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阅读题库及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35160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27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阅读题库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小升初阅读题库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小升初阅读题库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小升初阅读题库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小升初阅读题库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升初阅读题库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阅读题库及答案(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阅读题库及答案永生的眼睛1965 年炎夏的一天,母亲被突如其来的一场疾病夺去了生命,年仅 36 岁。下午,一位警官来访,是为医院要取用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我惊呆了,不明白医生们为什么要把母亲的角膜给(gij )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 可以 ”。我痛苦万分,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 我冲着父亲哭喊, 妈妈完整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琳达, ”父亲平静地搂着我, “你所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 ,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许多年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够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 那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我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 ”父亲的话语

2、给我上了一生最珍贵的一课。 /许多年过去了,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 1980 年,父亲患了严重的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 他愉快地告诉我, 他死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 尤其是眼睛。 “哦,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的眼睛重见光明,并能像你的女儿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 那该多美妙啊! ”温迪自幼酷爱画马, 作品屡屡得奖。 “哦,想想,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小温迪一样,将会多高兴啊! ”父亲说, “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那你们将会多自豪! ”我把父亲的遗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拥抱着外公。她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14 岁,这一年的一天, 父亲与

3、世长辞了, 我们遵照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温迪告诉我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哦 这令你骄傲吗我问 当然 你想想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痛苦啊 我死以后 也要学外公 把眼睛送给失明的人 噢,在这一刻,我领悟了父亲所留下的远非是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那一天我紧紧地拥抱着温迪。/没有想到,两周以后,我漂亮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 我又一次为器官捐赠组织签署了同意书。 在我签字的时候, 她的话儿仍然萦绕 (l o r o)在我耳际 “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痛苦吗? ”失去温迪三周以后, 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力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

4、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经重见光明。他们已成为您女儿 -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着她的美丽这时,我仿佛看到,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然不停地挥动着, 她的碧眼里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1、给文中第五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用 “划”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完整:近义词(爱:近义词()反义词:())反义词:()酷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才华横溢 突如其来 5、按要求填空。请你仔细读课文,回答三次捐赠器官的各是谁,并说说每次“我”的不同感受。第一次感受 :第二次是感受 :第三次是感受 :6、请概括文中写的三

5、件事。7、文章为什么以 “永生的眼睛 ”为题?8、你读了这篇文章后, 有什么感想?拐弯处的回头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 弟弟碰见了爸爸, 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 一边哭丧着脸诉苦, 满以为会获得一点同情与怜爱, 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 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 “一点也不关心 ”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 “别生气,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 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 其他同学也很感兴

6、趣,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 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 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 就在他们侧身左拐的刹那, 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 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 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 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 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 现在终于找到了, 那就是 拐弯处的回头。1、文中出现一些像 “大发牢骚 ”“半信半疑 ”等好词语,请找出一些写下来。2、文中省略号表示文中破折号表示3、表现弟弟心情变化

7、的语句有三处,即:弟弟碰见爸爸时,爸走了后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爸4、最能表现爸爸对弟弟关心的动作是这一动作体现了爸爸的性格是5、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下来。小蝴蝶花小蝴蝶花生长在草丛里, 从紫色的花瓣里不时地飘散出一丝淡淡的清香, (逗引 招惹)着蝴蝶从远处飞来。它多么高兴啊!她看看一左一右,不过是平凡的小草,有的不开花,有的开出一朵半朵的小花,也很不惹眼,更没有什么清香。小蝴蝶花一下子变得自馁了,它说: “看来,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花了,可惜被埋没在这里,和这些平凡的小草小花为伍。几时有出头之日啊! ”不久,小蝴蝶花被花匠发现,被移植到一个万紫千红的花园里。它初到

8、这里,很有些耳目昏眩。它看着那白玉栏杆里的牡丹,开得那么富丽堂皇;那正在(怒放 开放)的碧桃,开得比朝霞还要鲜艳。数不尽的名花奇葩在争艳斗芳,说不清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流淌 流荡)。小蝴蝶花骄傲了,它说: “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什么人也不会理睬我! ”小蝴蝶花正在(愧疚 惭愧)的时候,想不到一群孩子在观看了牡丹、碧桃之后,又来访问它了。有一个孩子嚷道: “来看哪,这是什么花呀? ”“它叫小蝴蝶花。 ”另一个孩子答道。“多么好的小蝴蝶花呀! ”孩子们都蹲在小蝴蝶花的跟前小蝴蝶花的心情平静了。它这才知道 过去在小草小花中骄傲起来固然不对 现在在牡丹 碧桃中间感到自馁也是没有理由的1、在最

9、后一小节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飘散( sns n)朝(zh och o)霞3、画去文中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头昏目眩() 姹紫嫣红(斗艳()5、文中第 2、 3 自然段中有两句话对调一下才能通顺,这两句话) 争奇是和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 文章第 1 自然段,用简单的几笔写出了小蝴蝶花的和。( 2) 全文运用了的手法来写的。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句话来证实这种写法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松树的风格我对松树怀有敬仰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

10、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 只要有一粒种子 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狂风吹不倒它,洪水严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 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 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 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 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

11、, 用它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 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息; 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粉身碎骨 ”的地步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1填空。( 1)松树的风格是( 2)文章第二自然段讲,是采用先后的方法。第三自然段讲,是用先再最后的方法写的。( 3)找出文中讲松树用途的句子,再填空。(2 分)松树的树干松树的叶子松树的脂液松树的根和枝( 4) “粉身碎骨 ”在文章中指的是2、写一句赞美松树的诗句。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树的生命力极强?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中心句。人的记忆力是靠什么来增强的呢?一是靠勤奋的锻炼,二是讲究记

12、忆的方法。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为自己设计了一套锻炼记忆的 “体操 ”,他每天起床后要求自己强记一些外语单词, 日久天长坚持不懈, 他的记忆力变得非常好。 他不仅精通文学、历史、自然科学,还熟练地掌握了五种外语。要增强记忆力, 除了靠锻炼外, 还要靠科学的记忆方法。 有个单位新装了上千部电话,要求话务员在两个月内会背这些号码,如果靠死记硬背,很难完成任务,可话务员用谐音背记、推算背记、跳跃背记等方法,仅半个月就完成了任务。由此可见,勤奋锻炼和科学方法是可以提高记忆力的。1、体会词义并写句子。精通:坚持不懈:2、用 “”画出短文的过渡句。3、短文第( )自然段写 “勤奋锻炼可以增强记忆力 ”,第(

13、强记忆力要有科学的方法 ”。)自然段写 “增4、话务员用()、()、()等方法完成了任务。5、为短文选一个题目。锻炼可以增强记忆力。增强记忆力要有科学的方法。怎样提高记忆力。托尔斯泰有惊人的记忆力。捷径我的老家在一个偏远 ()的山村,因盛产板栗而闻名()。每到深秋,()的板栗挂满枝头。当地山民最忙碌的日子也随之到来。因新鲜的板栗较为抢手,所以谁都希望自家的板栗能够先人一步运到城里,卖个好价钱。 竞争自然十分激烈。大家()地从山上采摘果实,然后运回家里,将刚刚收获的板栗悉数()到出,全家老小围成一圈,按个头大小进行筛选,再()地沿着新修的公路运到城里销售。尽管每个人都在分秒必争,但他们发现自己始终要比村里的石根慢一步,当他们()地感到赶到城里时,石根已喜滋滋()地开着空车往回返。几年下来都是如此人们不禁疑窦顿生咦这小子难道有啥捷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