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360740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公式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1. V=X/tV是平均速度(m/s) X是位移(m) t是时间(s);2. Vt=Vo+a0tVt是末速度(m/s) Vo是初速度(m/s) a是加速度(m/s)t是时间(s);3. X=Vot+(1/2)atX是位移(m) Vo是初速度(m/s) t是时间(s) a是加速度(m/s);4. Vt-Vo=2aXVt是末速度(m/s) Vo是初速度(m/s) a是加速度(m/s)X是位移(m);5. h=(1/2)gt Vt=gt Vt=2ghh是高度(m) g是重力加速度(9.8m/s10m/s) t是时间(s) Vt是末速度(m/s);6. G=mgG是重力(N

2、) m是质量(kg) g是重力加速度(9.8m/s10m/s);7.f=FNf是摩擦力(N) 是动摩擦因数 FN是支持力(N);8.F=kXF是弹力(N) k是劲度系数(N/m) X是伸长量(m);9.F=maF是合力(N) m是质量(kg) a是加速度(m/s)。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1. a向=V/r=r=(2/T)r=(2f)r=V(=/t)a向是向心加速度(m/s) V是线速度(m/s) r是半径(m)是角速度(rad/s) 是弧度(rad) t是时间(s)T是周期(s) f是频率(Hz);2. F合=F向=ma向=m(V/r)=mr=m(2/T)r=m(2f)rF合是圆周运动的

3、合力(N) F向是向心力(N) m是质量(kg) a向是向心加速度(m/s) V是线速度(m/s)r是半径(m) 是角速度(rad/s) T是周期(s)f是频率(Hz);3.W=FLcosW是功(J) F是力(N) S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位移(m)cos是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余弦;4.P=W/t=FVP是功率(W) W是功(J) t是时间(s) F是力(N)V是速度(m/s);5.W=Ep=mgh=mg(h1-h2)W是重力势能做的功(J) Ep是重力势能(J) m是物体的质量(kg) g是重力加速度(9.8m/s10m/s) h是高度差(m) h1是起始高度(m) h2是终止(末)高度(m

4、);6. Ep=(1/2)kXEp是弹性是能(J) k是劲度系数(N/m) X是伸长量(m);7. Ek =(1/2)mV Ek是动能(J) m是质量(kg) V是速度(m/s);8.动能定理:W总=(1/2)mVt-(1/2)mVo机械能守恒:E=Ep+ Ek +EpW是总能量(J) m是质量(kg) Vt是末速度(m/s)Vo是初速度(m/s) E是机械能(J) Ep是重力势能(J)Ek是动能(J) Ep是弹性势能(J)。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公式1. F是电场力(N) k是静电力常量(=9.0109Nm/C)q1、q2是电荷带电量(C) r是两个电荷的距离(m);2.E=E是电场强

5、度(N/C或V/m均可,1N/C=1V/m)F是电场力(N) q是电荷量(C)*点电荷:EQ是点电荷电场强度(N/C或V/m均可,1N/C=1V/m)k是静电力常量(=9.0109Nm/C) Q是点电荷带电量(C) r是半径(m);3. =是电势(V) E是电势能(J) q是电荷量(C);4. = UAB是A、B两点的电势差(V) q是电荷量(C)WAB是从A点到B点做的功(J)EpA 是A点的电势能(J) EpB是B点的电势能(J)A是A点电势(V) B是B点电势(V);5.UAB=EdUAB是A、B两点的电势差(V) d是距离(m)E是电场强度(N/C或V/m均可,1N/C=1V/m)6.

6、C=C是电容(F) Q是电荷量(C) U是电势差(V);7.推导公式:E= =E是电场强度(N/C或V/m均可,1N/C=1V/m)U是电势差(V) d是距离(m) Q是带电量(C) k是静电力常量(=9.0109N m/C) 是相对介电常数;8.q=Itq是电荷量(C) I是电流(A) t是时间(s);9.I=(欧姆定律) I=(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是电流(A) U是电势差(电压)(V) R是电阻()E是电动势(V) r是内电阻()推导公式:E=U外+U内=IR+IrU外是外电路电势差(电压)(V) U内是内电路电势差(电压)(V)串联电路总电阻:R=R1+R2+并联电路总电阻: =+=R=

7、*串联分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串正并反”!10.P=UI W=UIt=PtP是电功率(W) U是电势差(电压)(V) I是电流(A)W是电功(J) t是时间(s)推导公式:I=,P=UI R=,P=IRU额是额定电压(V) U实是实际电压(V) P额是额定功率(W) P实是实际功率(W)R是纯电阻电路的电阻()Q=IRt,R=Q是电流产生的热量(焦耳热)(J) L是导体长度(m)是电阻率,由材料本身决定(m) S是导体横截面积(m);*欧姆定律中的所有公式要求是在纯电阻电路中使用。注意电动势(电源)的内阻r不可忽略!11.F=BILF是安培力(N) B是磁感应强度(T) S是

8、面积(m);12. =BS是磁通量(Wb) B是磁感应强度(T) S是面积(m)13.f=qVBf是洛伦兹力(N) q是电荷量(C) V是速度(m/s)B是磁感应强度(T);推导公式:f=F向 qVB=m R=T=f是洛伦兹力(N) F向是向心力(N) q是电荷量(C)V是速度(m/s) B是磁感应强度(T) m是质量(kg)r是半径(m) T是周期(s)。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公式1.=BSsin是磁通量(Wb) B是磁感应强度(T) S是面积(m)sin是磁场方向与导体面的夹角正弦值;2.E=nE是感应电动势(V) n是匝数(匝) 是磁通量的变化量(Wb) t是磁通量的变化时间(s)

9、;推导公式:E=n=nS=nB=BLVsinB是磁感应强度(T) S是面积(m) S是变化面积(m) B是变化磁感应强度(T)L是有效长度(m) V是速度(m/s) sin是磁场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夹角正弦值;推导公式:F安= q=n P安=P电=F安是安培力(N) Vm是最大速度(m/s) R是外总电阻() r是内总电阻() r是导体本身电阻() P安是安培力的功率(W)P电是电功率(W) V是速度(m/s); 3.E自=LE自是自感电动势(V) L是自感系数(H) I是变化自感电流(A) t是变化时间(s);4.e=Emsinte是电动势(电压)(V) Em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是线圈转

10、动的角速度(rad/s) t是时间(s);5.Em=nBSEm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 n是匝数(匝)B是磁感应强度(T) S是面积(m) 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6.T=T是周期(s) f是频率(Hz);7.I=0.707Im Um=0.707UmI是电流的有效值(A) Im是电流的峰值(A)U是电压的有效值(V) Um是电压的峰值(V);8.U1是原线圈两端电压(V) U2是副线圈两端电压(V)n1是原线圈的匝数(匝) n2是副线圈的匝数(匝);推导公式:n1I1=n2I2I1是原线圈中的电流(A) I2是副线圈中的电流(A)n1是原线圈的匝数(匝) n2是副线圈的匝数(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