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践总结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35496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实践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业实践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业实践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业实践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业实践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实践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实践总结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enan Polytech nic Un iversity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总结报告学号211302020017姓名 刘永良学科、专业矿业工程研究方向资源开采技术 学校导师赵忠明企业导师刘一新填表日期2015年11月17日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制填表说明1. 研究生最迟应于答辩前完成专业实践环节。2. 研究生所在学院及指导教师应根据我校“河南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 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的要求,妥善安排研究生的专业实践 内容,做到有计划、有检查,使之达到培养要求。3. 专业实践完毕,研究生应如实填写有关内容,导师及所在学院、实践单位应及时对研究生的实践效果做出评价,通过者获得4

2、 学分。4. 本报告是学位评定材料之一,填写要认真。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撰写大纲(不少于5000 字,可加附页): 1实践单位、起止日期、实践安排 2实践具体内容3取得的成果4实践心得一、实习单位简介(1)矿井基本情况演马庄矿位于焦作市东北部约20公里,隶属焦作市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13。21113。24,北纬 35。1535。17。省坯jib乡常平修武需萍山帅玄徒I2E7-1C10北郭*KfffrW 作市哆慎新头孙.%霞Kl1M地在门初孟広復14恥虽同泉I产抉fiffiftm . / I5H椎罰”二岬l.Wfl ftiw _r.iCH T帀505-13王屯色 ;封审土阴”*姬冯庄型厨Sv_L

3、fi的惮 征电 觎曲Ki JKa图1-1演马庄矿交通位置示意图区内有煤矿专用铁路,南距新(乡)焦(作)铁路待王车站4公里,东 连京广线,西接焦枝线。二级公路及乡村油路相互连通。交通极为方便。见演 马庄矿交通位置示意图(图1-1)。井田范围:由1999年河南省地质矿产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中核定的19个 拐点坐标圈定。采矿证编号为4100009941607,拐点坐标列下,当时批准的开 采深度为20-500m标高。井田走向长4.37.5km,倾向宽0.98.1 km,面积约14.8733km2。演马庄矿是由武汉煤矿设计院于1958年8月提交的水力采煤设计,年产 60万吨,1959年8月改为旱采,196

4、1年正式投产,年产45万吨,1958年9 月开工建斜井,因出水报废,同年12月1日建竖井,1961年4月移交生产。 依据省煤炭厅(73)豫煤革第2号文批复,生产能力扩大到90万吨/年,并于 同年进行了扩建工程。1979年和1985年发生两次突水淹井事故。本矿现开采二1煤层,截止2005年末累计产原煤18771万吨,累计损失量 13178万吨。原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2005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00万吨,现实际生产能力90万吨。演马庄矿主井和付井均为竖井,位于井田西部4-3孔附近,井筒直径均为 6m,主井深218m,井底位于太原组L9灰岩之下的砂质泥岩中,付井深189m, 位于二1煤顶板大占砂岩中

5、。主井坐标:X=3904710.35, Y=38441369.87;付井 坐标:X=3904667.01, Y=38441312.13。开拓方式为竖井开拓,采区前进,采面后退,倾斜分层,走向长臂式分层 采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分层开采厚度一般为2.00m。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混合式通风,局部为局扇压入式通风。排水泵房现有4座,排水能力241m3/min,供电由马村和九里山区域变电 站供电全矿总设备容量42112KW,工作容量25006KW。全矿井自北西向南东划分三个水平。一水平范围:浅部由煤层露头2544m 防水煤柱线,深部止于东一轨道下山下延一F143断层一F137断层一1107工作 面北

6、缘一F39断层一F102断层一1901工作面北缘一井田东边界一线。标高在 40-180m之间。二水平范围:浅部起于一水平底界,深部到西边界F218断 层一F212断层一F204断层一东边界一线;标高在-80-280m之间。二水平底 界以下为二水平下山范围,标高在-160-480m之间。一水平已基本采完,一水平面积约3.69 km2,探明储量3833.7万t。平均 煤厚6.60m,煤层稳定;目前主要在二水平22采区、25采区和27采区开采。(2) 矿井瓦斯本矿是多灾多难的矿井,自建井以来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36次,曾发生瓦 斯倾出一次,中型突出一次,特大型突出爆炸一次,始突标高50m。其中1975

7、 年8月4日发生过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强度1500t,2005年曾发生4 次煤与瓦斯突出。发生1m3/min以上突水事故47次,淹采区2次,淹井2次。 该矿既是大水矿井,又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这两灾害是直接影响煤矿安全生 产,经济效益不佳,生产进度缓慢,水平接替紧张的重要因素。20022005年的瓦斯鉴定结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26.0546.93m3/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20.4028.18m3/t,其中2005年瓦斯最大:矿井绝对瓦斯涌出 量46.93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28.18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13.91m3/min, 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8.26m3/t。

8、1-1 2002 -2005年瓦斯鉴定结果时间瓦斯二氧化碳绝对涌 出量m3/min相对涌 出量 m3/1 d采区最 大相对 量 m3/1 d鉴定 等级绝对涌 出量 m3/min相对涌 出量 m3/1 d采区最大 相对量 m3/1 d鉴定 等级200235.1623.1333.42突出 矿井17.1911.317.48高C02矿井200326.0520.40116.88突出 矿井13.7610.0788. 47高co2矿井200438. 5122.47154.28突出 矿井15.348.95100.95高co2矿井200546.9328. 1851.1突出 矿井13.918.2614.5低co2

9、矿井随着工作面推进,采空区面积不断扩大,采空区丢煤瓦斯及邻近煤层瓦斯 的涌入等使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迅速增加。目前,矿井瓦斯涌出量不断增加已经 成为制约工作面高产高效的主要障碍,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3)煤层情况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总厚177.59m,共含煤 11层,煤层平均总厚11.00m,含煤系数6.19%,可采煤层2层,平 均厚7.78m,可采含煤系数4.38%。二1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现正开采。赋存于山西组底部, 上距砂锅窑砂岩78m左右,下距山西组底界(L9顶)10m左右,距 L8灰岩18m 左右。煤层厚1.7010.60m,平均6.58m,属厚煤层。 煤厚变化不大,

10、薄煤带(1.70m )仅在7-2孔及11-9孔附近小范围分 布,其它煤厚均在6.00m左右变化。煤层赋存良好,无分叉尖灭现 象,仅局部含有一层泥岩或砂岩夹矸,夹矸厚度0.100.70m。纵观全区,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大于6m或小于6m的煤层厚度 呈NWSE向波状展布。从走向上看,煤层厚度也无明显的变化趋 势。倾向上煤厚变化趋势也不明显。此外,通过生产矿井调查,煤 层顶板稳定且平整,底板在局部有隆起现象,但范围不大,工作面 褶曲不发育,但煤层在倾向上有小型的宽缓波状起伏,据此分析,煤厚小幅度变化主要是受煤层基底小型隆起所致。综上所述,全区煤厚在走向和倾向上变化不大,一般在58m 之间,经统计:可采

11、性指数为100% ,变异系数在20.8以下,二水 平及以深,煤厚1.7010.65m ,平均6.58m ,属稳定煤层。焦作矿区煤变质作用先期(燕山运动之前),二、一 2煤变质以深成变质 作用为主,煤变质处于低变质煤阶段,然而,燕山运动的强烈褶皱,断裂及大 规模的岩浆活动使该区受到区域岩浆热液变质作用的影响,区域岩浆而产生的 气水热液,对煤变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二、一 2煤层附近围岩的叶腊石 化、绢云母化,及热液形成的石英脉,镜下观察煤有机组分大多具明显的各向 异性,发育有中间相小球体,镶嵌结构,流动状结构。因此,煤的变质作用是 在深成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叠加了区域岩浆热液变质作用的结果。(4)

12、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焦作矿区位于华北板块、太行山隆起带南段由近南北向(NNE向)向东西 方向弧形转折部位,同时也是太行山造山带向南华北构造带过渡的地带。焦作 矿区石炭一二叠系含煤地层沉积之后,主要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新生代四 川期、华北期、喜马拉雅期等多次构造运动。印支期,如同华北地台其他煤田 一样,主要受南北方向挤压,形成近东西向的断裂和宽缓的褶皱构造。燕山期, 随同太行山隆起,形成北东-北北东向的断裂和褶皱,主要表现为以挤压构造作 用为主,也是形成构造煤的重要原因。图2-2焦作矿区构造纲要图表2-1区域断层一览表断层名称性质走向倾向延伸长度一般洛差(m)备注朱村断层正NWWSW24公里20

13、00董村断层正80。-100。N30公里1000马坊泉断 层正60NW25公里200南张门断 层正70。90。NW30公里400700平陵断层正90。120。NW20公里5001000百泉断层正36。40。NW20公里300500峪河断层正100。SW30公里200500凤凰岭断 层正EWS50公里100400九里山断 层正45。60。SW50公里300600方庄断层正N30WSW10公里120两条平行 断层地堑焦作矿区凤凰岭大断层是一个分划性断层,凤凰岭断层以北,主要发育北 东和北北东向构造,燕山期以挤压作用为主,四川期演化为拉张,华北期又表 现为压扭作用为主,喜马拉雅期(23.5-0.78

14、Ma)表现为张扭作用为主,现代构 造应力场(0.78Ma以来)又表现为压扭为主。焦作矿区中部韩王一演马一九里山等三井田组成三角形断块,南部以EW 向凤凰岭断层为界、北以NNE向九里山断层为界、东以NW向方庄断层为界。 演马庄井田位于焦作矿区中部三井田三角状断块内,地层走向N5070E,倾 向SE,倾角414。,一般9。左右,为宽缓的背斜构造。区内断层发育,褶皱 不发育,偶有宽缓褶曲或波状起伏现象出现。二、实践安排及具体内容(1) 实践目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锻炼研究 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通过专业实践,使研 究生具有一定的工程思想,培养研究生从实验室研究转换到实际工程应用的能 力。(2) 实践意义通过实践,让研究生直接接触社会,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情况,加深对未 来所从事的行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同时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培 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对研究生将后就业及步入社会 有重要的意义。(3) 煤矿安全生产教育煤矿安全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据统计,全国工 伤事故最多的是煤炭工业,煤炭工业中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作业、违章 指挥造成的。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在煤矿事故致因中占有决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