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33921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6月11日目录1绪论对于机械电气结合控制的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神经中枢作用。传统的组合机床采用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接线复杂、故障率高、调试和维护困难。随着PLC控制技术日益成熟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原有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设计PLC控制系统,或直接进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都能很好地满足组合机床自动化控制的要求。本次设计的要求如下:组合机床结构示意图组合机床工作循环图组合机床采用两个动力头从两个侧面分别加工,左、右动力头的电动机均为2.

2、2kw,进给系统和工件夹紧都用液压系统驱动,液压泵电动机的功率为3kw,动力头和夹紧装置的动作由电磁阀控制。设计要求如下:(1)两台铣削动力头分别由两台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单向旋转,无须电气变速和停机制动控制,但要求铣刀能进行点动对刀。 (2)液压泵电动机单向旋转,机床完成一次半自动工作循环后按下总停机按钮时才停机。(3)加工到终点,动力头完全停止后,滑台才能快速退回。(4)液压动力滑台前进、后退能点动调整。(5)电磁铁、采用直流供电。(6)机床具有照明、保护和调整环节。2设计方案2.1 左、右两动力头进给电机根据设计要求知左、右两动力头要求快进工进快退的工作循环,并且左、右两动力头可以同时工

3、作,也可进行单独调整。液压泵电动机M1正转,工作进给电机M2、M3也能够正转即可。其主电路如下图:2.2电动机控制电路 为液压泵电动机,操作按钮或,使得电或失电,控制电动机起动或停止。为机床半自动工作与调整工作的选择开关。开关置于位置时机床实现半自动工作,左、右铣削动力头酌电动机与分别由滑台移动到位,压下行程开关与,使、得电并自锁,、分别起动工作。加工到终点时,滑台压下终点行程开关,使、断电,两动力头停转。2.3液压泵电动机液压泵电动机正转,因液压泵电动机的功率较小,故可以直接启动。其主电路图如下:液压泵电动机接线图当KM1的线圈得电吸合使电机M1正转,通过plc的输出就可以使不同的接触器线圈

4、得电,从而使各电机转动起来。2.4液压动力滑台控制 液压泵电动机起动工作后,按下按钮,继电器得电并自锁,电磁铁得电,控制液压滑台快速趋近,至滑台压下行程阀,滑台转为工作进给速度进给。工作进给至终点,死挡铁停留,进油路油压升高,到压力继电器动作。失电,电磁铁失电,同时得电,电磁铁得电,滑台快速退回到原位,压下原位行程开关,失电,失电,滑台停在原位,一个工作循环结束。液压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图元件动作表工步YV1YV2KP原位-快进+-工进+-死挡铁停留+-/+快退-+-2.5主电路及照明电路 机床照明灯通过控制变压器降压为24,由开关控制。机床照明灯2.6保护与调整环节 熔断器实现对电动机、变压器

5、、一次侧短路保护。实现对电动机、短路保护。实现对控制电路短路保护。实现对照明电路短路保护。实现对电磁铁线圈电路短路保护。保护环节电路三台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分别由、热继电器实现。为了保护刀具与工件安全,当其中一台电动机过载时,要求其余两台电动机均应停止工作。因此,熟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均应接在控制电路的总电路中。组合机床是由通用部件和专用部件组成。组合机床在整机的安装、调试过程中,希望各部件能灵活方便地进行单独调试,而不影响其它部件。因此,控制电路应具有对自动加工与调整工作状态的控制作用。左、右动力头调整点动对刀时,通过操作转换开关于调整位置,分别按下按钮、实现左、右动力头点动对刀的调整。液压动力滑台

6、前进、后退的调整是将开关置于位置,切断、线圈电路,使滑台移动到、位置时,左、右铣削动力头不应起动工作。按下点动按钮、,分别使、得电,获得滑台前进与后退的点动调整工作。调节环节电路2.7继电器电气原理简图3程序的设计根据要求知需使左、右两动力头均要求快进工进快退的工作循环和可使左、右两动力头同时工作,也可进行单独调整。故设计的流程图如下图程序流程图4 I/O分配表因采用PLC控制,需分配其I/O点,它决定着系统如何工作。I/O编号功能符号X00半自动SA1-1X01手动SA1-2X02单循环启动SA2-1X03左铣头单循环SA2-2X04右铣头单循环SA2-3X07启动SB3X10工件夹紧SB4

7、X11原位SQ1X12左、右铣/工进SQ2X14右铣停SQ3X15终点SQ4X16松开工件SB5X17滑台快进SB6X20滑台快退SB7X21停止SB8X22液压泵启动SB2X23回原位SB1X24左铣头点动SB7X25右铣头点动SB8Y00夹紧工件YV1YO1松开工件YV2YO2滑台快进Y03滑台工进Y04滑台快退Y05左铣头工作SQ2Y06右铣头工作SQ3Y11原位指示灯HL1Y12液压泵工作信号灯HL2Y13工件夹紧指示灯HL3Y14加工工件指示灯HL4Y15终点指示HL5Y16液压泵工作SQ15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图6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6.1单循环自动工作6.1.1单循环自动工作循环图

8、6.1.2单循环自动工作功能表6.1.3单循环自动工作梯形图6.2左铣单循环工作6.2.1左铣单循环功能表6.2.2左铣单循环梯形图6.3右铣单循环工作6.3.1右铣单循环梯形图6.4公用程序6.5回原位程序6.6手动程序6.7 PLC梯形图总体结构图6.8面板设计使用说明书: 两面加工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介绍:具有半自动、手动、单循环启动、左铣头单循环、右铣头单循环5种工作方式,用转换开关进行控制。手动方式时,用个操作按钮来点动执行相应的动作,单循环时,每按一次启动按钮,向前执行一个循环动作,半自动时首先机床回原位,再按下启动按钮就会执行一个周期,换回原位工作方式时,按下“回原位”按钮工件自

9、动回到原位状态。7系统调试安装GX Developer和三菱的仿真软件,建立一个新工程,将梯形图输入到工程中,完成后将其转换。再启动梯形图逻辑测试,选择软元件测试,输入不同的软元件,改变其状态,观察输出的改变。软元件的改变输出的改变X0=1,X1=0Y0=1X0=0,X1=1Y1=1X2=0Y0=0,Y1=0X3=1Y5=1X3=0Y5=0X7=1,X0=1,X1=0/X7=1, X0=0,X1=1Y0=1,Y3=1/Y1=1,Y3=1X4=1Y2=1,Y3=0X5=1Y2=0,Y4=1,Y0=0/Y1=0X6=0Y4=0X10=1Y4=1X11=1,X12=0Y6=1X11=0,X12=1Y

10、7=1X13=1Y6=0,Y7=0X14=1Y13=1X20=1,X11=1,X12=0/X20=1,X11=0,X12=1Y11=1,Y6=1/Y11=1,Y7=1X15=1Y10=1,Y11=0X16=1Y10=0,Y12=1,Y6=0/Y7=0X17=0Y12=0X21=1Y12=1调试表格8设计心得通过这次PLC课程设计,我知道:使机床与plc结合,可以轻松的完成规定的工作,这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小工人的工作和减小危险。因为这一切都是有程序控制的,能够使机器严格按规律执行,而人工作的时候总会有一些错误发生,这些错误有可能引发危险。和学别的学科一样,在学完PLC理论课程后我们做了课程设计,此

11、次设计以分组的方式进行,每组有一个题目。我做的是组合机床的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由于平时大家都是学理论,没有过实际开发设计的经验,拿到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做。但通过各方面的查资料并学习。我基本学会了PLC设计的步聚和基本方法。 通过这次设计实践。我学会了PLC的基本编程方法,对PLC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对理论的运用中,提高了我们的工程素质,在没有做实践设计以前,我对知道的撑握都是思想上的,对一些细节不加重视,当我把自己想出来的程序与到PLC中的时候,问题出现了,不是不能运行,就是运行的结果和要求的结果不相符合。能过解决一个个在调试中出现的问题,我对PLC 的理解得到加强,

12、看到了实践与理论的差距。 通过此次课设,让我了解了plc梯形图、指令表、顺序功能图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让我了解了关于PLC设计原理。有很多设计理念来源于实际,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最后,非常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9参考文献1.常晓玲 主编电气控制系统与可编程控制器 机械工业出版社;2.王永华 主编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3.陈立定 等编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年;4.张 华 主编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5 王炳实 主编机床电气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6马镜澄等编低压电器兵器工业出版社;7李建心主编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8李 仁 主编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9徐虎等编电机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修改编辑.双击可删除页眉页脚.谢谢!你的意见是我进步的动力,希望您提出您宝贵的意见!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无止境.更上一层楼。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