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命鞠躬》阅读及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36271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生命鞠躬》阅读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向生命鞠躬》阅读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向生命鞠躬》阅读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向生命鞠躬》阅读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生命鞠躬》阅读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向生命鞠躬?阅读及答案向生命鞠躬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 ,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 ,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 ,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 ,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 ,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 ,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我蹑手蹑脚地靠近 ,它发现有人 ,蹦了一下 ,但显然已经很衰老 ,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 ,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 ,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 ,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我觉得就这样交给

2、儿子 ,会被它挣脱 ,于是拔了一根干草 ,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 ,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 ,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 ,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 ,那是它的血。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 ,专吃庄稼 ,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 ,握住草秆 ,将蚂蚱盯了半天 ,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 ,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跑了!跑了!儿子突然急迫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 ,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 ,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 ,间或无力地跳一下 ,因此

3、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 ,再-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 ,所不同的是 ,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 ,我没有离开 ,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 ,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 ,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 ,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儿子的手稍一松 ,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 ,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我张大嘴巴 ,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我相信

4、 ,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 ,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 ,反而腿一松 ,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11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 ,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 ,并为之震惊。12我慢慢站起来 ,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 ,连忙喊:别 ,别 ,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13但是 ,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 ,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2第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这篇小说哪一个词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文中的哪一个细节

5、可以证明?4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 ,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难以想象→ → →鞠躬5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答:6在我看来 ,蚂蚱是害虫 ,专吃庄稼 ,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答案:13分我与儿子爬山时 ,发现并捉住蚂蚱 ,用草秆穿透其身体给儿子玩。蚂蚱脱逃 ,我再次捉住蚂蚱仍用草秆穿透其身体 ,蚂蚱艰难脱逃。我向顽强的生命鞠躬。说明:情节大致清楚即可。22分交代蚂蚱生存的自然环境 ,突出蚂蚱生命的顽强。说明:大意正确即可。33分倔强。被重新用草秆穿透身体的蚂蚱 ,死死抱住另一草茎 ,使草秆渐成弓形 ,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 ,草秆缩短 ,身体退出。说明:第一问1分 ,第二问2分。43分惊讶、震撼、震惊。说明:一词1分。53分表达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对孱弱而顽强的生命的敬佩之意;对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愧疚、自责。说明:答对一点给1分。62分不赞同。因为蚂蚱也有生命 ,我的行为太残忍。或:赞同。因为蚂蚱是专吃庄稼的害虫 ,害虫就应该消灭。说明:不赞同给1分 ,理由1分;赞同只要说得有理 ,同样给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