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P法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353555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HP法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AHP法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AHP法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AHP法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AHP法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HP法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HP法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HP法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摘 要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管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评价体系没有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运用ahp法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进行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指标全、易推广、应用性强等特点。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学生管理;综合素质测评application of ahp method in university students management/feng yinghua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

2、tudents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a lot of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the tradi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is not a true reflec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this paper, the ahp method establishes

3、a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valuating and analyz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key word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tudent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authors address weif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ouguang, s

4、handong, china 262700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社会各界以及各用人单位都对人才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管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要研究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应该先搞清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方法这个关键问题。而综合测评就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客观、公正、合理的全面评价。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评价体系只是注重了某几个影响因素,不全面,没有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多方面综合能力。层次分析法也叫做解析分层过程(analytic 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

5、),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沙蒂(t. l. saaty)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适合于那些难以完全定性、定量分析的问题。ahp法分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是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层次化、系统化的分析方法。由于它在处理比较复杂的决策问题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它的应用遍及经济、能源政策、军事指挥、农业、运输、人才、教育、环境等多个领域。ahp法的整个过程体现出多目标决策分析的基本特征,能够较好地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所以说,ahp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系统分析方法。ahp法的基本思路和人们对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思维判断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不妨以外出旅游为例

6、作以说明。假期旅游,有3个旅游胜地a苏州、b北戴河、c桂林供你选择,一般会依据景色、费用和居住、饮食、旅途条件等因素去反复比较这3个景点。首先,你要确定这些因素指标在你的心目中所占有的比重,如果你憧憬美景、经济富裕,自然会先看重景色条件;如果你经济一般或偏下,则会先去考虑费用问题;如果你是中老年人,则同时会关注一些旅途、饮食、居住等条件。其次,你要就每一个指标将3个地点进行对比,在a、b、c三个旅游胜地中确定哪个是最佳旅游点。1 ahp法的基本步骤1.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首先要明确问题的范围、涉及的因素,以便收集需要的信息。根据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可以将里面涉及的各种因素按性质进行分层次排列,建

7、立层次结构模型。一般可以将结构模型分为三层:目标层(要解决的问题的目标);准则层(为解决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准则等);方案层(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等)。把各种要考虑的因素分好层次,建立清晰的层次结构图。1.2 构造成对比较阵建立好层次结构图之后,就可以对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设某层有个因素,确定各个因素对上层某一目标的影响程度。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二层开始,对于影响每一个上层因素的同层因素进行两两对比,然后给出分值。比较时取19尺度。1.3 进行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就是从最下层开始,将各方案对上一层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用权重来表示其影响程度。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对判断矩阵的计算得到

8、,常用的方法包括求和法、求根法、特征向量法。求和法是通过将判断矩阵的每一行加起来,得到,然后计算相对权重;求根法是通过将判断矩阵的每一行相乘再开次方根得到,然后计算相对权重;特征向量法是通过求解方程,得到的非零解向量就是a对应于的特征向量。3种方法中解方程相对繁琐一些,而一般问题中所要求的精度也不会很高,所以通常选用求和法计算更为简单、快捷。检验一致性差异是否在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如果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就是权向量:如果检验不通过,那么需要重新构造判断矩阵。1.4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完成后,就可以利用其结果对更上一层进行综合。判断矩阵是人为确定的,因此要做到完全一致也是

9、不符合实际的,但是应让差异尽可能地缩小。一致性检验,就是检验一致性差异是否在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其中是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而的值越大,所导致的一致性偏差就会越大。一般为好。按公式可计算矩阵a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当cr0.1时,检验通过,这时就可以按照结果进行决策;否则就需要重新调整矩阵a,甚至需要重新构建模型,直到检验通过为止。当n3,a永远具有完全一致性。2 ahp法的优点和局限性ahp法作为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既有其自身的优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1 ahp法的优点1)简洁性。ahp法计算简便,结果明确,易于了解掌握。2)实用性。ahp法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应用范围广,可以使决

10、策者与决策分析者相互交流探讨,从而增加了决策的有效性。3)系统性。ahp法按照分层、比较判断、综合排序的方式来进行决策,成为统计分析之后的又一重要工具。2.2 ahp法的局限性ahp法除了具备以上优点外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ahp法的运算过程是相对较为粗糙的,不易应用于高精度问题,并且它只能对已有方案进行优选,不能提供新的方案。2)在ahp法的运算过程中,从建立模型到给出判断矩阵的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因素在整个过程中作用较大,这就会使其结果很难让所有的决策者都同意并接受。针对这一局限性,可以成立专家小组,通过整体判断来克服这一缺点。3 运用ahp法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型

11、综合素质测评的目的就是适应学院改革发展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综合素质测评指的就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身心健康水平、文化艺术特长、科技创新能力、组织活动能力、专业基础知识等方面进行指标考核。每学期一次,其结果作为评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和推荐“专升本”考试、研究生考试、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依据。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与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素质测评方案层次结构模型。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各大高职院校多年来一直探索

12、的问题。本文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总结以往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行调查和翻阅文献的基础上,运用ahp法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并给出综合评价分值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进行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析,计算出模型中的各项指标所占的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素质测评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指标全、易推广、应用性强等特点。各高职院校可根据各自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调整相应的判断矩阵。对于其权重值的计算可以在进行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时借助于层次分析法分析软件yaahp version 0.5.0,选取标度方法为19,将判断矩阵的各项指标比较结果依次输入yaahp version 0.5.0分析系统,输入判断矩阵后直接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参考文献1金菊良,魏一鸣,丁晶.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水利学报,2004(3):65-70.2代玉美,刘元芳.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06(4):126-129.3黄明强,谷根代,李平改.学生评优问题的层次分析模型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4):123-126.4邵培基.ahp方法综合评价管理信息系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10):63-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