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落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354605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亚落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亚落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亚落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亚落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亚落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亚落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亚落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亚落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描写三亚落日时的美丽景色。先用细腻的笔触铺陈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色,蓝蓝的天,蓝蓝的大海,几只洁白的海鸥,银光闪闪的沙滩,椰树婆娑的倩影,一切让人心醉神迷,久久不愿醒来。以此为背景,此时的主角落日上台了,上演了精彩绝伦的独幕剧,如一位顽皮的孩童,又如一只大红灯笼,又像一位训练有素、身手不凡的跳水运动员,美仑美奂,荡气回肠。整篇文章行文优美,想象丰富,文质兼美,读上去琅琅上口,让人情不自禁地漫步于绵延不绝的画卷之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目标:1、通过关键词句的分析感悟,培养语感。2、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诗句切入,进入情境,与自然对话,发挥想象,受到

2、美的熏陶与感染。3、引用相关文本资料,凸现人与自然的主题。教学准备:学生练笔假如我是那只飞翔的海鸥、习作感谢这一切;课文配音教学过程:一、课前链接,顺势导入【片断点击】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堂课,在我们学完课文第二自然段后布置的课堂作业吗;一;一;蓝天、大海、椰子树、沙滩,好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如果你是那只洁白的海鸥,你会怎样地飞翔老师想请我们班朗读比较出色的黄焱同学来读一个片断。(黄焱有感情地朗读片断。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四下张望,急切地想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师(放低声音,作神秘状):这篇文章的作者呀,就是陆文龙!其实,上次作业中写得好的同学有很多,这是其中的代表。(学生们的

3、脸上都流露出兴奋之情。)【教学点评】课伊始,巧用学生的作业导入,不请作者读,而请朗读好的同学读。这样,既提高了美文的感染力,又给教学增添了一些悬念,调动了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设想自己是三亚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会怎样飞行思绪会放飞在宽广无垠的海天一色处,情感与想象相互交融,文思斐然。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对上节课的总结,又为学生尽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搭建了较高的认知、情感及语言的平台,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意境。二、辨析词语,积淀语感【片断点击】小黑板出示语段: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浮)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下落),刚一挨(碰)

4、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师:(指名读)请注意文中带点的字,如果换成括号里的字,有什么不一样生1:我想在黑板上画图区分悬与浮的差别。(指着简笔图解释)悬是说明太阳没有*近海面,离海面还有一段距离,而浮说明太阳下面的边缘已接触到海平面。悬还表明这轮太阳置于天与海之间,无所依托,静静地悠闲地停泊在半空中。生2:下沉显得很有力量,慢慢地压下来,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与力量。下落显得速度很快,刷地一下就下来了。夕阳落下去是有个过程的。下沉比下落更准确,更有力量。生3:挨是*的意思,若即若离;碰表示太阳与海面完全接触。挨让人感到亲密,碰让人觉得生硬。如果换用碰字,我似乎还听到了轰的声音,而太阳落下去的过程是静

5、静的,毫无声息的。师:同学们的分析得真深刻,体验得很到位。这就是作者用词巧妙之处,每用一词都是十分讲究。给读者以无限的品味与咀嚼的空间。结合刚才的理解,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教学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言与思维是同构共生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直觉、理解和感悟能力。通过语言的训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言语的积累与感悟。通过上述的教学过程,在特定的语境里,学生在言语经验与心理机制的积极作用下,潜心会文,通过换词辨析,细细推敲,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与精妙,同时,他们还感觉到了词语的份量、温度、

6、音质与可亲近性。这些都是如水在口,冷暖自知鲜明而生动的语感积淀。三、探究阅读,人化自然【片断点击】师:长时间地看这一轮落日,觉得眼前的这轮落日何止只像一只大红灯笼,看着看着,这轮落日仿佛有了一份生机,有了一份情意。还记得李白的送友人吗里面有这么一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小黑板出示后半句)故人是什么意思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在作者眼里,这位故人是怎样的一位朋友生1:是个孩童。生2:是一位跳水运动员(还有学生欲言又止)。师:孩童也好,跳水运动员也好,既然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她总该有自己的相貌、个性和动作吧。读读这些语段,小组讨论讨论,想想,落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童又是什么样的跳水运动员(学生分

7、组讨论,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们讨论无章可依,便及时叫停。强调要在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在认为有意义的词句上做上记号,发表见解时做到有根有据。二次讨论气氛和效果明显好转。)学生讨论后汇报生1:太阳像一位乡下的野孩子,在外面疯玩了一整天,临下山时,还是野劲十足。生2:我觉得太阳是冬天里的一位小姑娘,而且还有点害羞。不知是冻的,还是羞的,涨红了小脸,正低着头,摆弄自己火红的蝴蝶结呢。生3:我认为此时的太阳多么像一位心底善良、纯真的儿童呀,在告别白天的时候,还把最美丽的色彩留在人间,把世界装点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生4:作为跳水员,夕阳入海时水波不惊,悄然无声,说明她是位技术高超的运动员。她的身材肯定非常苗

8、条,如果身材肥胖臃肿,入水时就会溅起很大的水花,谈不上优美和赏心悦目了。【教学点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活用诗句,赋予古诗句以全新的意义,教学流程顿觉峰回路转,眼睛为之一亮。太阳不仅仅是一只悬在海与天边缘的红灯笼,而成了可亲可感的人。学生们的思路骤然畅开,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依托小组讨论,学生利用自己的认识、经验构建起了个性鲜明的太阳形象:即使是跳水员,那也是一种饱含着情意的美的形象。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已不再是简单的物性的山,而是可以充满人性的可以对话的知交。同样,三亚落日也不应就是对照与审美的对象,而成了物我合一,情思交融的美的载体与象征。四、借力美文,心生敬畏【片断点击】师

9、:显然,被落日感染的不仅是作者,就连蔚蓝的大海与天空也被她的笑颜感染了。(在用蓝粉笔板书的大海与天空两个词的边缘勾上几道红边。大海与天空的中间部分皆用红粉笔书写。板书如下)天空像红灯笼三亚落日像孩童像跳水员大海师:面对此情此景,万语千言,唯有一声感慨。(出示小黑板: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生:(女生读男生读齐读。学生读得十分投入。)优美的音乐响起,伴着海浪涌过的涛声,海鸥声声的鸣叫显得空灵悠远。一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教师事先给她的一篇习作感谢这一切。【教学点评】教学是一门艺术,因为旨在求美。令人过目不忘的往往是教学的细节之美。教师的板书独具匠心,蓝粉笔板书着大海与天空,而和夕阳有关的词语居于中间

10、,用红粉笔书写,给蓝色的大海与天空镶上红色的边沿,图示着感染的意义。物物相映,交相生趣。人置于其怎能不深受感染。三遍朗读,环环相扣,一咏三叹,情真意切,这是作者由衷的慨叹,又何尝不是师生内心情感的自然流淌呢这时,学生已身处在情感的高原地带,任何片言只语的表达都已显得累赘而空洞。感谢这一切的作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欣赏这一切,传递着这样的价值取向: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不应该是颐指气使、目空一切的霸主,而应用一种敬畏挚爱的心灵匍匐于大地之上,小心呵护着神圣的美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与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此处得到有力的落实。【整体评价】三亚落日有多种教学思路。有的侧重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11、,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亚落日美轮美奂的画卷;有的侧重于朗读训练,以读的训练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有的侧重于课文叙述结构的分析,从落日日落两个层面体味作者观察的细致、表达的逻辑这堂课的特色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领略到三亚的美景,更要让学生真正走进情境之中,揭示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这一课题,引起学生内心的震撼与思考。头顶的星空和心头的道德法则都应该是让人心怀敬畏的。教者的这种价值取向或隐或显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决定了这堂课立意的高远。新课程的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有人说,过去的课堂教学是一讲到底到后来的一读到底,发展到新课程理念下的一悟到底。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这都是不足取的,新课程理

12、念背景下,强调个性化阅读的同时,我们仍可以立场坚定地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双基。本课体现在特定的语境里进行字词的替换比较,就是明证。关于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如今,获取信息的手段快捷而又多样。如何把静态的知识开发为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做到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本课链接的两份材料,都是学生的习作,因为是来源于学生,所以学生觉得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又是文本的,真情的表达、优美的语言表达了未尽之言,释放与提升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另外,把学生的经验也纳入到课程资源的范畴之内,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深度的对话,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披文入境,运用经验世界的种种表象,填充与丰满教材的空白处,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解读。从课程资源

13、的视角反观教材,教师将获得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实践启示。三亚落日美得静,美得纯。我们读懂了这轮落日,静静地,面朝蓝天大海,顶礼膜拜。(江苏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季惠)专家评点:1、立意高远。教学目标的设计一改以前三个纬度条块分割的做法,整体设计,相互整合,体现学科特点,符合课标精神。2、体例清新。教学过程的展示不是全盘托出,而是撷取精彩片段,让人窥一斑而见全豹。内容总结(1)三亚落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描写三亚落日时的美丽景色(2)三亚落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描写三亚落日时的美丽景色(3)教学目标:1、通过关键词句的分析感悟,培养语感(4)板书如下)天空像红灯笼三亚落日像孩童像跳水员大海师:面对此情此景,万语千言,唯有一声感慨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