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早晨教学反思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34693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的早晨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草原的早晨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草原的早晨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草原的早晨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草原的早晨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原的早晨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的早晨教学反思(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原的早晨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草原的早晨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原的早晨教学反思1 草原的早晨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但是,对于我们江南水乡这边的孩子来说,草原是相当陌生的。孩子们基本上没有看到过草原、牛、羊,要理解、要体会、要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等相当困难。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围绕语文新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努力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创设情境,丰富学生表象 新

2、课程标准下的语文学习注重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情景中体悟,在体悟中学习。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努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多媒体图象及声音效果,拉进学生与“草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我运用多媒体图片来展现大草原的美丽,给学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图景,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弥补了因地域差异、经验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学生想象的缺憾,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意境。 我利用图片和音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比较抽象的词语,体会人物的心情与精神。比如,我用一张春天茂密的草原图来解释“铺满新绿”先课件出示“铺满新绿的草原图”,然后问“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

3、?”(嫩绿嫩绿的;很多,到处都是。)接着老师说“春天来了,草原上的小草都冒出了新的嫩芽,而且到处都是,像给草原铺上了一层绿绒绒的地毯。这就是课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学生找出了“铺满新绿”,最后知道学生读好词语和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总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我成功地创设了情境,让学生理解了一些难懂的词语,深刻地感受到了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 二、积极渲染,激发学生想象 我播放“啪!啪!”的鞭声,响亮、震撼,通过形象的画面、声音,帮助学生感受草原的“宁静”,体会“草原醒来了”的情景。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牧羊人在远处放羊的情景”时,我用饱蘸着感情,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草原,让学生在老师的配乐朗读中

4、无拘无束地想象草原景象,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通过倾听老师的诵读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产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经验之上的独特感受。 再如我让学生听听牧羊人的歌声,欣赏草原的风景图片,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回荡”一词的含义,并让孩子们从欢快的歌声中感受牧民们辛勤劳作时喜悦的心情。三、紧扣关键,引导学生品味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指出: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一切生活都是运动着的。我从教材中提炼出“醒”这个动词,结合之前学过的春笋雨点小池塘等课文中的拟人句来理解,注重了知识的复现与整合,并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拟人”这种方法的有趣、生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表达,避免

5、了枯燥抽象的讲解。引导学生畅谈看到的、听到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学知识,进一步揭示了“醒”的内涵,加深了对“醒”一词的理解,更让学生觉得贴近可感,收到因方借巧,即势会奇的效果,悟解得更加深切了。 再如,“涌”字生动地再现了很多羊儿欢快地出圈门的景象,我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语言描述,让学生感受到一幅鲜活、跳动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假设自己就是那一只只欢乐的羊群,体会草原的快乐、自由,再读课文,学生自然就能把羊儿的多、羊儿的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抓住机会,鼓励学生表达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我们教学的目标

6、之一。每学完一个自然段,我都会引导学生谈谈: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个“( )的草原”?捕捉了这一点,并将学生发言时运用的准确优美的语言一一写在黑板上,书写时还加上了简洁而又富有激励性的话语。这样做,将学生的语言当作了课堂评价的资源,一方面使发言者得到充分肯定而深受鼓舞,一方面又激起了其他学生的竞争热情。全班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同时,板书的语言也是一种示范,能更充分地发挥师生交流的作用,又避免了小学生发言易重复的问题。于是,一个个独特的词语从学生的口中迸发出来。 当然,本堂课也并非尽善尽美。比如,有些小地方有高估学生的能力问题,训练难度偏高了点,而一些比较简单的能力点训练被我忽略掉,可能会

7、造成中下等学生的学习困扰。 草原的早晨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本文意在培养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文章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生动,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情感熏陶的好课例。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低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7个绿线条的生字只认不写,认识1个新偏旁(厂字旁),会写“原、无、门、打”。 、能正确

8、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三、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 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设计这一课时,紧紧围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 1、以读为本,创设情境,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2、以鼓励性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体现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 3、体现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四、说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谈话。 小朋友,几天来,我们跟着春风姐

9、姐游了美丽的小池塘,逛了花儿盛开的梅花山。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出示草原视频这是哪儿呢?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草原 学习生字“原”,宽宽一个“厂字头”,下半部分是白下面一个小,注意下半部分与“泉”的区别。谁来读好这个词?读准字音。 3、简介草原,导入课题:草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放牧的地方。那里的风光非常优美,那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板书:5、草原的早晨谁会读这个课题?指名读,听出来他哪个音读得特别准?“晨”是个前鼻音,又是个轻声。谁再来读。我们一起来读。 4、理解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吗?引导学生根据课

10、题进行质疑。 5、教师以语言描述创设情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草原的早晨吧。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自由轻读绿色线和田字格中的生字,然后再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碰到难读的字可以多读几遍。2、检查自读情况: (1)多媒体出示词语: 先逐个指名认读,相机正音;说说难读的字,分清前后鼻音,再一个词领读, 一行领读。去拼音开火车读读。 绿色通道里的词: 鞭声 黎明宁静 铺满新绿 跨上 骏马 先一个词领读,再一行领读,去拼音开火车读。 3、再次轻读课文,读通句子,做到:不添、不漏、不错、不破,遇到难读的 句子多读几遍。4、检查自读情况:()交流:本课共有几个自然

11、段?(三个自然段) ()指名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校读,重点指导读好几个较长的句子: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及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 ()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4)同桌互相读读课文,发现问题及时互相纠正。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你现在又知道了什么?交流时指导学生用课文中 的句子说话。 (6)集体朗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原、门、无、打。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交流记忆方法:重点指导学生把“原”的下面部分与“泉”区分清。 3、指名分析生字的结构和摆布,并说说书写注意点,同时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 书写,

1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随着进行书空。 4、学生练习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5、反馈纠正:展示学生的作业并进行点评。 草原的早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会写“原、 门、无、打”四个生字。 3、初步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 教学重难点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草原的美丽。 2、学习生字,并练习正确、规范地书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 小朋友,几天来,我们跟着春风姐姐来到了美丽的小池塘,爬上了

13、花儿盛开的 梅花山。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出示草原视频这是哪儿呢?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草原 学习生字“原”,宽宽一个“厂字头”,下半部分是白下面一个小,注意下半部分与“泉”的区别。谁来读好这个词?读准字 音。 3、简介草原,导入课题:草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放牧的地方。那里的风光 非常优美,那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 是在春天的早晨。板书:5、草原的早晨 谁会读这个课题?指名读,听出来他哪个音读得特别准?“晨”是个前鼻音,又 是个轻声。谁再来读。我们一起来读。 4、理解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吗?引导学生根据课 题进行质疑。

14、 5、教师以语言描述创设情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草原的早晨吧。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生自由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碰到难读 的字可以多读几遍,做到:不添、不漏、不错、不破,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1)多媒体出示词语: w u p xn 无边 草原 铺满 新绿bi d nngjng 鞭声 打破 黎明 宁 静 yng yng n mn bng 羊儿 涌出 圈门 蹦跳 m mn k jnzhu gn 牧 民 跨 上 骏马 追 赶 ch dng 远处 飘动 先一个词领读,再一行领读,去拼音开火车读。 ()交流: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三个自

15、然段)(3)指名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校读,重点指导读好几个较长的句子: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及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 (4)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 ()同桌互相读读课文,发现问题及时互相纠正。 (6)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你现在又知道了什么?交流时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话。 ()集体朗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原、门、无、打。 、出示生字、 学生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交流记忆方法:重点指导学生把“原”的下面部分与“泉”区分清。 3、指名分析生字的结构和摆布,并说说书写注意点,同时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书写,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随着进行书空。 4、学生练习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5、反馈纠正:展示学生的作业并进行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