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352780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 驱遣我们的想象(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课文,把握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2、过程与方法理清作品的结构层次,认识文章的论证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的思想方法,用于自己的鉴赏实践。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观点。教学难点:如何驱遣我们的想像课时安排:一课时(总第 课时)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其代表作有童话故事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

2、之等。二、整体把握1、请概括本文的论点。在阅读时,只有驱遣我们的想像,才能获得美感。2、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4)论述文字和文艺的关系。第二部分(5-13)论述如何在阅读时驱遣想像。 第一层(5-7)论述文字表达的意义。 第二层(8-13)举例论述如何在阅读时驱遣我们的想像。第三部分(14)总结:必须驱遣我们的想像,才能获得阅读美感。 3、你能说出本文的总体结构特点吗?本文的结构形式特点:“分总”结构。三、内容探究1、作者是如何驱遣着想像鉴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者告诉我们,不能只看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样的景物,而应想像到与之相关的情景荒凉静寂辽阔的沙漠,色彩分明的画面组合等。2、作者是如何驱遣着想像鉴赏海燕的?作者说,海燕在呼唤着暴风雨,读者就要想像到暴风雨来到及过后会有什么情景那就是,所有的肮脏与污秽都被冲刷干净,天地间将迎来一个清爽洁净的世界。当有了这种想像后,就能明白海燕为什么要热情的迎接暴风雨的到来了。四、你学到驱遣想像的方法了吗?五、请鉴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句描写的是诗人在东面的篱笆墙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到静静立着的南山。表现出的是诗人闲适平淡的心境及超凡脱俗、悠然自得的意趣。课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