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上《排序》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362424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上《排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上《排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上《排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上《排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上《排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上《排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上《排序》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上排序教案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 学会将已有的数据按照某种标准进行排序;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2、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在坚硬的物质中传播速度较快; 了解生活中常见塑料薄膜的基本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排序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什么是排序。 2、难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教学准备主要是要事先准备好一些记录表,三位奥运冠军的图片,还有三种不同的塑料薄膜,即保鲜膜、食品塑料袋和衣物塑料袋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理解“什么是排序” 1出示三位奥运冠军的图片:你们认识照

2、片中的这些运动员吗? 2谈话:在奥运比赛中,有很多名运动员同时参加某一个项目的比赛,有时要经过多轮的角逐才能确定谁是最后的冠军。介绍某一位奥运冠军夺冠的比赛过程资料。 3讲解:裁判员就是根据这些比赛成绩的高低来对运动员名次进行排序的。谁的成绩最好,那他就是最后的冠军。刘翔跑得最快,他就是110米栏的奥运冠军。陈艳青举起的杠铃最重,他就是举重冠军,杜丽射得最准,她就是射击冠军。 4提问:假如让这三位奥运冠军同时参加某项比赛,你觉得谁能获得第一名呢?二、体会排序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谈话:在你的生活或者学习当中,哪些地方曾经用到过排序? 2交流:你觉得通过这样的排序之后有什么好处? 3教师小结:排

3、序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 4出示声音传播速度的数据,提问:从这些数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5讲述:请你将这些数据用排序的方法进行整理,将排序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学生排序、填写) 6提问:现在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7讲解:排序对于科学学习来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我们要学会这个本领。三、了解比较复杂的排序 1谈话: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种塑料薄膜,它们分别是:食品保鲜膜、普通塑料袋和衣物塑料袋。 2提问:你觉得可以按照哪一项特征对它们进行排序呢? 3讲解:为了公平起见,有必要将这三种塑料薄膜剪成同样大小的形状再进行性能测试和排序。 4活动:学生测试塑料薄膜性能并进行排序。

4、 5交流、小结:物体不一定只有一种排序结果,有时可以同时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给物体排序。四、全课总结,拓展应用 1教师总结。 2完成习作题目。2分 类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寻找合适的标准给事物分类; 能够运用分类的方法整理信息或者事物。 2、知识与技能: 了解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特征的事物组织在一起; 知道分类是整理各种信息与事物的常用方法; 了解几种常见的分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分类活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认识到分类的标准是灵活、多样的,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意识到科学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事物之间是

5、普遍联系着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分类的方法。 教学准备 文具、字典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尝试分类,了解方法 1布置任务: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物品,各个小组桌子上的托盘里有一堆文具用品,现在请你们当一次文具柜营业员,大家一起努力把托盘内的文具分成六类,每类3样。一边分,一边思考: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小组活动:尝试分类。 3汇报交流分类情况,并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评议分类情况。 4小结: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5把分类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6利用视频设备出示商店里的楼层标识图片或者实物,讨论:商店里为什么要有这些标识?

6、7小结:和排序一样,分类也是整理各种科学资料的常用方法。通过分类,可以使信息组织或物品组合更加整齐、有序,也方便了人们的认识与使用。二、联系事例,了解意义 1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分类的方法来整理物品或者一些信息、资料等。 2讲述:人们为什么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呢?分析教材上提供的具体事例中分类的意义。 (1)通过给食物分类,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一个人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的种类与数量,能够帮助我们讲究食物营养的搭配。 (2)字典通过按照第一个字母、笔画或者其他规律给汉字、词语等内容的分类,可以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字、词等归结到一类,方便人们查找,能够迅捷地查阅字典等。 3设疑:你还

7、能联系我们前面科学课上的学习活动或者生活经历举出一些事例吗? 4学生交流,共同丰富认识。 5小结、过渡:分类活动不仅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还广泛地存在于科学研究中。三、阅读资料,感知方法 1谈话:科学家们常常用分类的方法把许多信息或者事物有序地组织起来。 2呈现动物群体形象图片,提问:你们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阅读资料:科学家是如何给生物分类的? 4学生交流阅读收获。 (1)科学家们给动物分类的方法是逐渐发展、变化的; (2)原来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人们寻求更加合理的分类方法; (3)“双名法”是最常用的给生物分类的方法; 5思考、讨论:通过分类活动,你了解了东

8、北虎具有哪些明显而重要的共有特征和特有特征? 6小结:分类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多地了解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对事物分门别类以后,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清晰易懂了。四、课外延伸活动 按照对东北虎分类的方法给教室里的同学分类,寻找出你个人区别于其他同学的特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提问:通过分类活动,你寻找到了自己个人区别于其他同学的哪些特征? 2学生交流汇报。二、了解分类的方法 (第一种:找相同点分类) 1谈话:分类的方法有许多种。今天我们具体了解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分类方法是最直接找相同点分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归为一类。 2激趣:科学家说人的指纹不外乎三种,你信吗?认识弓形、箕形、斗形指

9、纹。 3实践活动:按指印,观察指纹。 方法:把大拇指擦洗干净,稳稳地、实实在在地按压在印泥板上,再稳稳地、实实在在地按压在记录纸上,观察指纹的特征。 4小组内分类,再全班交流。 5小结:全班同学的指纹分类情况。 6游戏活动:你能找出这类海洋生物的特征吗?(具体步骤见教材第60页) 7学生交流汇报。 (1)辨别哪些是它们的家族成员; (2)概括这类海洋生物的特征; (3)在活动记录上画一个这样的海洋生物。 (第二种:多极两分法) 1了解什么叫做“多极两分法”。 2看图,明确“多极两分法”的具体分类方法。 说明:采用“多极两分法”时,一些物体因为具有某些相似性而被分到一起,即同属图表上方的一个大组

10、群,但他们也可能因为彼此的不同特点而在图表下方的小组群中被分到不同的组。这种分法使物体总是从具有大致相同特点的大组群逐渐过渡到具有细微相似性的越来越小的组群。 3师生互动:播放课件,内容为教材第61页的图,找出分类依据。 (1)开始,可以把能下蛋的生物归为一类,不下蛋的生物分为一类; (2)把下蛋的生物再分为但羽毛的和不带羽毛的; (3)把不下蛋的生物分为四条腿的和两条腿的; (4)把没有羽毛的生物分为长腿的和不长腿的; (5)把四条腿的生物分为食鱼的和不食鱼的。 4填写分类依据。 5寻找某一生物的特征。 找出任何一样生物,然后沿着图表向上看,就会发现这一生物的特征。例如猫:它食鱼、有四条腿、

11、不下蛋。 6小结: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分类方法,但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分类是为了组织信息,以便有效地研究新的有机体、物体和物质,寻找新的科学发现。使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新事物。三、实践任务 1布置任务:帮助老师整理仪器室里的实验器材。 思考:如何分类更科学、合理?如何让这些器材使用更方便? 2交流分类标准及分类方法。 3小结:分类的标准不是唯一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把这些仪器分放在不同的橱柜内。 4学生实践活动。四、拓展延伸 用多极两分法给多种果实分类。附送: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四上水在加热和冷却后word教案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

12、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科学知识:1.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2.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3.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教学目标:过程与技能1能够通过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2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

13、成因。3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水结冰、沸腾、凝结的条件。4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5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科学知识1知道云、雾、露、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2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3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变化。2感受物质的循环变化。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描述云、雨、露、霜的成因。描述水的三态变化。描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教学材料:水杯、冰块、杯盖(或玻璃片)、课件、试管、温度计两支、冰块、盐、湿抹布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1.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画面.(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 2

14、.从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自然现象?师板书云、雾、雨、雪、霜、露、冰等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问题吗?3.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很好奇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老师和你们一样,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 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态。探索和调查 进行有关“水的变化”的实验。1.请你联系自己平日的生活,想一想这些自然现象,你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看见的?霜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霜是什么东西水水汽凝华成霜 露是水汽遇冷凝结成的实验时放两块冰 云和雾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 云和雾主要是高度不同 云是怎样产生的冷热空气相遇。2.你们想不想把这些自然现象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再现呢?黑板上写的这些自然现象哪些可以利用实验

15、在教室里进行再现?3.黑板上写的这些形态的水哪些是你感兴趣的?你想研究什么?先请你在心里想好研究的内容,下面根据你们的选择组成新的研究小组,先安排好的小组请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讨论。(每组前面放一个牌子,并宣布组长)4.讲解表的填写要求。(请组长带领大家讨论的同时,记录下你们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你们准备如何实验的步骤,并写出你们预计的实验结果。在记录的过程中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利用符号和简笔画进行记录。)5.指导小组讨论。6.下面同学来交流你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的同学请认真听讲并给他们纠错。 “请代表上台来展示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云的实验:你们准备利用哪些材料?怎样做?你觉得在哪能观察到云或雾?雨、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