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课题1 空气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357681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课题1 空气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一单元 课题1 空气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课题1 空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课题1 空气(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课题1 空气第2 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氮气;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对探究“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二、教学过程:一、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一)探究实验: (1)将图23所示集气瓶水面上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实验原理:选择一种在空气中反应只消耗氧气而不与其他气体反应,且生成物不占空间的物质(固体),使密封装置内的压强减小,由液面变化情况得出结论(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体积)。 (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足量红磷,将胶管

2、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 (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二)讨论交流:1为什么红磷要足量或过量? 2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 3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实验结论】: (三)知识拓展: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 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什么? 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

3、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 5如果实验中,红磷不足,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作业:1、常用来研究空气成份的药品和装置通常还有哪些? 【例题】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左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就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_。(2)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是(答一条)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