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题库及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363032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电题库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模电题库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模电题库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模电题库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模电题库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电题库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电题库及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电子线路随堂练习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作业1-1一、习题(满分100分)1.N型半导体带负电,P型半导体带正电。( )2.以空穴为主要导电方式的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 ) 3.PN结处于正向偏置时,正向电流小,电阻大,处于导通状态。( )4.晶体二极管的反向电压上升到一定值时,反向电流剧增,二极管被击穿,就不能再使用了。( )5.硅二极管两端只要加上正向电压时立即导通。( )6.在本征半导体中,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载流子的数量不相等。( )7.晶体三极管的基极,集电极,发射极都不可互换使用。( )8.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的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9.晶体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

2、即:放大状态,饱和状态,导通状态。( )10.三极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场效应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器件。( )11.温度升高后,在纯净的半导体中( )。A.自由电子和空穴数目都增多,且增量相同 B.空穴增多,自由电子数目不变C.自由电子增多,空穴不变 D.自由电子和空穴数目都不变12.如果PN结反向电压的数值增大(小于击穿电压),则( )。A.阻当层不变,反向电流基本不变 B.阻当层变厚,反向电流基本不变C.阻当层变窄,反向电流增大 D.阻当层变厚,反向电流减小作业1-2一、习题(满分100分)1.N型半导体( )。A.带正电 B.带负电 .呈中性 .不确定2.如果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大,则该二

3、极管( )。A.正常 B.断路 .被击穿 .短路3.对于晶体二极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 B.反向偏置时无电流流过二极管C.反向击穿后立即烧毁 D.导通时可等效为一线性电阻4.工作在放大状态的三极管两个电极电流如图,那么,第三个电极的电流大小、方向和管脚自左至右顺序分别为( )。流出三极管 e、c、b 流进三极管 e、c、b流出三极管 c、e、b 流进三极管 c、e、b 5.测得电路中晶体三极管各电极相对于地的电位如图,从而可判断该晶体管工作在( )。A.饱和状态 B.放大状态 C.倒置状态 .截止状态6.PNP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三个极电位的关系是(

4、 )。A.VCVBVE B. VC VE VB .VE VB VC .VE VCVB7.PNP型硅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各极对地电位分别是V1=6V,V2=2.7V,V3=2V,则1,2,3分别为( )。A.发射极、基极、集电极 B.集电极、基极、发射极C.集电极、发射极、基极 D.基极、集电极、发射极8.测得三极管ib=30A时ic=2.4mA,而ib=40A时ic=3mA,则该管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为( )。A.60 B.75 C.80 .1009.NPN型硅管各极对地电位分别是V1=6V,V2=2.7V,V3=2V,则1,2,3分别为( )。A.基极、集电极、发射极 B.发射极、基极、集电极C

5、.集电极、发射极、基极 D.集电极、基极、发射极10.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可分为三个区,下列不属于工作区的是( )。A.截止区 B.放大区 C.饱和区 .击穿区11.在放大电压信号时,通常希望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分别为( )A.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大 B.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小C.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 D.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大作业1-3一、习题(满分100分)1.以下属于半导体的是( )。A.锗 B.塑料 .铜 .云母2.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 )。A.负电荷 B.自由电子 .正电荷 .空穴3.将PN结P区接电源负极,N区接电源正极,此时PN结处于( )偏置。A.正向 B. 双

6、向 .单向 .反向4.将PN结两端加反向电压时,在PN结内参与导电的是( )。A.空穴 B.自由电子 .自由电荷 .空穴和自由电子5.由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其A、B两端的电压为( )。A.+6V B.-6V . -18V .+18V6.在半导体材料中,其说法正确的是( )。A.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材料本身不带电B.P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空穴,所以它带正电C.N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D.N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空穴,所以它带负电7.如果二极管的反向电阻都很小或者为零,则该二极管( )。A.正常 B. 短路 .断路 .被击穿8.实现晶体三极管截

7、止的条件是(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发射结,集电结均正偏 C.发射极,集电结均反偏 D.发射结反偏 ,集电结正偏9.满足IC=IB的关系时,三极管一定工作在( )。A.截止区 B. 放大区 .饱和区 .以上都可以10.测得三极管ib=10A时,ic=2.4mA;而ib=30A时,ic=3.4mA,则该管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为( )。A.50 B.60 C. 80 .10011.PN结未加外部电压时,扩散电流 漂流电流,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漂流电流,其耗尽层 ;加反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漂流电流,其耗尽层 。12.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时,发射结为 ,集电结为 ,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

8、为 ,集电结为 ,此时,流过发射结的电流主要是 ,流过集电结的电流主要是 。第二章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作业2-1一、习题(满分100分)1.放大器放大信号的能量来源于交流信号强与弱。( ) 2.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大,为共射极输出电路。( )3.既能放大电压,又能放大电流,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4.单级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ui为正弦信号时,uo正半周出现削顶,表明放大器出现截止失真。( )5.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越小越好,放大器的输出电阻越大越好。( )6.直接耦合放大器可以阻止直流使信号变得缓慢。( )7.放大器采用分压式偏置电路,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输入电阻。(

9、 )8.当输入信号不太大时,要使信号在整个周期内不发生非线性失真取决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9.放大电路分析常使用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 )10.晶体管的连接组态为共射极,共基极和共源极三种组态。( )11.放大电路输出电阻越小,带负载能力越强。( )作业2-2一、习题(满分100分)1.在共射极电路中,当用直流电压表测得UCE=UCC时,有可能是因为( )。A.Rb开路 B.Rb过小 C. Rc开路 2.单级共射极放大电路中uo与ui相位相差( )。A.0 B.900 C.1800 D.2700 3.在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因故由放大状态进入截止,此时三极管的集电极电位会( )。A.降低 B

10、.升高 C.不变 D.先升高,后降低4.单管共射极放大器输入正弦电压,用示波器观察到输出波形的正半周被削顶,该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设置得( )。A.无法确定 B.偏高 C.偏低 5.在分压式偏置电路中,发射极旁路电容Ce的作用是。( )A.减少信号的损耗 B.使工作点稳定 C.增大放大能力6.为了使高阻输出的放大电路与低阻负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放大电路与负载之间插入( )。A.共基极电路. B.共射极电路 C.共集电极电路7.放大器三种组态都有( )。A.电流放大作用 B.电压放大作用 C.功率放大作用 D.储存能量作用8.在共射、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放大电路组态中,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的是( )

11、。A.共基极 B.共集电极 C.共发射极 D.不确定9.放大器把信号放大,其放大器的作用是。( )A.晶体管把交流能量进行放大 B.晶体管把小能量进行放大C.放大器不消耗电能 D.把直流电源提供的能量转换成交流信号10.在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若更换管子使由50变为100,则电路中的电压放大倍数( )。A.约为原来的0.5倍 B. 约为原来的2倍 C. 约为原来的4倍 D.基本不变12.射极跟随器具有 , , 等三个特点。13.在晶体管组成的三种基本放大电路中,输出电阻最小的是 电路,输入电阻最小的是 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反的是 电路。无电流放大能力的是 放大电路,无电压放大能力的

12、是 放大电路。但三种放大电路都有 放大能力。作业2-3、习题(满分100分)1.在分压式偏置电路中,发射极旁路电容Ce的作用是( )。A.减少信号的损耗 B.使工作点稳定 C.增大放大能力2.在极低频直流放大电路中,主要采用( )。A.阻容耦合方式 B.变压器耦合方式 C.直接耦合方式3.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时为( ),此时应该( )偏置电阻。A.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D.增大 E.减小4.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A.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B.只能放大交流信号C.既能放大直流信号也能放大交流信号 D.既不能放大直流信号也不能放大交流信号5.晶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 、 、 放大电路。6.晶体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时,发射结 ,集电结 。7.在放大状态下,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 ,所以它是 控制元件。8.对共基极电路而言,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 。 9.晶体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 、 、 。10.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等特点,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11.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高频特性比共射极电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