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学习笔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352725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学习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案例分析学习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案例分析学习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案例分析学习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案例分析学习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学习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学习笔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2018年注安案例分析学习笔记一、依据导致事故的缘由、致伤物和损害方式等,将紧急因素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损害、机械损害、触电、火灾、灼烫、起重损害、高处坠落、其他损害;坍塌、中毒和窒息、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淹溺、瓦斯爆炸、火药爆炸、冒顶片帮、透水、放炮。二、事故分类:1、死亡判定3-10-30.2、重伤判定10-50-100。3、干脆经济损失1000-5000-1个亿。4、死亡时间追加为30天,交通、火灾7日。三、事故报告的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的简要经过.3、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状况.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

2、初步估计的干脆经济损失.5、已经接受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状况。四、事故调查的程序:1、成立事故调查。2、事故现场抢救处理。3、事故有关物证的搜集。4、事故事实材料搜集。5、事故认证材料的收集.6、事故现场摄影、录像;7、事故现场图的绘制。8、事故缘由分析.9、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10、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归档。五、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的缘由,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状况;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3、提出对事故责任的处理建议;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六、事故分析缘由:人、物、管理缺陷、生产环境。分析步聚: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实整改措施、不

3、重视平安工作,无视平安管理.2、违章指挥、违规作业.3、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或教化培训不够.4、作业现场混乱或劳动组织不合理.5、有关部门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6、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7、平安操作规程不健全。七、 事故分析的间接缘由: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2、教化培训不够.3、劳动组织不合理。4、对现场缺乏检查、指挥错误。5、无操作规程。3、未全面落实防范措施,对隐患整改不力。八、事故性质的确定1、责任事故;2、非责任事故;3、自然事故;4、技术事故。九、事故责任1、主管生产负责人违章指挥;2、操作人员违规作业无证上岗或未经专业培训;3、发觉违章行为者未制止违章行为;4、法定代表人,没有谨慎履

4、行职责,对事故隐患没有谨慎整改。十、整改防范措施1、加强平安生产管理,落实平安生产责任;2、杜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3、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化;4、有关部门加强平安生产监管;5、接受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加大平安投入;6、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十一、事故教训1、是否执行了有关平安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2、是否制定完善的平安管理制度;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平安技术措施;4、平安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5、平安培训教化是否到位,职工的平安意识是否到位;6、有关部门的监视检查是否到位;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平安生产工作;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10、是否

5、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十二、技术措施:1、去掉紧急源;2、去掉紧急存在的条件;3、去掉引发条件;4、爱惜潜在的受害者。十三、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主要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状况;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干脆经济损失;4、事故发生的缘由和事故性质;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十四、事故发生应接受有效的平安对策措施:1、应选择本质平安性能好的相关设备;2、在设备上安装平安防护装置;3、施工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4、配备防止事故损害的必要的防护用品;5、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觉设备有问题,刚好进展修理;6

6、、加强员工的平安教化,提高员工的平安意识;7、制度针对事故的应急预案。十五、在运用特种设备时应遵守的平安规定:1、保证特种设备的平安运用;2、运用符合平安技术标准要求的特种设备;3、按规定在运用前或投入运用后登记。4、建立特种设备平安技术档案5、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6、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7、按规定进展特种设备的报废注销;8、编制特特设备应急救援预案;9、设置平安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平安管理人员;10、做好运用前的试运行的例行检测;11、做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12、做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平安教化与培训。十六、救援设备:1、通讯设备;2、报警设备;3、个体防

7、护设备;4、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5、各种急救和救援设备。十七、应急程序应包括哪些内容:1、可能出现的灾难种类;2、明确可能发生灾难的装置、设备或场所及灾难的后果;3、重点预防部门的防灾器材配备状况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4、灾难应急机构及有关人员的职责;5、灾难初起时立刻接受的措施;6、对内警报,对外通报和联络;7、疏散组织,不同风向是的疏散路途;8、重要记录和设备的爱惜剂紧急物品的处理;9、救灾过程中应急人员应佩戴的防护用品;10、应急期间的必要信息,装置布置图,紧急物质数据,作业指导书,联络电话号码等。十八、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

8、位的平安生产实际状况;3、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紧急性分析;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5、有明确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实力相适应;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7、预案根本要求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供应的信息精确;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连接。十九、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1、成立工作组,以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2、资料收集,收集相关资料;3、紧急源与风险分析;4、应急实力评估;5、应急预案编制;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二十、应急准备的缺乏缘由分析:1、员工应急教化不够或培

9、训缺乏;2、应急救援器材缺乏或防毒面具不够或防护面具缺乏;3、预案应急演习缺乏;4、未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或应急救援器材不好使、陈旧;5、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或没有统一指挥或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二十一、事故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1、撤离的方式、方法;2、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3、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或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或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二十二、事故调查取证中主要资料和证据:1、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和发生时间;2、肇事者和损害者的自然状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安康状态、身份证;3、事故发生当天肇事者和受损害者工作状况;4、事故发生地点内设备、物料

10、位置图;5、设备损坏状况,现场残留物,破坏部件描述。6、肇事者和受损害者受伤状况描述,现场接受的救援措施;7、肇事者和受损害者所在岗位平安操作规程或作用规程、操作规程相关平安管理制二十三、平安许可证需具备的条件:1、建立健全平安生产责任制,制度平安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平安投入符合平安生产要求;3、设置平安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平安生产管理人员;4、主要负责人和平安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5、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6、从业人员经平安生产教化和培训合格;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8、生产系统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0、依法进展

11、平安评价;11、有重大紧急源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12、有平安生产事故应急体系应急救援预案。二十四、承包工程的平安管理要求:1、依据自身资质和实力,承包相应的工程;2、依据工程须要完善平安管理规章制度,不出现责任和管理制度执行的真空;3、双方的平安管理责任要界定清楚;4、做好施工现场平安措施的核实和确认;5、开展有针对性较大或与正在生产运行设备区域有穿插的施工,设置专职的平安监护人员,防止发生意外。二十五、特种设备:1、锅炉;2、压力容器;3、压力管道;4、电梯;5、起重机械;6、客运索道;7、大型游乐设施;8、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二十六、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1、防止可燃物,可以不用。2、防

12、止点火源,防止静电。3、限制火灾爆炸的存在条件.4、限制传播。二十七、防止电气损害的措施:1、接受规定的供电系统。2、尽量运用平安电压。3、接零、接地爱惜。4、电磁屏蔽。5、漏电爱惜。6、连锁爱惜。7、平安距离。二十八、机械损害的措施:1、改良工艺、运用不易损害的机械。2、改良工艺,保证机械不能伤人。3、运用机械限定运用范围、活动范围。4、通过屏蔽或隔离手段防止物体飞出伤人二十九、高处坠落的措施:1、改良工艺,实现自动化、机械化。2、在周边搭建防护层,降低坠落高度。3、严格运用平安防护用品,平安帽、平安网、平安带等。4、设置地面平安防护范围三十、车辆损害的技术措施:1、限制车速。2、加装防撞缓

13、冲装置。3、改良工艺,运用固定式设备。4、安装明显的警示信号,包括声光信号三十一、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1、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平安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平安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平安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平安生产工作刚好消退平安生产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平安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刚好照实汇报生产平安事故三十二、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责任: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到每

14、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和监控责任制;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平安生产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隐患报告和举报嘉奖制度,鼓舞职工发觉和排查事故隐患;7、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工程、场所发包出租的,应当现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平安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责任;并对其有统一协调和监视管理的责任;8、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视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踊跃协作,不得阻挠。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状况进展分析,并将分析报表报送安监部门和有

15、关部门。10、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或的关人员应立刻组织整改。11、生产经营单位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接受相应的平安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难的预防;13、对挂牌督办并责令停产的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或托付具有相应资质的平安评价机构对重大隐患的治理状况进展评估。三十三、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接受的平安管理措施是:1、遵照平安生产法及建立工程平安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设置平安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平安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平安生产责任制。2、建立工程分包应符合建立工程平安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不能把施工工程转包给不符合规定的单位或个人。管理机构严格审核相关单位的资质和条件。3、加强对起重设备的安装、运用、修理管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4、制定有针对性的平安施工方案和平安措施。5、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平安教化培训,树立良好的平安意识。6、现场派专业技术人员监视,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平安措施的落实三十四、重大事故隐患报告的内容: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缘由;2、隐患的危害程度及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