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融趣入法(2)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336383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教学融趣入法(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作文教学融趣入法(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作文教学融趣入法(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作文教学融趣入法(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作文教学融趣入法(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教学融趣入法(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教学融趣入法(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教学融趣入法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小学生怕写作文,一是不知写什么?二是不知该如何写。刚刚走上岗位的新教师要解决作文教学的难点,就要通过一节节精心设计的作文课,让作文教学融趣入法,让学生在兴趣中习作,在习作中学会方法。也就是说,课堂上既要学生学得开心又要学有所获,既要学得轻松,又要学有所法。这就比如优秀电影既卖座又叫好,达到思想性、艺术性和市场性的高度统一。作为新教师可以借鉴以下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一、热身创设习作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如同运动之前都要有准备活动,唱歌之前要先练声一样,作文教学也要有

2、预备动作、准备活动,通过热身为作文写作奠定基础。1、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是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它通过小型会议方式,让与会者在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并以此激发与会者的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发创意,并解决问题。作文教学忌讳人云亦云,千篇一律,要的是独创的观点、独特的角度、与众不同或丰富的想象。“头脑风暴”运用到作文教学的热身阶段,能够使学生思维的广度、角度产生一定的跳跃和变化,从而丰富学生思维内容。比如,教师在黑板上画“1”,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开始只会说是“一”,是直线,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风暴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激荡,孩子们放开思维,就会想象出是“旗杆”、

3、是爸爸车上的“雨刮器”,、是喷香、嫩黄的“薯条”,是放学时,等待在校门外妈妈挥舞的手臂还有“字母的化妆舞会”学生根据英文字母的样子想象成各种各样有趣的事物、“我是一片云”学生从云朵的千变万化中联想奇特的景物等等。上课伊始,常常进行“头脑风暴”训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为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生活再现:生活无处不在,作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还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他们还小,缺乏一颗“敏感”的心。即使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甚至是直接参与也常常视而不见、体会不到,生活常常被孩子们忽略,心理学上视为感知麻痹,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时时、处处留心生活

4、的习惯。教师在热身阶段可以和孩子们聊生活,聊当前发生的重大新闻,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近期可以聊奥运圣火传递中最喜欢的火炬手,最难忘的镜头。聊汶川大地震中可爱的同龄人,“我”流泪的时刻。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知道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同身受。3、习作小故事: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听说教师要讲故事时,都会非常期待。我们就要紧紧围绕作文教学,选择一些生动有趣、浅显明了、奇思妙想的故事,用故事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故事说明一些习作的窍门和规律,这才是我们热身的主要目的。比如贾志敏老师关于文章的中心有个故事“与本案无关”:法庭上,庄严肃穆。主控双方的辩护律师辩论正酣。一方律师慷慨陈

5、词,滔滔不绝。说着说着,法官猛击法槌予以打断:“与本案无关!”意思是,对不起,你把话扯远了,赶快刹住,话归正题吧!说这个故事,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作文应该有一个中心,而且,只能有一个中心。热身的关键要引人入胜,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心,用这些热身的方法,巧妙地为作文教学服务。二、铺垫渗透写法技巧许多新教师面对课堂尚能注意培养学生兴趣,但常常把课上得热闹而花哨,往往忽略了作文课到底要给学生什么样习作的知识和方法。我们发现很多小学生经过小学阶段六年的习作训练,可习作依然无章无法。主要原因是作文教学随意性太强,片面地强调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走入“自由作文”的误区。我们反对写作有太多的规定,有

6、太多的条条框框,但写作也必须要有最基本、最基础的规章和法则,叶圣陶说:“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养成学生两种习惯:一是有所积蓄,须尽力用文字表达:二是每逢用文字表达,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功夫”。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方法引领、渗透最基本、最常用、最实在的写作小技巧,教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我们强调,小学生作文是习作,不能为写人而写人,为写事而写事,而是要通过每一次的习作训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如在教俄罗斯套娃时,教师这样加以方法引领和铺垫:教师在黑板上一边画刚学过的变色龙,一边描述变色龙的样子,画完后,教师问学生:老师怎么画变色龙的?学生找出教师画的规律:一是从头到尾画教师归纳“按

7、顺序”;二是按部位画教师归纳“找部位”;三是抓住每个器官的特点画教师归纳“抓特点”。通过简笔画,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静物观察需“按顺序、找部位、抓特点”的方法,为观察描写“俄罗斯套娃”作了铺垫。又如在教我们都是木头人时,主要进行动作描写训练。老师出示“猫和老鼠”一段话:老鼠赶紧躲在旁边的树林里,它们放了一颗好吃的果实,果实下又藏了一块滑板。猫咪看到了果实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没想到踩上了滑板,“哧溜”一声滑走了,老鼠高兴得又叫又跳。学生看完这段话后,教师要学生从中找出动作词,学生发现这段话有13个动作词,这些连续的动作词,准确生动、栩栩如生。这个发现为这节作文课如何用连续动作词写好人物

8、的动作做了铺垫。预作铺垫习作训练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能够为完成本次习作埋下伏笔、铺路搭桥,为学生写作提供引领,达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目的。铺垫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冲击力,加深学生的印象。三、观察、游戏、活动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对象,就难以激发其积极地思维,从而产生表达愿望。观察、活动和游戏是习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兴趣,降低习作难度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创设的现场中,边玩边学、可视直观、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学生置身事内而不是置身事外,快乐地感知,获得新鲜的刺激,进入了丰富多采、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客观情境,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素材。学生

9、通过这样的观察、体验,才能做到眼中有物,言之有物,体现真情实感。孩子的要求就是那么简单,一个道具,一幅图片,一个故事,一场游戏,都能使他们乐在其中。通过创设孩子喜闻乐见、兴趣盎然的活动,使每一次作文都是快乐的经历,都能获得习作的方法。(部分习作活动内容、方法见下表)分组单元习作、活动内容基本方法外貌描写俄罗斯套娃“明星”老师按顺序,找部位,抓特点突出重点,抓住特色对话描写老鼠丁丁打电话鸟儿知多少叶公好龙新编对话分段交叉写对话的四种形式对话的提示语动作描写我们都是木头人桌上拔河比赛连续动词描写分进合击描写四、片断速描言之有物、言之不尽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经过前期的热

10、身铺垫,创设情境后,学生作文的冲动得到有效地调动,此时,必须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以快速描写的方式,运用所学习作方法当堂成文,教师在学生成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当场完成,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瞬时记忆强,对刚看过的人和物、刚发生的事印象深刻,但他们长时间的记忆较弱,往往课堂上兴致盎然,有声有色,过后回想却丢三拉四,缺胳膊少腿,因此,要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当堂训练。二是要有明确的要求,希望学生写到什么,怎么写都要明确,比如习作的方法就一定要用上,这不是给学生划定框框条条,而是进一步巩固习作的基本方法。三是在课堂上不要求全文完成,只要完成一个片断或重点部分,写实写细。比如写“木头人”,教

11、师选择了好几个有特色的“木头人”,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但学生不必全写,只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描写就可。五、交流点评点到为止,不求全责备一是鼓励为主。作文点评要始终渗透人文关怀,尽可能加以鼓励。鼓励的面要宽,范文的选择不要过于集中,要让阳光照到每一个角落,要善于从每个学生的习作中发现其独特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肯定。特别是要注意避免展示差的范文,更不能指名道姓,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则可以进行典型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二是抓住重点、抓住关键点评,按本节课所提的要求点评,对于其它方法忽略不计。如习作要求动作描写,则只点评动作描写的优劣,通过点评进一步加强学生所学基本方法的印象。作文教学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水平,以上几个步骤可以提供参考,运用得当的话,“有效、优效、高效”的作文教学将不会只是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