克:由循环血流梗阻引起心排血量急剧减少所致57扩容:是扩充循环血量的简称,是治疗休克的首要措施58休克体位:是

12、下肢抬高2030度及头部(上身)抬高1020度的体位,既能增加下 肢回心血量,又不致使腹内脏器挤压横膈,影响膈上的心肺功能59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短时间内心脏收缩力明显减退和(或)心室,心房负荷突然增 加导致心排血量急剧下降,体循环或肺循环急性淤血,组织灌注减少的临床综合征60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既往无气道和肺部疾病患者,由于突发情况致使呼吸系统不能 充分氧合血液,发生低氧血症伴有二氧化碳排出障碍,吸入室内空气时氧分压小于或等于60毫米汞注,和(或)二氧分压大于或等于50毫米汞住61急性肾衰竭:是多种原因使肾功能在数小时至数周内发生急剧减退,导致水钠潴留, 氮质血症,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等急性尿毒

13、症综合征62急性肝衰竭:是指原无慢性肝脏疾病者发生大量肝细胞坏死,导致肝功能迅速恶化 的临床征候群,以黄疸迅速出现并进行性加深,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肝性脑病为主要临床特 征63颅内压增高: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颅内压增高综合征,典型者表 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和呼吸变慢,严重 者发生脑疝,可导致死亡64颅内压:颅内压是颅内容物(脑组织,血液和脑脊液)对颅腔产生的压力65弥散性血管性凝血:是在多种原发疾病过程中由于凝血系统被激活而引起的一种严 重的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以弥漫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引起继 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为病

14、理特征,临床突出表现为全身性出血倾向和多器官功能障碍66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遭受严重创伤大手术休克或严重感染24小 时后同时或序贯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器官进行性功能障碍67适度水合状态:是指皮肤弹性良好,无外周水肿,无颈静脉怒张,肺部无湿罗音和 体重稳定68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能为细胞之间的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提供 稳定的场所69渗透压:是溶液中电解质和其他溶液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或产生的张力)70代谢性酸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酸性物质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或碱性物质丢失 过多而造成的一种临床表现71代谢性碱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碱过多和(或)酸丢失的临床情

15、况。主要生化 表现为血HCO3-, PaCO2增高,血PH根据代偿情况而异。血PH大于7.55时病死率可达40%72呼吸性酸中毒:各种原因导致肺通气,弥散和肺循环功能障碍,引起PaCO2增高和 PH下降的一组临床情况73呼吸性碱中毒: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过度,使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导致PaCO2下降 血PH值升高的临床情况74混合性酸碱平衡失常:同时发生两个以上代谢或呼吸酸碱平衡失常的临床情况75中毒:某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与机体的体液或者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作用,引起功能性或器官性病变,造成机体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改变,使正常生理功能发 生严重障碍者76毒物:能引起中毒的外来物质称为毒物

16、77急性中毒:一定量的毒物在短时间内突然进入机体,迅速引起不适应症状,产生一 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称急性中毒78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 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即使单独存在创伤也可能危及生命79自体血回输:是指将伤员体腔内积聚的血液通过回收,抗凝,过滤后再输入伤员自 身体内的过程80烧伤:是由于热力,化学物质,电流及放射线所致的极为复杂的一种创伤。不仅可 造成全身烧伤,而且可致呼吸道,眼,食管等烧伤,严重者可致残甚至死亡811度烧伤:主要损伤表皮浅层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有轻度肿胀和灼痛,无渗出 和水疱,皮温较高8211度烧伤:累及表皮层及真皮乳头层。临床表现为局部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