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文言选择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348351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下文言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下文言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下文言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下文言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下文言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下文言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文言选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号 籍籍曰学O题O答O勿O请O内O线O封O密初2011级九年级(下)复习专题文言文说明:每题2分,共100分一、课内文言1.下边加点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地域,表处所)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完成时间:40分钟B.朝服衣冠,窥.镜(察看)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2.与例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B.暮寝而思之C.臣之妾畏臣D.何陋之有3、指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A .才美不外见.于是见公输盘B 以牒为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C 子墨子九距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 .

2、楚王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4、选出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A 之:多助之至寡助之至B.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不以物喜C.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必:战必胜矣必为有窃疾矣5课文详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其主要目的是()A .通过对比,表现了愚公对人力无穷的深刻认识,对移山的坚定信念。B 通过对比,更能表现出愚公的大智若愚,智叟的极愚极蠢。C. 通过衬托,更能突出愚公形象的高大,突出对人力无穷的深刻认识。D. 通过衬托,更能表现智叟的见识短浅,鼠目寸光。6 .下列短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兵革之利一一武器装备的锋利B .封疆之界一一划定的边疆的界限C.寡助之至一一帮助他的人少

3、到了极点D .山溪之险一一高山河流的险要7、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A.甚:甚矣,汝之不惠君美甚B .曾:曾不若孀妻弱子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 .焉:虽我之夕匕,有子存焉且焉置十石D .之:投诸渤海之尾甚矣,汝之不惠8 .下面加点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孰: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吾孰与徐公美B.朝:朝服衣冠皆朝于齐C. 美: 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右君之美也D .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9 .下面加点的词义不同的一项是()第1页,共6页自以为不如B.于:欲有求于我D.者:吾妻之美我者 )(2 分)皆朝于齐客之美我者A .以:皆以美于徐公C .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闻寡人之耳者10、下列

4、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于是入朝见.威王(拜见)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没有)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全面的) 虽欲言,无可进 者(进谏)能谤讥于市朝(毁谤讥讽)B、 (止增笑耳是亦不可以已乎C、)D、A、丨11、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A .止:笑而止之C.可:固不可彻12、 对邹忌讽齐王纳谏所表述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表现出邹忌是个头脑敏锐、善于分析事理、具有实事求是精神的政治。B .何:何苦而不平D.固:汝心之固何以战固不可彻)(2 分)B、文中也表现出齐王是个能够接受臣下意见,关心民众疾苦的统治者。C、 作者要表达的主张是:要“战胜于朝廷”。D、作者还表达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5、的主题。13、下面加点的词义不同的一项是A .以:皆以美于徐公B .于:欲有求于我C.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D .者:吾妻之美我者14 .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自以为不如 皆朝于齐 闻寡人之耳者 客之美我者)A、故患有所不辟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15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释义相同的一组(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也 B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C. 人恒过.,然后能改D. 已持臣守圉之器人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鵷鶵过之是亦不可以已乎16、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委而去之(到地方去)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6、B、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通“叛”背叛)D、以天下之所顺(用、依靠)1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必先苦其心志.便扶向路,处处志.之B .行拂乱其所为C. 舜发于畎亩之中D. 人恒过,然后能改入则无法家拂士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第2页,共6页A .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 .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 .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 .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19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 .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B.战于长勺生于忧患C .登轼而望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战则请从.民弗

7、从也20 .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 .可以一战B 肉食者鄙B .者:无故国外患者C. 其:苦其心志D. 之:畎亩之中肉食者谋之帝感其诚孔子云:“何陋之有?30、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毛:深入不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B、 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许先帝以驱驰C .下视其辙D .牺牲玉帛21、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B .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劝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C .宋濂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刻苦学习。D .诸葛亮直言进谏,

8、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2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又何间(参与)焉E、肉食者鄙(地位低)C、战则请从(跟随)D、便要(通“邀”,邀请)还家23、下列句中词语“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E、长跪而谢之曰C、辍耕之垄上D、小大之狱24、 选出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A .得之则生颓然就醉,不知日之 入B .舍身而取义乡为身死而不受C、而:河曲智叟笑而止之D、之:投诸渤海之尾31、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 C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之:的)32、(2分)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A.吾妻之美我者

9、(美:美丽) C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33、 选出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A.之:多助之至寡助之至C .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愿陛下亲之信之)B .皆以美于徐公(于:比)D .乃下令。(乃:于是,就)时时而间进(间:偶然) 闻寡人之耳者(闻:听到)D .)B .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不以物喜D .必:战必胜矣必为有窃疾矣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分) ()A.徐公来,孰视之B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吾妻之美我者 D .暮寝而思之35、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

10、所迷惑。B.课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2C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D .二者不可得兼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所恶有甚于死者25、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26、 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A.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 .间:举于版筑之间C. 敌: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 则:入则无法家拂士27、选出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A.于:困于心)B .所欲有甚(甚至)于生者D .故患有所不辟(通“避”,躲避) )上使外将兵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恐前后受其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C .课文第三四段从侧

11、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D .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 的道理。36、以下4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B .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 .俯身倾耳以 请 夫以孔子之圣,D .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37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B .天下缟素.C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D.怀怒未发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吴广素爱人受任于败军之际野芳发而幽香38、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O密O封O线O内O请O勿O答O题O第3页,共6页第

12、4页,共6页号 籍籍曰学O题O答O勿O请O内O线O封O密E.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C. 是亦不可以已乎D. 万钟于我何加焉同舍生皆被绮绣然胡不已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东坡志林)3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 C .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40.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 :苦于)D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4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初似儿戏,然或有验B. 殆未易致诘也C. 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D. 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思而不学则殆故余虽愚,卒获

13、有所闻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4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41、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