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专业试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338824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地质专业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煤矿地质专业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煤矿地质专业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煤矿地质专业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煤矿地质专业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地质专业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地质专业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年地质专业技术比武试题一、填空题I、地质年代可分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古代。2、地下 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三类。3、煤层采空后上覆岩层岩移形成的三带分别为: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 沉带。4、煤层的赋存特征一般用厚度、结构、倾角和稳定性表示。5、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以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为主要依据。6、煤层稳定性评定:薄煤层以可采性指数为主,煤厚变异系数为辅;中厚 及中厚以上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可采性指数为辅。7、井下防治水的措施有探、防、截、排、堵等。8、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断层,用断层面与煤层面交线的水平投影来表示, 其中上盘断煤交线用点

2、和线(一一)、下盘断煤交线用叉和线(X)表示。9煤层顶板与煤层的接触关系有三种,分别为明显按触、过渡按触、冲刷 按触;煤层底板与煤层的接触关系有两种,分别为明显按触和过渡接触。10、充满于上、下两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成为承压水。承 压水由于有隔水顶板存在,故其补给区和分布区不一致。II、按宏观煤岩成分的组合及其反映出来的平均光泽强度,可划分为四种宏 观煤岩类型,即: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12.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中资源储量按其地质的可靠程度可分为探明、 控制、推断和预测。13.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14、矿井涌水量的观测方法有容积法、

3、浮标法、堰测法、流速仪法、功率法。15、矿井充水的水源有煤层及煤系围岩中的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老 窑及采空区积水。16. 根据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量性质、富水性、补给条件,单井年平均 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项,把矿井 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个类型。17、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空隙的多少、大小、形状、 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18、矿井水灾害按水源划分类型有:地表水害、松散含水层水害、煤系砂岩 水害及灰岩水害。19、矿井主要导水通道有:导水断层、岩溶陷落柱、导水钻孔、采动破坏形 成的裂隙和

4、岩溶塌陷。20、矿井水灾害按突水机理划分类型有煤层顶板水害类、煤层底板水害类、 老空和老窑水害类及其他水害类。21、由于引起煤变质的热源和增热 的方式及变质特征的不同,将煤的变质 划分为深成变质作用、岩浆变质作用(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动 力变质作用。22、在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等有利的条件下,泥炭聚集而最终 形成煤矿床的作用叫聚煤作用。23、绝对瓦斯涌出量指矿井在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数量。24、相对瓦斯涌出量指矿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每产1吨煤的瓦斯涌出 量。25、储量管理最主要的两个年报表是(生产矿井储量动态表)与(生产矿井 储量损失量表)。26、根据生产矿井储量

5、管理规程,煤炭总储量分为(能利用储量)和(暂 不能利用储量);能利用储量中又分为(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27、根据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和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 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类。28、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29、资源储量分类依据是(可行性评价程度)、(经济意义)、(地质可靠 程度)。30、报损储量由生产技术部门主办;注销储量、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和转 出储量由地测部门主办。二、选择题1、煤层顶板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三种类型。在采煤过程中, (B) 是顶板管理的重要部位。A、伪顶B、直接顶C、

6、基本顶2、煤的工业分析包括(C)A、水分、灰分、硫分、发热量B、水分、发热量、硫分、固定碳C、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3、下列(C)不是矿山压力作用下的力学现象,即矿山压力显现。A、围岩变形B、顶板下沉 C、巷道壁滴水D、片帮、冒顶4、对中厚煤层判断其属于不稳定煤层,主要指标煤厚变异系数(Y)应在 ( B )。A.25VY 40%B.40%Vy 65%5、 厚煤层的厚度是()A.0.8 m1.30mB.1.31m 3.5mC.3.5 m 8.0m6地下水按( B)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A.埋藏条件B.含水介质条件C.化学成分7承压水的承压水头高度计算的起点为( A )A.含水层顶板B.

7、含水层底板C.地表高程8、矿井涌水以地下水的( A )为主时,则矿井涌水量充沛,不易疏干。A.补给量B.储存量C.允许开采量9、煤矿井下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C)的正常涌水量。A、 8hB、 12hC、 24h D、 36h10、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井单位涌水量q (B)A、V0.1B、0.1-2 C、2-10D、1011、掘进工作面进入积水警戒线后,必须超前探放水,并在距积水实际边界(B)米处停止掘进,进行打钻放水,在确证积水已被基本放净后,才允许继续 掘进。A、 15 B、 20 C、 25D、 3012、煤的原生结构是指由成煤原始物质及成煤环境所形成的结构。其中丝炭

8、所特有的原生结构是:(B)A条带状结构B纤维状结构C粒状结构D叶片状结构13、下列哪个是控制煤系形成的直接因素?(B)A古生物特征B古地理环境特征C古气候特征D古地磁14、违反开采程序造成的损失属于( B )A、全矿井损失B、采区损失 C、工作面损失。15、损失按发生的范围分为(A );按损失的形态分为:(B )。A、(工作 面损失、采区损失、全矿井损失);B、(面积损失、厚度损失、落煤损失);C、(设计损失和实际损失)。三、判断题1. 矿井地质规程中细砂岩粒度分级标准是0.1W0.25mm(M)2. 资源储量估算时煤层中单层厚度不大于5cm的夹矸,可与煤分层合并计 算采用厚度,但并入夹矸以后

9、全层的灰分(或发热量)、硫分应符合估算指标的 规定。(V)3. 地质预报除临时预报外,还应做到年有年报、月有月报。(V)4. 发热量是煤的工艺指标。(V)5. 构造引起的煤厚变化,可以是原生的,也可以是后生的。(V)6. 评价煤热值高低的指标是分析基低位发热量。(X)7. 区别长焰煤和不粘煤类时,挥发分的界限是37%。(V)8. 隔水层是不含水的。(X)9. 矿井井下排水设施必须有工作、备用、检修三套水泵。(V)10. 违反开采程序损失是全矿井损失。(X)11. 生产矿井的煤炭资源回收率考核标准是采区回收率。(V)12. 煤层总厚度不包括夹矸厚度。(X)13. 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基本顶(又称

10、老顶)周而复始地发生断裂的现象, 称为基本顶初次来压。 (X )14. 由泥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年青褐煤的过程为煤的成岩作用。(V)15. 节理,尤其是张节理是矿井充水的有利通道。(V)16. 构造裂隙是矿井充水和透水的主要通道。(V)17. 计算煤炭资源回收率,用的是煤炭产量,而不是煤炭采出量。(X)18. 设计规定不回收的主、副、风井井筒保护煤柱储量属于实际全矿井永久 性煤柱损失。(V)19. 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主要是受到顶压、侧压和底压的作用,其中主要 受顶压的作用。只有在底板松软和顶压、侧压大的情况下,才会底鼓。 (V )20、基础储量的控制程度一定是达到了控制的或探明的程度,但经

11、济意义不一定是经济的。(V)四、简答题1矿井必备的综合性图件有哪些?答:矿井必备的综合性地质图件有: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矿井煤岩层 对比图、矿井地形地质图、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矿井地质剖面图。2、矿井地质必须具备哪些基础资料? 答:矿井地质必须具备的基础资料有:矿井地质记录薄、井巷素描图及典型 地质现象的素描卡片、钻孔柱状图、钻孔成果卡片和台帐、钻探工程实际材料图、 储量动态台帐。3、当煤层变薄、分岔、尖灭和遭受冲刷时,必须注意观测哪些内容?答:出现古河床冲刷时,必须观测冲刷标志,系统收集供判明冲刷类型, 推断冲刷变薄带方向和范围的基础资料;出现煤层变薄和分岔和尖灭时,应着 重观测煤

12、层结构、煤质、煤和围岩的接触关系、围岩岩性特征等,为分析煤厚度 变化原因,顶测变簿带、可采边界、分合区界线积累资料。4、采掘工程平面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为煤矿各级业务部门组织生产、管理生产的工具;为矿井设计制定 开拓方案,进行采区、采面布置的技术图纸;为矿井生产安排月度、年度采掘 计划,制定与实施矿井远景规划的依据;为组织矿井生产勘探、外围勘探、老 区找煤等的基础资料;为充分开发煤炭资源、进行储量管理、三量动态统计、 回采率检测的必备图件。5、煤炭按损失发生的原因分为哪几种? 答:与采煤方法有关的损失、由于不正确开采引起的损失、落煤损失、地质及水 文地质损失、设计规定的永久煤柱损失、开采技

13、术条件达不到造成的损失。6生产矿井煤层储量计算图应有哪些内容?答:全矿井分煤层储量计算图、工作面储量计算图、全矿井分煤层损失量计 算图、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7矿井地质必须具备哪些基础资料?答:矿井地质必须具备的基础资料有:矿井地质记录薄、井巷素描图及典型 地质现象的素描卡片、钻孔柱状图、钻孔成果卡片和台帐、钻探工程实际材料图、 储量动态台帐。8、什么叫导水裂隙带?答:冒落带:指采矿工作面放顶后引起的直接垮落破坏。该带不仅透水而且 透砂。裂隙带:指冒落带之上,大量出现的切层、离层和断裂隙或裂隙发育带。 该带不会透砂但能透水。冒落带和裂隙带合称导水裂隙带。9、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主要指标是哪些?

14、答: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情况; 矿井涌水量; 开采受水害的影响程度; 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10、简要分析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答:原生变化:地壳不均衡沉降、古沼泽地形、河流同生冲刷、海水同生冲蚀;后生变化:河流冲蚀、喀斯特陷落、构造变动、岩浆侵入。11、碎屑岩描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颜色、成分、颗粒分选程度、磨圆度、胶结物、胶结类型、结构、构造层理、结核与包裹体、化石及保存程度、接触关系。12、请叙述所在矿的基本地质情况?五、综述题1、请叙述矿井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有哪些?答:基本任务包括:研究矿井煤系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 律,查明影响矿井生产建设的各种地质因素。进行矿井

15、地质勘探、地质观测、 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矿井建设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采掘工作 中的地质问题。计算和核定矿井储量,掌握储量动态,提高储量级别,及时提 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意见。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的伴生矿产的赋存 情况和利用价值。2、综述矿井涌水量观测要求答:一般应分矿井,分水平设站进行观测。每月观测13次。复杂型和 极复杂型矿井应分煤层(或煤系)、分地区、分主要出水点设站进行观测,每月观 测不少于3次。受降水影响的矿井,雨季观测次数应适当增加。 对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和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 般应每天观测一次。对溃入性涌水,在未查明突水原因前,应每隔 12 小时观 测一次,以后可适当延长观测间隔时间。涌水量稳定后,可按井下正常观测时间 观测。 当采掘工作面上方影响范围内有地表水体、富含水层、穿过与富含水层相 连通的构造断裂带或接近老窑积水区时,应每天观测充水情况,掌握水量变化。 含水层富水性的等级标准参照附录一。 新凿立、斜井,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