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6系列直流电动转辙机及安装装置技术规格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341370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ZD6系列直流电动转辙机及安装装置技术规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ZD6系列直流电动转辙机及安装装置技术规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ZD6系列直流电动转辙机及安装装置技术规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ZD6系列直流电动转辙机及安装装置技术规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ZD6系列直流电动转辙机及安装装置技术规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ZD6系列直流电动转辙机及安装装置技术规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D6系列直流电动转辙机及安装装置技术规格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动转辙机及安装装置技术规格书1. 概 述1.1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格书是 铁路专用线直流电动转辙机及安装装置的制造、试验、开通、验收的有关规定,并为投标人制定技术建议书的依据。1.2 招标范围2. 总则2.1 道岔转辙设备是道岔把握的重要设备,它必需具有长寿命、高安全性、高牢靠性。22 道岔转辙设备原则上应满足国家标准和铁道部有关的行业标准及技术条件。TB /T1477-1998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TB /T 2614-1994 转辙机通用技术条件TB /T 2613-1994 转辙机试验方法TB /T1433 铁路信号产品正常环境工作条件TB /T2846-1997 铁路地面信号产品振动

2、试验方法GB 5171-1991 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23 道岔转辙设备必需通过所在国有关权威机构的认证和质量检测。24 道岔转辙设备应承受先进技术和成熟阅历,并在确定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25 本技术规格书为洛张电化武汉铁路局管内道岔转辙设备的根本要求, 卖方可以对此提出更为优化、先进的技术方案,且具体阐述其建议能够满足安全、牢靠等要求的具体实现措施。3. 技术规格3.1 转辙设备通用技术条件ZD6 系列电转机及安装装置技术规格书3.1.1 转辙机应在以下环境条件下牢靠的工作:大气压力:不低于 74.8kPa海拔高度不超过 2500m;四周空气温度:-40+60;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

3、90%25;四周无引起爆炸危急的有害气体。3.1.2 转辙机在接通电源后应准确动作并符合以下程序: 切断原表示接点;转辙机解锁; 转辙机转换; 转辙机锁闭; 接通表示接点。快速转辙机和有外锁闭的转辙机和条允许同步实现。3.1.3 转辙设备的全部零部件须经检查合格,标准件及外购件必需符合各自的技术条件,方可进展装配。3.1.4 转辙机安装装置应满足如下要求l 必需保证机车、车辆的安全通过,道岔锁闭后不得因外力影响而转变道岔位置。l 转辙机安装装置必需确保道岔的正常转换,并与站场道岔型号相配套。l 转辙机安装装置的各种动作拉杆及表示连接杆的螺纹牙形均应符合标准,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密贴调整杆的螺母应

4、有防松措施。l 严禁承受锻接和焊接工艺接长各种道岔杆件和安装角钢。l 转换设备中的各种传动拉杆、表示连接杆及导管等的螺纹局部的内、外调整余量应不少于 10mm。表示杆的销孔旷量应不大于 0.5mm;其余局部的销孔旷量不 1m。l 密贴调整杆动作时,其空动距离应在 5mm 以上。3.1.5 总体构造:构造上应设有吸取转动惯量和保护电机的装置,该装置应具有大于额1定转换力 1.5 倍的力气。转辙机应设有手动安全机构,手动操作前,应牢靠断开安全接点或接通安全阀,非经人工恢复不能接通电路或油路。转辙机应适用于右侧安装或左侧安装从道岔头部向道岔根部看,构造上应做到便于现场更换。电空和电液转辙机在介质进入

5、前应净化。3.1.6 电机a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应承受定反位绕组分开的方式。 允许过载,在额定转矩的 1.8 倍状况下安全使用的特点,使用中最大摩擦电流允许为 3.3。3.1.7 减速器 减速器应为一个整体密封机构,当特别状况齿轮暴露在外时应有防护罩。 减速器内应承受适用于本标准 211 条四周空气温度条件的滑脂。 摩擦联结器正反方向摩擦时,其摩擦电流相差应不大于工作电流的 15%。3.1.8 开闭器 开闭器的接点局部应设透亮罩防护。 动静接点接触时应有足够的压力,以满足振动时牢靠地接触。 接点允许通过的电流和接点间隙的断弧力气均应满足各自电路和寿命的要求,各接点接触时应有扫程。3.1.9 转辙机

6、寿命 转辙机的试验寿命,试验次数应为 30 万次以上。应出示试验报告 寿命试验期内各零部件不应损坏,各受力的摩擦局部,在磨损后转辙机的电气特性仍满足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接点压力不小于原规定值的 90%。3.1.10 锁闭、表示和挤岔 不行挤型转辙机应有动作杆和锁闭杆将道岔尖轨尖端锁在终端位置的双重锁闭,对配外锁闭装置的转辙机既为外锁闭和锁闭杆的双重锁闭,其动作杆允许仅有在转辙机内保持其终端位置的机构。动作杆锁闭时应能承受 50kN 以上的轴向锁闭力,锁闭杆锁闭时能承受 20kN 以上的轴向锁闭力。 有挤岔保护机构的转辙机和快速转辙机允许仅有动作杆锁闭, 快速转辙机也可承受弹性力保持尖轨密

7、贴的机构。 转辙机在转换到终端锁闭位置,表示杆包括挤岔表示杆、锁闭表示杆 或锁闭杆位置正确表示道岔的可动局部在相应密贴位置时,方能接通该位置的表示接点。快速转辙机允许表示杆不与道岔的可动局部相连或不设表示杆。 转辙机应有挤岔表示功能,否则应另设配套产品来实现这一功能。3.1.11 转辙机的防护层及塑料零件经交变湿热试验后应符合以下规定: 镀层腐蚀区域的面积之和占该零件主要外外表积 5%25%的零件数不得超过该台产品零件总数的 1/5,但允许1个别零件的镀层腐蚀区域面积大于25%;2个别零件的主金属消灭个别锈点。 油漆层1允许有色泽变暗,少量起皱等缺陷;2样品主要外表任一平方分米正方形面积内直径

8、为 0.53mm 的气泡不得多余 9 个,其中直径大于1mm 的气泡不超过 3 个,直径大于 2mm 的气泡不超过 1 个,不允许消灭直径大于3mm 的气泡;3允许主要外表消灭个别锈点。 塑料件不得有变形、发粘、开裂等缺陷。3.1.12 转辙机的绝缘零件经长霉试验后长霉程度应不低于 2 级。3.1.13转辙机的镀锌、镀镍件经盐雾试验后,应符合以下规定: 镀锌层的主要外表无白色或灰黑色腐蚀物。 镀镍层的主要外表无灰色或浅绿色腐蚀物。3.1.14 转辙设备部件外观 镀层应光滑细致,没有斑点,没有突起和未镀上的地方,边缘和棱角不得有烧痕。 漆层应平坦清洁,主要外表应光滑,具有良好的光泽,颜色全都。不

9、得有皱纹、流痕、针孔、起泡等缺陷。型号额定电压DC V额定转换力N动作杆动程mm表示杆动程mm转换时间s工作电流A动作杆主、副销抗剪切力N表示杆销的抗剪切力NZD6-A165/2501602450165 +201351853.82.0主销 29 4201961副销 29 4201961ZD6-D165/3501603430165 +201351855.52.0主销 29 4201961副销 29 4201961ZD6-E190/6001605884190 +2主销 49 0333266014019092.0副销88 254ZD6-F130/4501604410130 +20801306.52.

10、0主销 29 4201961副销 49 033326614 70017600设固定检查缺口20 00014 70017600ZD6-G165/6001605884165 +2013518592.0主销 29 4201961副销 49 033326614 70017600ZD6-H165/3501603430165 +20801855.52.0主销 29 4201961副销 29 4201961ZD6-J165/6001605884165 +205013092.0主销 29 4201961副销 29 4201961ZD6-K190/3501603430190 +20801307.52.0主销 2

11、9 4201961副销 49 0333266 塑料零件应具有良好的光泽,无气泡、裂纹、缺陷、肿胀、明显的变形、擦伤和毛刺等缺陷。 导电零件的外表应光滑、无毛刺及腐蚀痕迹。 螺纹连接处及铆接处,均不得有松动和自动松脱现象。 焊接应结实,不得有夹渣、气泡、裂纹等缺陷。 镀件外表应平坦,无有害变形、缺损、突起、毛刺、粘砂和裂纹。h 锻件不得有夹层、裂纹和过烧等现象。3.2 直流电动转辙机技术特性3.2.1 工作原理直流电机通过齿轮及减速器将动力传递给主转动齿轮,主转动齿轮的转动带动齿条块及动作杆动作。3.2.2 技术性能:转辙机技术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注:本工程站场铺设道岔及电动转辙机类型如下:ZD

12、6-D 型转辙机对应: 50kg/m 1/9 单开道岔,专线 024151-I;60kg/m 1/9 单开道岔,专线 024204-I;ZD6-E/J 型转辙机对应:60kg/m 1/12 单开道岔,专线 4228;60kg/m 1/12 穿插渡线,专线 7650;50kg/m 1/12 单开道岔,专线 4257;3.2.3 安装及调试3.2.3.1 安装 各种类型道岔所使用的电动转辙机安装装置应符合相应的设计安装图。 动作杆和密贴调整杆应安装在始终线上,并平行于道岔第一连接杆。 当插入手摇把或开启机盖时,安全接点应断开;当锁好机盖时,该接点应接触良好。 移位接触器在道岔正常转动时,其接点应处

13、于常闭状态;道岔被挤或挤切销折损时,应切断道岔表示。 表示系统的动接点与静接点的接触深度,不得小于 4,与静接点座应有 2以上的间隙;当挤岔时,定、反位接点应断开。 检查柱落入检查缺口内,两侧间隙为 1-2mm。 摩擦联接器的调整应符合以下要求:道岔正常转换时,电机不空转。道岔尖轨因故不能转换或转换中途遇阻时,应使电机抑制摩擦联接力空转。摩擦电流不得大于额定电流的 1.3 倍。当尖轨密贴根本轨后,摩擦联接器应能消耗电机多余的旋转惯性力, 但不得消灭电动机骤停现象。3.2.3.2 调试3.2.3.2.1 道岔处轨距的变化不超过限度,根本轨不横移,尖轨走向灵敏全都。3.2.3.2.2 道岔应方正。

14、单开道岔或对称道岔两尖轨前后偏差不得大于 20mm; 复式交分道岔双转辙器及复式交分道岔活动心轨钝角辙叉不得大于 10mm。3.2.3.2.3 道岔开程适当,尖轨应能与根本轨密贴。3.2.3.2.4 轨枕空档应满足安装装置的安装要求。3.2.3.2.5 道岔不符合安装要求时,应由工务部门整治,以到达转辙安装标准。3.2.3.2.6 转辙安装应确保道岔正常转换,道岔尖轨应与根本轨密贴道岔开程应符合转辙装置安装的要求。3.2.3.2.7 转辙机安装装置的规格、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4. 测试、验收及交货时间、地点4.1 测试4.1.1 设备出厂前的测试 买方所供给的设备出厂前,应在工厂进展模拟测试,所模拟条件要符合现场运营条件和技术规格书的要求。 工厂测试前,卖方应供给设备测试打算,包括测试工程、测试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