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那个叫余华的人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348167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要忽视那个叫余华的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要忽视那个叫余华的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要忽视那个叫余华的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不要忽视那个叫余华的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要忽视那个叫余华的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要忽视那个叫余华的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传统小说叙述方式的颠覆论余华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呐喊的实验性实验性之一:“视点”的独特这是著名的先锋派作家代表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它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对成长 的恐惧。“我”从小生长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之中,六岁即被送至一户离奇古怪、阴阳失调的 人家收养,奄奄一息的养母和体壮如牛的养父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最终,极度压抑的养父 竟为婚外恋断送了性命,“我”由此面临被遗弃、淡忘、孤苦无依的命运。作品自始自终笼罩着如烟似雾的氛围,在春雨般绵密的倾诉中,往昔情景交叉重现, 炎凉的世态、孤立无援的反抗、风中弱杨一样的友情、对女性幻梦的破灭、生理渐变引致的 无穷困扰透过枝蔓曲折的生活表象,作者向我们揭示了成长

2、的全部秘密。作为“成长”题材的小说,我们会在自己的阅读视野中找到很多:比如少年维特 之烦恼麦田守望者我的童年等等。同样写“我”的成长,余华的写作笔法大异于我 们所能看到的“成长小说”。关于小说的“视点” 首先是小说的特殊“视点”。“确定从何种视点叙述故事是小说家创作中最重要的抉 择了,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小说人物及其行为的反应,无论这反应是情感方面还是道德 观念方面。”(1)在细雨中呼喊(以下简称细雨)的视点是现在的“我”,“我”既是小 说中的人物,又是小说的叙述者,他成为作者与小说叙述的媒介,也可以看做是作者余华的 喉舌。而当视点确定了后,叙述的方式一般也就确定了,即是采取何种方式叙述既然

3、是 成长小说,不可避免地我们会看见余华采取了追忆似的方式,追忆似的方式最常见的叙述表 现就是内心独白。当我们开始阅读时,余华没有逃脱这种常见的思维。细雨的确是在一片 追忆中展开的,于是我们看见了这样一些代表叙述时间转换的词或者用语:“我回想起了那个 细雨飘扬的夜晚”“应该是在这个时候”“现在我能够意识到当初自己惊恐的原因”“可能是几 天以后”“我记得这样一个上午”“我六岁时最后的记忆,是我在奔跑”“五年以后,当我独自 回家时,又和祖父相逢在这条路上。”等等。我在第一页到第四页间,就一下子引出了那么多 的时间词,这不能不让我对余华的叙述采取了警惕。在第一章里,他这样的时间词在不断地 出现,好像在

4、不断地提醒读者:现在是在说什么时间的事情了,这个事情我在前面那个地方 已经提到过。我们会发现尤其在第一章里,这种时间转换的突然和迅速,使得我们一会儿在 “我”的六岁,一会儿有到了十二岁,一会儿有到了现在的我。但,无论怎样变换我们没有 陷入迷宫,而是很快就能随着作者不断给我们的时间词,从他设置的叙述中往前延伸。这样 我们明白了小说的第一章第一节其实是一个故事的框架。余华没有像许多作家那样将这个故 事全部构思在一个大的框架里,然后在叙述中一点一点地从地基开始为我们砌出一座高楼, 而只是拿出了一个草图,并且告诉了我们在那里会放什么东西,在那里会发生什么事情。这 完全符合回忆的特点。因为那是一个古旧的

5、已经存在的建筑,所以,余华给予我们在第一节 中的印象是正在一点一点地清理记忆之门。他正在寻找着和小说那个“家庭”的相遇。这就 让我们感觉,余华的这部小说有些超小说的特点,即小说本身就是在构思创作一部小说,只 是作者没有在文中为我们显现超小说的明显痕迹而已,比如在超小说中常见的这样的话语: 我很不愿意告诉你们这本糟糕的小书花费了我多少钱、多少时间,带给我的焦虑有多大。所 以,我们在看第一章第一节这个开篇的时候,我曾经疑心余华是把自己对全篇小说的构思摆 在了最前面,也就把自己在创作中的焦虑摆在了读者面前。因为这是个时间跨度极大的作品, 要写的人物有祖父祖母、甚至还要讲到曾祖父母;有父亲母亲以及哥哥

6、弟弟、要写到村里的 老老少少、写城里的学校生活,一直到现在的“我”。于是,读者阅读的兴趣也被充分地调动 起来,拭目以待看看作者余华如何将包括叙述者“我”的这个家庭的故事讲完。这时候我们 才发觉余华虽然用了“成长小说”常见的视点,但却采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即记忆的中断 和延续,或者说叙述的犹犹豫豫。这样他在小说开篇给读者的印象就是:影像似的叙述和描 写,增加了故事的模糊性和神秘性。余华好像给我们突然展示了一沓沓发黄的照片,这些照 片没有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而是任意地打开,余华告诉我们:这是家庭中的谁,这件故事 发生在什么时候。完全的没有逻辑性。然而当我们深入地阅读,或者将阅读的进程往后继续 的时

7、候,我们发现这些照片似的回忆都有其内在的秩序,那就是时间,这是唯一不能变更的 线索,也是阅读能得以继续的原因。断裂、碎片性和蒙太奇的叙述特点发现了小说叙述“视点”的独特以后,我们在以后的叙述中会得到这样深刻的印象, 那就是整部小说“从叙事到对话又从对话到叙事的话语转换很容易,没有平缓的转折或者解 释性联结,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构图,爱森斯坦的电影切换,艾略特在荒原中散落在废 墟上的碎片相似。“(戴维·洛奇对亨利·格林小说活着的评价)(2),我之所以 在这里很自然地想到了这段话的时候,是因为我的阅读开始遇到了碎片化、断裂、蒙太奇等 渗透到20 世纪实验小说中的一切特质,所以细雨

8、的实验性从余华的“视点”开始,在以 后的叙述中得到了展现。在这里我用了“展示”一词,我们知道小说语言不断地在两种形式 中交替变换,一是向我们展示发生的事情,一是想我们叙述发生的事情。纯粹的展示是直接 引用人物的话语。人物的话语准确地反映了事件,这里事件便是一种言语行为。纯粹的叙述 是作者的概述。作者准确抽象的语言抹杀了人物和行为的个性特征。因此,一部纯粹用概述 的方式写成的小说是难让人卒读的。如果说细雨第一节是概述,那么当忽略了细节的回 忆中断以后,我们在第一章的第二节就看到了展示性的描写。只不过余华有自己的写作策略, 那就是即使是叙述自己的故事时也要表现出是在讲别人的故事,这样整个展示性的故

9、事也就 成了冷静的叙述,很少人物直接的话。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很巧妙地柔进了对话中,或者说, 作者的叙述和人物的直接引语很自然地柔和到了一起,这时候我们看到了放大的照片,看到 了人物的毛发和呼吸这是细节,是概述所不能运用的,同时我们眼前的那些个发黄的照 片开始了运动人物活了尽管他们如同幻灯片的表演,但已经不再是第一节上那些死 板的老照片了我们通过余华叙述的转换看到了照片背后的历史,虽然那么模糊。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第一章的第二节 :婚礼。这一章没有脱离“我”的家所在地南门。 但却抽取了南门中的一个人物,冯玉青。可以说这一节就是写冯玉青的。但即使在这一节展 示性的叙述中,作者还是留下了追忆所应有的特点:

10、欲言又止。我们看不到冯玉青的一生, 有关她的一生当我们的阅读在进入第二章第四节,也就是小说的第106 页的时候才得到了继 续。这种实验小说的“断裂”,余华把握的度是读者在阅读中不至于读了后面忘了前面,所以, 冯玉青这个人物从出现到在小说中退场只隔了79 页。第一章的第三节其实也是展示:弟弟孙 光明的死、父亲孙广才的死、母亲的死。从27 页到 58 页,余华写了一个家庭中3个人物的 死亡。这时候我们似乎发觉,作者和小说中的叙述者一起在亡者的灵前祭奠,所以,在短时 间里,死亡这个命题同时出现在老照片上三个人物身上了。而要将三个人物的死亡统一在一 段的回忆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空间时间的转换。通过时间

11、的转换,叙述者可以不按事件发 生的实际顺序讲述人生故事,而是留下一些空白,让我们自己领悟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讽 刺意义。某一事件按故事发展的正常顺序则发生得较晚,但文内读者已经经历过了。如果转 换时序,让叙述视点在时间上回溯一段时间,则很可能改变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解释。这种电 影中常用的闪回手法一旦运用到小说中,我们发现时间和空间可以随着叙述的需要将读者反 复前后地抛掷,使得许多的事件和时间突然间拉近或者走远。阅读和写作的速度得到了有利 的控制。而第一章的最后一节:出生,让我们突然间让余华的叙述摔到了“我”出生,当我 们多少有些诧异的时候,又发现这种时间的转换有其内在的逻辑,那其实就是内心独白所

12、产 生的内在的联想的作用。一个记忆有可能是另一个记忆的缘起,一个事件可能内在地成为另 一个事件的原因。这样余华就在叙述中完成了“死亡”与“出生”的记忆转换,叙述在自然 的转换中依然流畅。但他给读者首先造成了陌生化,从而也延长了读者阅读的时间。第二章由四节组成,那就是友情、战栗、苏宁的死、年幼的朋友。我们发现以小标 题作为每一节的内容提示,在余华以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活着)中再也没有出 现过。有时候这些小标题可以说是余华创作的提纲,也是叙述的点,有经验的创作者正是靠 这些点完成了文本。阅读告诉我们,“友情”其实是对我童年时代好友苏宁、苏杭的追忆以及 他们在中学时代的重逢。“战栗”这一节可以

13、说是写1416 岁青春期到来后的恐惧和青春的 躁动,而这段恐惧的时光也是对苏宁的继续叙写。是以“我”和苏宁为主角的。“苏宁之死” 这一节其实是对中学时光最后的怀念和追忆,追忆以一个生命中重要的朋友的死亡做结,可 以想见叙述的沉重,这是一种记忆要结束的先兆。犹如一个乐章即将过去。我们可能会在苏宁之死这节停留,因为那压抑的叙述好像让天空阴暗起来。但峰回 路转“年幼的朋友”使得我们发现余华的叙述重新找到了一个点:那就是对已经知道的那个 冯玉青的追记。是的,第一章出现的冯玉青怎样了呢?读者的阅读胃口又一次被调动起来了。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余华总是在最初把人物一一引出,然后在以后的行文中对他进行补充性的

14、细节描写,从而让每一个出现的人物叙述中自然地找到结果。这一方面是实验性小说的断裂 和碎片似的手法,另一方面也许与倒叙的手法有关。实验性之二:关于“倒叙”“今天的人们有可能同石器时代的人们建立联系”这是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 尔的一句话。他还说道:“我看来有趣的是回忆那些生活中的无知觉状态。也就是说我不同于 20 年前的我,因此我必须以刚刚步入60的人的眼光看身后的20 年,那么,我会发现自己逐 步积累的东西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这样倒着回忆就很有意思。我认为从头写到老的回忆 录形式是完全不可取的。我的回忆录将展示逐步剥去相应的知识的我。”(3)如果说余华的细雨在第一第二章还没有让我们意识

15、到他在采用倒叙的手法的话, 那么到第三章的时候,我们发现叙述的余华已经完全从现在的叙述者中跳开,一下子使得时 间直接到了祖父孙有元的时代。我们这时候才发现,其实在第一章中,作者在第6 页就让祖 父出场了,虽然只是一句暗示性的话:“我和祖父意外相遇后一起回到南门恰好一场大火在我 家的屋顶上飘扬。”就是说在第一节概述性的叙述中出现的祖父孙有元、养父王立强都还没有 交代。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认为,第三章应该是对祖父的追记,也可认为是对遗照的凭吊。这 样叙述很自然地回到了祖父的时代。这一章一共有四节,而这四节就占了54 页的篇幅。这四 节依然由标题构成:遥远、风烛残年、消失、祖父打败了父亲。而这四节的内容

16、如果从发生 的时间先后来看应该放在文章的最前面,那样整部小说的叙述顺序应该这样排列:第三章应 为第一章,然后第二章应为小说的第三章,第一章应是小说的第二章。那么小说的那些小标 题构成的点也应该这样排列:遥远(对祖父的回忆)、风烛残年(祖父的老年生涯)、消失(祖 父之死)、祖父打败了父亲(再次追忆祖父)南门(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包括人和事,相当于一 个大事年表)、婚礼(对冯玉青的追忆、死去(对家中弟弟、母亲、父亲死亡的追忆)、出生 (对我出生的追忆)、友情(对我中学时代生活的追忆)、战栗(对青春期的恐惧以及绝望)、 苏宁之死(对青春的悼念)、年幼的朋友(对冯玉青这位少年时代的美丽少女的补记)。当我们对叙述的秩序按照常规的时间的秩序进行安排以后,我们发现余华的叙述在 不断的时间转换和部分的倒叙中进行着,即从“我”的时代写到了祖父的时代,只是余华没 有像卡彭铁尔的小说回到种子那样全部采取倒叙而已。直到写到第四章,我们才开始清楚地看见叙述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