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35766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8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8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 积累与运用 (共2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 殷勤/殷红 咀嚼/咬文嚼字 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 儒雅/懦弱 侍奉/恃才傲物 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 卡片/关卡 屏障/屏气凝神 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 譬如/偏僻 栅栏/姗姗来迟 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松驰 慰藉 天然气 崭露头角 记忆犹新B. 馈赠 涣散 座谈会 食不果腹 源远流长C. 精湛 遨游 俯卧撑 谈笑风声 通宵达旦D. 彰显 闲暇 水笼头 耳熟能详 真知灼见3. 古诗文默写(8分)

2、(1)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白居易观刈麦)(2)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 ”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好不艳羡的原因。(3) 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 , ”(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4.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1) 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鲁滨逊漂流记 格列夫游记(2) 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

3、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悟彻菩提真妙理 尸魔三戏唐三藏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予以完整、连贯。(4分)丁香花香的浓烈,桂花香的甜润,兰花香的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有芳香油, ,所以香味也不同。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他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 ,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材料一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他事矣。(荀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小信诚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韩非子)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材料二

4、 “信用中国”网站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该网站于2015年6月上线运行,2017年10月改版升级。新版分区设置更合理,更加突出权威性、及时性、互动性和可读性。2018年4月,该网站开通了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信用中国”网站自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该网站日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网民浏览、查询已累计突破9亿次。材料三 漫画(见右图)(一) 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0字左右。2分) (二) 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6分)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8分)(一) 阅读下文,完

5、成710题。(共16分)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 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

6、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

7、里就听不到笛声了。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

8、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

9、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作者:赵文静。有删改)7.请以长笛为线索,

10、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4分) 8.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4分)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9.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4分)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10.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2分)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华民族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