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通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340429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通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6 黄河颂1.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巅( ) 澎湃( )( ) 狂澜( )屏障( ) 哺育( ) 九曲连环( )2.你了解作者吗?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3.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4.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5.如何理解黄河是“屏障”?6.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7.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2、8.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9.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10.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11.写出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12.搜集有关黄河的诗词歌谣。13.“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这句话是哪位伟人说的?14.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15.你能列举出沿黄各省区一些著名的石窟吗?16.你对保护母亲河黄河有什么建议或措施请写在下边空白处,你们有什么行动吗?附参考答案6 黄河颂1. 2.略3.反复出现,将全诗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

3、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5.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6.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7.略8.首先应感受黄河一往

4、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注意: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9.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10.略11.姜太公钓鱼12.略 13.毛泽东14.牧野古战场;崤山古战场;巨鹿古战场;昆阳古战场;官渡古战场。15.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须弥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其中云冈、龙门、麦积山、敦煌号称我国四大石窟。16.略7 最后一课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宛转(wn) 钥匙(yu) 懊悔(o)B.哽咽(

5、yn) 肃静(s) 祈祷(q)C.踱步(du) 锯子(j) 郝叟(ho)D.诧异(ch) 糊涂(t) 赚钱(qi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手势溜水铁杆杠子B.奴隶钓鱼忠诚干脆C.纪念塞进坐位旷课D.皱边代价口齿晴朗3.选词填空。(1)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_(A.喧闹B.热闹 C.喧哗)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2)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_(A.安静 B.平静 C.肃静)。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体裁是小说。B.本文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期,在内容上着重写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和祖国语言

6、的深深的爱。C.文章按照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逐层展开,而主人公却是韩麦尔先生。D.韩麦尔先生服饰的不同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阅读下文,完成59题。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话唱歌吧!

7、”5.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字帖( )强迫( )6.这里的“我”指_,用第一人称写显得7.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其深刻含义是什么?8.画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写出了小弗郎士心里的恐惧,他害怕敌人伤害他喜欢的鸽子。B.这句话用感叹句写出了小弗郎士的愤慨,表现出他憎恨侵略者,热爱祖国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C.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在表现小弗郎士喜欢鸽子,希望鸽子用法语唱歌。D.这句话通过写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表现他是个淘气不爱学习的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走神看鸽子。9.你认为这是一堂什么样的课?二、提高部分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一个有四个国籍的“鸽子”在世界

8、音乐的五彩天空里,飞翔着一只美丽的“鸽子”,这就是那首著名的民歌鸽子。这首歌曲诞生于19世纪,旋律优美动听,歌词生动感人,多少年来,一直被世界各国的人们喜爱和传唱。要问起它是哪一个国家的民歌,就连专家都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因为西班牙人、古巴人、墨西哥人、阿根廷人都说这首歌是他们的,互不相让,以致世界各地在刊行这首歌曲时,有的印着“古巴歌曲”,有的印着“西班牙歌曲”这种“主权”争端从它诞生之日就开始了。争端首先从作曲者展开。作曲家是西班牙人依拉蒂尔,西班牙是依拉蒂尔的祖国,依拉蒂尔在古巴谱写这首歌曲的,我古巴就是这首歌曲的故乡,自然就引起了西班牙与古巴的争论。看着他们争论得挺热闹,墨西哥人也坐不

9、住了,他们认为“主权”应有墨西哥一份,理由是这首歌曲是由墨西哥人首先演唱并使它走红的。不久,古巴人又找到了新的论据:歌曲的曲调是运用哈瓦那民间舞曲哈巴涅拉的节奏为基调的。这个根据一经提出,没想到又引出一个新的对手阿根廷。他们说,鸽子的曲调以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为主要特点,这却起源于阿根廷。因此阿根廷人认为这首歌曲的故乡应该属于他们。一百多年过去了,“主权”似乎应为他们共同拥有,但甚至也可以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10.题目中“鸽子”上面的引号是表示( )A.表示引用和强调 B.表示强调和比喻C.表示强调和讽刺 D.表示特殊意义11.民歌鸽子受人喜爱的原因是什么?12.你认为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10、是什么?13.请你简答一下文中四个国家争夺鸽子“主权”的理由。14.你主张鸽子国籍的归属权应属于哪个国家?为什么?试一试15.哪一个人不爱自己的母亲,哪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祖国,古今爱国忧民的杰出诗篇很多。读后往往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打动你呢?最能激发你的爱国热情呢?请你写出一两句来。(古今不限)参考答案一、1.C 2.C3.(1)A (2)C 4.C5. 6.小弗郎士 真实亲切7.比喻。烘托出教室里的爱国气氛,也说明了小弗郎士领悟了此课意义,由幼稚变成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8.B 9.爱国主义教育课。二、10.D11.旋律优美动听,歌词生动感人,融合了各国人民的艺术风格。1

11、2.有的印着“墨西哥歌曲”,有的印着“阿根廷歌曲”。13.作曲者依拉蒂尔是西班牙民歌作曲家。依拉蒂尔是在古巴谱写这首歌曲的,并运用哈瓦那民间歌舞曲哈巴涅拉的节奏为基调。这首歌曲是由墨西哥人首先演唱并使它走红。这首歌曲的曲调和怀乡情调与阿根廷的探戈音乐相似。14.属于世界各国喜爱和传唱它的人们,因为一曲鸽子融合了各国人民的艺术风格和感情、智慧,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15.略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基础部分阅读下文,完成16题。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 )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 )万里。有时流到很

12、( )的境界,两岸丛山( ),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

13、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1.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浊流( )阻抑( )曲调( )崎岖( )2.为段空缺填上适当词语。3.为文中横线上补写句子。4.文章、两段都说到两种境界,哪两种境界?表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5.这篇文章通篇运用比喻,试找出一处,加以体会。6.文章思路清晰,请你根据文章思路完成下图。人类历史道路( )( )中华民族史路( )。二、提高部分阅读下文,回答711题。_孙 犁正月里我常替抗属写信。那些青年妇女们总是在口

14、袋里带来一个信封两张信纸。如果她们是有孩子的,就拿在孩子的手里。信封信纸使起来并不方便,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纸,亲手折迭成的。可是她们看得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这是因为那天,一个远房嫂子来叫我写信给她的丈夫。信封信纸以外,还有一张小小的照片。这是她的照片,可是一张旧的、残破的照片,照片上的光线那么暗,在一旁还有半个“验讫”字样的戳记。我看了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我说:“这相片照得不像!”她斜坐在炕沿上笑着说:“比我年轻?那是我二十一岁上照的!”“不是年轻,是比你现在还老!”“你是说哭丧着脸?”她 甲 ,“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拣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