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治教育活动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34400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德治教育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德治教育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德治教育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德治教育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德治教育活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德治教育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德治教育活动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德治教育活动方案 小学德治教育活动方案1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表达学生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活动准备: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情况、事例。活动过程:一、引入主题(老师自由发挥)。二、具体事例,初步认识。师:其实,在我们周围,破坏我们生存环境的远远不止是工厂的黑烟与汽车的尾气,还有很多。活动前叫大家去调查过。下面请同学们说说。生:工厂向江河排放废水。生:人们向江河投放垃圾。生:三、分析事实,深化认识。请同学们针对上面的现象,说说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1、先说水源是怎样被污染的。生:小时候我们能在门前的河里游泳,后来

2、被建工厂的人堵塞了。村里的生活污水流进河里,有很多的小虫子在游来游去,不能游泳了,而且还有一股臭味,非常难闻。生:我们以前常在家门前的小河钓鱼,现在鱼少了,而且还会钓到一些头小尾大的怪鱼。生:今年初在粤东一带海面出现的赤潮,科学家也说是海水受污染所造成的。师:这都是水源被污染的现象,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喝水中毒的事。可见水源污染不是小事。2、随意砍伐树木、开垦土地,也会危害我们人类,请举例说明砍伐树木造成的危害。生:我们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中所讲的就是黄河决堤,使得两岸人们叫苦不迭,这除了自然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为的砍伐树木,开垦草地造成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流入黄河,使河床升高,黄河成悬河,洪水来

3、时易决口。生:还有今年长江、松花江的水灾,主要原因也是由于上游大量砍伐树木,使雨水得不到积蓄,大量流入江中,使得洪水泛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生:还有森林里的动物越来越少,比如大熊猫和老虎,有些动物甚至绝迹了。师:由此看来,间接的环境破坏,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我们的生存。四、联系身边事实,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请同学们汇报自己所了解的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师: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害处,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十分关心的。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怎样保护环境?你能想出一些建议吗?要求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五、以后我们怎样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呢?要求学生

4、讨论后汇报。六、教师总结。小学德治教育活动方案2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要把东西扔在一定的、合适的地方,用完扔回原处。2.懂得把东西扔在一定的地方,既整洁,用时又好找,又省时,不会误事。3.懂得把东西扔在一定的地方是做事有条理的表现,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很重要。情感:体会到把东西扔在一定的地方好处多,愿意培养这种好习惯。行为:把东西摆扔在合适的地方,用完及时扔回原处。课时:2教育过程:一、插图导入1.电脑演示图片:内容:栏目一“想一想”中的图。2.教师提问:想一想,像李芳这样乱扔东西会怎样?3.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即板书:找不到东西耽误时间耽误事着急4.过渡语:李芳乱扔东西的结果怎样呢?

5、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学文明理1、学生边看图片边听录音故事。(图片的内容为课文中的插图,录音故事内容同课文内容的1、2自然段。)2、教师提问:李芳乱扔东西的结果怎样?(此时学生通过听故事,可能会对乱扔东西的结果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可以继续板书,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乱扔东西的坏处。)3、教师小结:乱扔东西就会找不到东西、还会耽误时间、耽误事情、心里着急,还可能会养成做事没有条理的坏习惯,害处可多了。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给李芳出出主意,告诉她怎样做就能避免这些麻烦?5、学生小组讨论后给李芳出主意。板书:东西不乱扔6、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大家出的主意很好,李芳同学听了一定会感谢你们。李芳的老师也

6、是这样劝告她的。7、听录音:内容:课文中李芳老师的话。8、过渡语:后来在妈妈的督促下,李芳逐渐改掉了乱扔东西的坏毛病,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李芳后来是怎么做的。9.提问:看图说一说,李芳是怎样改掉缺点的,把东西方在一定的地方有什么好处。板书:找得到东西不(耽误时间)不(耽误事)不(着急)三、联系实际具体导行1.过渡语:通过看小芳的事例我们知道了东西不能乱扔,那么,东西应该扔在什么地方呢?扔在什么地方合适呢?让我们到小明的家里去看看。2.电脑演示小明的家内容:栏目四“议一议”中的插图一(教材P50图)。3.教师提问:这些东西摆扔的地方合适吗?你在家里把它们摆扔在哪里,为什么?4.请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7、电脑,在老师事先制作好的课件上帮小明收拾家。5.学生独立操作后,在教师机上边演示边汇报,同学之间如果意见不统一可以相互争论,教师评判的原则是东西扔的位置安全、方便、不妨碍整洁即可。6.教师用电脑演示图片内容:栏目四“议一议”中的插图二和插图三。7.教师提问:这些东西用过后应该怎么办?平时你把它们扔在什么地方?8.教师请学生自主选择讨论的内容。9.学生汇报后教师给予引导,对正确的进行肯定,不正确的启发同学自己修正。四、全课总结1.师:今天同学们学得很好,大家懂得了做事要有条理的道理,希望你们今后都能养成学习、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板书: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我们一起用一首儿歌来总结一下这节课

8、。2.学生阅读儿歌3.师:今天这节课后我们开展一项活动。4.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板书设计:东西不乱扔找得到东西不耽误时间不耽误事不着急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小学德治教育活动方案3一、教学目标1.认识到教室是靠大家共同营造的学习环境,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地参与学习环境的创设。2.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技能。3.形成初步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教学内容本课分为两大部分: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装扮教室所需要的材料、工具有所了解,知道在装扮教室过程中,自己可以承担什么任务、怎样合作布置等有关内容,另一方面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装扮好了的、充满童趣的、设计新颖别致的教室。这些取材于同年龄学生的真实的教室布置,

9、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课文中的学生是如何装扮自己的教室的,激发装扮自己教室的兴趣。难点: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布置的技能。四、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创设一系列的创作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的舞台,体验合作的重要性与快乐。五、教学准备教师:提供具有启发性的、装扮好了的教室资料,准备一些可以用来布置教室的材料。学生:参观学校里的其他教室。分好小组。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这几天,我们参观了学校里其他教室,能说说你印象比较深刻的教室吗?2、现在,你们再仔细看看我们的教室,觉得怎么样?3、想不想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更漂亮?出示课题:装扮我们的教室(二)

10、出谋划策过渡:要想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又漂亮又整洁,你有什么好点子?让我们学着书中的小朋友,一起来出出主意。1、观看书中图片,说说图画告诉你什么?2、学生交流。师归纳板书:教室里扔些什么?教室里的角落怎么利用?班级的特色在哪里?我能做些什么?3、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对以上一至两个问题进行讨论。4、全班交流。教室里扔些什么?(书法、绘画、纸工等学生作品,小型动植物、图书、奖章等,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教室里的角落怎么利用?(图书角、生物角、卫生角、学习园地、争章园地等)班级的特色在哪里?(很多小朋友喜欢研究植物、昆虫等,有些小朋友写的字特别漂亮,有些是小小画家)我能做什么?(我可以收集一些材料;我愿

11、意从家里带来一盆花;我会画画,)(三)制定方案1、观看图片,你喜欢其他班级的教室布置吗?说说你喜欢的地方。2、分组制定装扮计划,讨论所需材料、工具,以及每个小组成员所承担的工作。(四)布置任务这节课上,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装扮教室的法子。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小组内布置的任务,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五)欣赏成果1、欣赏教室里的布置。2、介绍自己在装扮教室过程中做了什么。(六)交流感受1、小朋友,通过大家的劳动,我们的教室已经焕然一新,说说坐在这样的教室里,你有什么感觉?2、学生交流感受。3、分享经验,交流在布置教室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七)总结小朋友们通过动脑想,动口讨论,动手

12、操作,把我们的教室装扮得那么整洁又漂亮,今后,我们要爱护好自己的教室,每个人都做班级的小主人。小学德治教育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1.知道在活动和公共场所玩耍时要主动排队,耐心等待。2.有初步自我约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活动流程:1、游戏钻山洞,体验没有秩序带来的危险。分别准备三个山洞:由两名同学来当拱门,第一次小朋友自由的钻山洞,谁能又快,又安全的钻过每一个山洞,不能漏掉每一个山洞。刚才在钻山洞的时候你都发生了什么事?你看见了什么事情?小结:刚才同学自由的钻山洞,游戏过程中出现了拥挤、无序、碰撞、掉鞋等现象。2、讨论怎样又快又安全的钻过山洞的方法。怎样又快又安全的钻过山洞?小结:钻山洞时

13、,大家要从同一个山洞出发,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不挤不掉队,这样就会又快又安全的钻过每一个山洞了。3、播放背景音乐,再次玩钻山洞的游戏。同学还是自由游戏,教师及时鼓励同学排队的行为。小结:当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大家排好队、守秩序,就会很快、很安全、很开心的把事情做好。活动延伸:和同学为需要排队的地方设计一个排队标志,提醒大家共同遵守。小学德治教育活动方案5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情感:1.愿意遵守课堂纪律。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行为:1.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2.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

14、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人人遵守课堂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的道理,从而产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愿望。教育过程:一、想一想(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使他们知道上课要守纪律。)1.思考:同学们,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如果有人不守纪律会怎样呢?2.小结: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能安静地学习。有人不守纪律,就会影响学习,大家都不高兴,因此,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一)出示图一。1.小组交流:(1)上课铃声响了,教室外活动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2)教室里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2.小结:铃声就是命令,听到上课铃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