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卫生院2012年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352567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卫生院2012年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卫生院2012年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乡卫生院2012年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乡卫生院2012年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乡卫生院2012年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卫生院2012年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卫生院2012年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xx乡卫生院2012年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2012年是推进医改工作的关键之年,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改为放开为主线,以提高全乡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突出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落实好民生工程。为进一步搞好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是国家切实提高在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惠民政策,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

2、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全体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院2012年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在往年启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我乡在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同时,明确责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向农村延伸、向居民覆盖。至2013年,在我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普及,要与城镇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充分体现公益性和公平性,按项目方式免费向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统筹区域发展,努力缩小城镇、区域和人群之间的服务差距,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3、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着眼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4、资源整合和开发相结合,合理整合辖区卫生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基层卫生资源作用,以有限的资源争取最大的健康效益和健康公平。 5、注重质量,提高效率,强化监管,保障辖区居民充分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三、主要任务 2012年全乡实施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保健,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保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及卫生

4、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服务规范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 2、健康教育服务规范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材料,我镇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不少于12种;播放健康教育

5、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组织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次。2012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率城市95,农村80;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镇所在地85,农村75。 3、预防接种服务规范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6岁以下儿童建卡率达95;2012年,一类疫苗各单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达90以上,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90以上。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传染病现场疫点处

6、理;2012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率与及时率95。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主要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2012年,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城市80,农村70。5、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早发现孕妇,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产前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201

7、2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城市80;高危管理率100%,产后访视率85%。预防、减少出生缺陷,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巩固在98以上。 6、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2012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0,健康体检表完整率80%。 7、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2012年,两类人群健康管理率城

8、市30,规范管理率60%。8、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2012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城市30,规范管理率60。9、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在疾病预防中心和卫生局的指导下,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优和应急预案制订。10、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四、工作职责(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职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承担。基村卫生室不健全或不能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由中心卫生院或者指定其他人员机构承担。

9、1、乡中心卫生院是承担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应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将任务明确到具体岗位,责任到人,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各自职责分工与辖区内村卫生室签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责任书,并指导其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2、村卫生室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助乡中心卫生院完成和落实11类基本公共卫生任务。3、中医院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岗位规范,细化考核内容,将人员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每年根据要求及工作实际制订具体实施计划,明确阶段性重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二)卫生技术支持机构职责中医院定期对

10、村卫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建立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实现防治结合。五、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为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成立中医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兼职人员和必须的办公设备;成立中医院卫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价专家组,负责对各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进行考核。2、营造舆论宣传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对我乡食品和药品卫生监督管理局、县疾控预防中心作为指定的专业指导机构,乡院成立公共卫生科,指定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人员,根据各自职责和业务范围对各村卫生室

11、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事项,并结合本单位实际,组建若干个服务团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村卫生室接受乡卫生院的业务管理,合理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通过乡村干部、村卫生员到各家各户发放宣传材料;二是在镇(街道)、村(社区)委会和人员密集场所广泛张贴横幅标语;三是对外公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展;四是利用“卫生三下乡”活动入村开展宣传;五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为居民进行一对一的相关健康知识宣讲。3、加强业务学习培训。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业务培训

12、,确保我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全面、准确地掌握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相关政策,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实施。一是积极选送相关人员参加上级卫生部门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班;二是充分利用上级卫生部门培训的师资力量,举办村级卫生员扩展培训;三是邀请县公卫专家到我乡卫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培训;四是乡卫生院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培训;五适时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其它地区好的做法和经验。 4、完善服务设施设备。为确保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有序、规范开展,乡卫生院要实行“五统一”、“五公开”,做到“九个有”。“五统一”即由市卫生局统一组织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基本公

13、共卫生服务专用电脑、出诊装备、着装胸卡、健康档案管理软件、纸质材料。“五公开”即在村(居)委会、镇中心卫生院、居民住宅区等范围内公开服务团队人员名单、工作职责、服务项目、服务热线、服务时间。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到“九个有”,即有机构(成立公共卫生管理科)、有牌匾(公共卫生管理科室牌)、有人员(分管领导和专兼人员)、有房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室)、有专柜(居民健康档案存放柜)、有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有流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有联系卡(服务团队联系卡)、有进展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展表)。(1)、明确经费补助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经费由上级领

14、导机构财政预算安排。财政根据上年度对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本年度预拨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的参考,实行“季度预拨、年终结算”,确保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2)、明确经费使用范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费用,包括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人力成本支出医疗耗材、健康教育印刷资料、宣传、重点人群随访、教育培训以及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需的其它开支。 (3)、合理确定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任务及补偿。1乡村医生主要承担以下基本公共卫生任务:协助卫生院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协助卫生院做好预防接种宣传工作,执行传染病报告和防

15、控,参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负责有关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相关数据的收集、统计、填报;协助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及早发现孕妇,动员孕妇或追踪高危孕产妇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做好产后访视和母乳喂养随访,指导产褥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协助做好慢性病人管理。接受乡卫生院的指导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考核。2我院负责执行依据正阳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正阳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正阳县乡村医生考核办法制定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及补助经费办法并组织实施,绩效考核与乡村医生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挂钩,适当提高辖区人口较多、任务较重或在边远山区村卫生所执业的乡村医生的补助水平。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卫生局预算全额安排。合理安排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资金。(4)落实绩效考核制度。1、考核制度。乡卫生院按照正阳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正阳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要求,组织开展绩效考核工作,重点考核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专职人员、兼职人员、村卫生员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2、计量和综合考核相结合。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3项服务采取计量考核方式,按服务工作质量和数量核定补偿,其他项目采取综合考评,根据考评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