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342566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左脚开立两臂前举二、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稍右转体收脚抱球2、右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3、左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三、白鹤亮翅稍右转体跟步抱球四、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转体摆臂摆臂收脚2、右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3、左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五、手挥琵琶跟步展臂后坐引手六、左右倒卷肱1、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手托球2、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手托球3、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手托球4、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手托球七、左揽雀尾转体撤手收脚抱球转体搭手弓下前挤八、右揽雀尾后坐扣脚收脚抱球转体搭手弓步前挤九、单鞭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预备势:并脚直立 两臂下垂 手指微屈 虚颌顶劲 下颏微收 舌抵

2、上腭双眼平视 全身放松一、起势屈膝按掌转体上步弓步分手转体上步弓步分手转体上步弓步分手后坐转体虚步分手上步屈肘弓步搂推上步屈肘弓步搂推上步屈肘弓步搂推虚步合手退步卷肱虚步推掌退步卷肱虚步推掌退步卷肱虚步推掌退步卷肱虚步推掌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转体运臂右脚内扣 弓步推掌十、云手后坐扣脚转体松勾开步云手开步云手十一、单鞭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十二、高探马跟步托球后坐卷肱十三、右蹬脚穿手上步分手弓腿十四、双峰贯耳屈膝并手上步落手十五、转身左蹬脚后坐扣脚转体分手十六、左下势独立收脚勾手屈蹲撤步十七、右下势独立落脚勾手碾脚转体 独立挑

3、掌十八、左右穿梭1、右穿梭落脚抱球转体上步2、左穿梭后坐撇脚收脚抱球十九、海底针跟步提手虚步插掌二十、闪通臂提手提脚弓步推掌二十一、转身搬拦捶后坐扣脚坐腿握拳 弓步打拳二十二、如封似闭穿手翻掌后坐引手二十三、十字手后坐扣脚弓步分手二十四、收势翻掌分手垂臂落手上体右转勾手收脚转体上步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并步云手扣脚云手弓步推掌虚步推掌收脚合抱蹬脚分手戸_Lt爭兴弓少贝拳收脚合抱蹬脚分手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弓步架推转体上步弓步架推摆步搬拳转体收拳上步拦掌弓步前按交叉搭手收脚合抱并步还原松功论-吴图南太极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要完整一气,向前

4、退后, 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必散乱,其病必由腰腿求之。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意欲向 上,即寓下意,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此太极拳通论,人所共知也。然何能至此,迄未言之, 此予松功论之所由作也。夫人犹植树然,根深则蒂固,木固则枝荣。树之所以经大风而不倾折者, 在根深而本固也,太极拳之所以推挽不移者,亦如是也。于是乎松功尚焉。虽然,予创此松功,乃 由多年体会,多年实践所得之结论,并未集思广益,难免闭门造车之弊,深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 不吝嘉言,共促祖国医学太极拳能在普及基础上有所提高,则幸甚矣。凡练习太极拳者,皆知松,沉为太极拳主要之条件,而于练法与原理,则未见其著述。因此不 揣愚陋

5、,略为论述,并创上肢松功,躯干松功,下肢松功,全体松功,凡十五式,大胆尝试,作为 抛砖引玉而已耳,亦即言者无罪,听者有戒之义也。松者,蓬松也;宽而不紧也;轻松也;放开也;轻松畅快也;不坚凝也;含有小孔以容其他物 质之特性也。凡此种种,皆明示松之意义也。功者,劳绩也;成效也;事物之效用也;行为之效用 所生之作用也;对事物所显著之功用与力量也;生理器官之本能,如关节之转动也;锻炼所费之时 间也。凡此种种莫不皆明示功之意义也。松功锻炼过程,常有各个关节动作不如已意之感,精进不 已。渐觉略感随意,久而久之,方感动作裕如,随心所欲,处处灵活。此时方知各个关节听我所用 周身随意肌方能随意也。不然,我之周身

6、并不听我所用,活人乎?病人乎?实难言也。故祖国医学 太极拳对人体慢性病与病后恢复期能起显著疗效者,良以此也。松功之要,首在提举,提举愈高,下落愈速。有人不解提举之理,以为非松功也,殊不知向上 提举有如扛鼎,不能上,安能下?向上不松,下安能松?学者宜深切体会之,方自得也。松功如高 举珠,倏然而段,有如断线珍珠,粒粒下落,如珠走盘,圆活异常,节节贯串,鱼贯而下,方显活 泼而不迟滞,动作自然,顺乎规律,发育身心自然之条件,合乎生理自然之能力,证之科学亦无不 合也。松功之效,以树为例,大风吹柳,枝条摇动,呼啸有声,任其摇摆而根不拔者,以其柔韧而顺 遂也。风吹白杨,枝叶作响而本不动者,以其枝叶抖擞也,风

7、吹松柏,寂然不动而体气和平者,以 其应物自然也。人身通过练习松功之后,走如风,站如钉,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周身无一处 不轻灵,无一处不坚韧,无一处不沉固,无一处不顺遂,通体贯串,丝毫无间。一处受警,该处立 即反射以应之,其他各处不受牵连,周身如点,均能反射,亦即处处是手,不单*两手,两足也。其 便利为何如哉!在生理方面,畅运血脉,活动筋骨,身心发育,应物自然,方显圆活之趣,而无迟 重之虞,气遍周身,强身健体,自在其中矣。且松功练习即久,上下左右前后均能松展裕如。有如 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中则首尾俱应。呼应灵活,动作自然,有返其天真 之妙,对于人体预防抻伤,扭伤,脱臼以

8、及畸形发育,均有莫大之裨益,中老年练习者,能推迟人 体之衰老,或预防关节之硬化。此为太极拳松功之特点。学者如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自能收强 身健体之效,学者不可不知也。在练习松功之初,首先宜注意姿势之是否正确,动作之能否自然。初练之时,往往有动作不从 心之感,是未松开之现象,关节不能柔韧之表现,筋骨不活,血脉运行不畅,未能顺乎生理机能之 所致。须耐心冲过此一关,然后自然有成,不可灰心而辍也。祖国医学太极拳之松功,自有其科学上之根据,盖人体生存于地球之上,莫不受地心之吸引, 因此下降愈速则愈显沉。沉者,坠也。下降愈松则沉之愈重。故松功之松与沉,可同时收效,此宇 宙自然之理也。学者宜探讨之。祖国医

9、学之太极拳,通过松功之锻炼。对于太极拳之形与势亦有莫大之效益。形者,若决积水 于千仞之溪,水之性,避高而趋下,决之赴深溪,因湍浚而莫之御也。太极拳松功,能乘敌之不备 掩敌之不意,避实而击虚,亦莫之制也。势者,坂上走丸,言其易也,松功即熟,有如转圆石于千 仞之山者,势也。势如破竹,迎刃而解。故太极拳松功即成,则能本乎人生天然优美之发育,顺先 天自然之能力,使全体得充分之发展,谋一生永久之健康,意在斯乎!意在斯乎!此予松功之所由 作,良以此也。祖国医学向主不治已病治未病,西医亦以防治为主,医疗为辅,此中西之通论如此 也。而太极拳之松功,则使人体各个关节即轻松畅快,又异常灵活,既坚韧柔和,又宽而不紧

10、,既 无松懈乏力,又无坚凝不舒。通过锻炼,养成骨节灵敏,韧带柔韧,肌肉灵活,屈伸自由。如持之 以恒,能推迟衰老,与其得病而牵引,倘若未病练松功。久而久之,推,拉,挽,转不能稍移,抻, 扭,撮气,无由而生,顺其生理之机能,维护功能之永保。在技击方面,人不能到而已能到。语曰: “不怕力大一石,只怕筋长一分”。即此义也。在锻炼每章中已说明者,不再重述。学者如能前后 精读,细究,反复琢磨,参透其中深意,则强身健体,健康长寿,自在其中矣,学者幸勿以予言为 河汉也,是为论。浅谈对松的认识和感受太极拳名家郑曼青先生说,练拳时内外松、松、松、再要松。太极拳技击家李雅轩先生亦说, 练拳时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

11、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打入不人内,是松的功夫不够,尚未松净,还有拘滞之力牵制只要周身松开了,气自会沉下去,日久内劲自生,脚 下也会沉稳。上海市的一位名师戴先生说,松的标准应该是你的架子松到什么程度,你的推手就应 该是这个样子。从字眼上看:“松”的大道理,似乎不难体会,但在练拳架、揉推手时做到“松” 乃至做好“松”,还确实不容易呢!有时真叫人望“松”兴叹。笔者整理拙文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希望在太极杂志中看到谈“松”的好文章。松,关节是开启的,肌肉软组织是舒展的,清神是安逸的;有些人练松不成变为懈,懈的关节 是闭合的,肌肉软组织是萎缩的,精神萎靡不振。如何做到松而不懈,这是练功的关键。心

12、静、无 为是实现松的前提和保证。练拳首要心静。心静非指强令内心镇静,而是要使急切求松的心情趋于 缓和、坦然和宽松,继而才能进入无欲无求之境界。单一地求松并不能做到真松,意气在纵向松落 的同时伴随着横向开展的散是实现松的重点。特级太极大师林墨根先生就此深入浅出地说,松不是 目的,松是一个手段,它的目的是要贯穿,必须要心意松,才能达到形态上的松。去年他老人家在 广西北海市上课时曾举例说明:意想腕和手之间犹如脱离开一样,使手松软,旋转灵活,不受腕的 牵扯和控制,从而呈现犹如无手般的空气之感。真能进入腕部松开阶段,手腕会有一段时间感到不 吃力,甚至连拿一瓶5 0 0毫升的矿泉水亦觉艰难,待内贯足之后,

13、腕内劲不仅能恢复,还比以前 有所增强。要松得好,就要加强心性的修炼,在实际中尤为重要。没有良好的心性修养,心里松不下,形 体又如何能松得好呢?不要总想到争斗好胜,师兄弟们,相识的,或不相识的,只要在家有诚意, 可聚在一起盘盘手,摸摸劲,寻找只有太极拳才具有的特殊感觉,以此来彻悟中国五千年文化中最 深奥的“天人合一”、“内外相合”的哲理。若得意处,双方叫一声“好”,得到了一种“劲”的 体验,证明了一种道理,于是欣慰无比,精神倍感爽朗,无所谓胜,也无所谓败,大家共同所有的 只有人与人的亲切,是对太极拳论某句话认识升华的陶醉。摸摸劲,看看拳架的劲道是否正确的感 觉,打起拳架来也就兴趣盎然,多点追求意

14、识劲和松的质量,才有可能学到较好的太极拳功夫。有些追求深入的习拳发烧友看了不少拳书和请教了多位拳师,仍未能使其练拳时松到好处,我 想这个事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明师正传。太极拳名家董英杰先生在太极拳释义一书中说, 不得真传,身体略壮,学拳十年,终是糊涂。要想在拳架和推手中把松练到好处,若没有一们思想 品德好、明白太极拳理,身上有太极拳功夫的明师的言传身教,那是难以悟得透彻和感受良好。譬 如说笔专利者练习 s 形身法,我曾在书和杂志中看过表述;人脊柱骨占人体总长度的 45%,天然形 成s菜的生理曲线,做好顶头悬,松胸内含和尾闾收能使人体脊柱骨松开,能增强体质,降低重心, 使下盘稳固。但习练多日仍

15、不见预期效果。幸有一天在四川成都市得林墨根老师的悉心点拔后才明 白要领。s形身法的具体练法是这样放松的:头往前松,胸往后松;尾闾往前松,胯往后松。要松 至恰到好处,这是两个相反方向的对拉松,刚好形似s.也可以从另一个方位来认识:人的前面是向 下的,属阴,因为肉是阴的;人的背面是向上的,属阳,因为骨是属阳的,这就是肉降骨伸的阴阳 放松问题人体的平衡刚好恰似s形。习练得法时,会有对方推向自己胸膛不动步,对方后拉自己肩 胛也不动步的下盘稳固效果。再譬如说我在汪永泉先生写的拳书上看过;全体透空,无我无为之境 界是以培养手与腕的柔软放松开始的。也在陈龙骧先生写的拳书中看过:李雅轩先生说,在练时先 将全身放松,尤其是两臂,要松得如绳儿拴在臂上一样,不可稍有拘束之力。出动时,仍用一点点 思榻上的意思松松的将两臂挑起来,从腰背之力牵动两臂,稳静出动,将一趟拳演练出来,非四肢 之处动也。上述语句的道理是大体明白了,但做起来没能松到好处,后经林墨根老师的言传达室身 教才感受出来。想起林墨根老师曾说不得过:太极功夫要悟到、做到,才是得到。这富有哲理的话 又多么实际啊!论太极拳松功 祝大彤什么是太极门松功呢?松功是太极拳练家终生追求,一世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