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论文说明书-学位论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336196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论文说明书-学位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论文说明书-学位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论文说明书-学位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论文说明书-学位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论文说明书-学位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论文说明书-学位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论文说明书-学位论文(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威远县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二零一三年七月威远县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生 产 规 模:60 kt/a院 长:总 工 程 师:项目负责人: 审 核 人: 主 编 人: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二零一三年七月设计委托书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根据安监总管一 2010168号文、参照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要求,我单位特委托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结合我矿提供的实测采掘工程平面图、最大班入井人员情况等,对威远县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进行专项设计,设计应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各项设计

2、完成并提供设计文件和资料。委托及承诺单位:威远县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 2013年07月威远县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参加编制人员名单姓 名专 业职务或技术职称签 字曾义明采 矿工程师黎秋云通风工程师陈本桥地质工程师包中平机电工程师陈西正矿建高级工程师张 迪采矿工程师张 明经济高级经济师目 录前言1第一章 矿井概况5第一节 矿井基本情况5第二节 矿井开拓开采现状8第三节 “六大系统”的建设情况10第二章 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分析13第一节 矿井灾害危险分析13第二节 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必要性16第三章 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计19第一节 设计方案19第二节 永久避难硐室2

3、2第三节 临时避难硐室23第四节 避难硐室系统功能及整体设计24第五节 可移动救生舱38第四章 避灾路线优化与应急预案完善39第一节 避灾路线优化39第二节 应急救援预案43第五章 避难硐室管理制度51第一节 定期维护与保养制度51第二节 培训演练制度53第三节 管理制度54第四节 技术档案55第六章 投资概算56第七章 问题及建议61附件:1、设计编制委托书;2、资质证书;3、采矿许可证、矿井生产许可证、矿井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营业执照;4、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5、矿尘爆炸性及自燃发火倾向性鉴定报告;6、救护协议;图 纸 目 录顺序名 称图 号1地质地形及井上下

4、对照图Z-1032避难硐室位置布置平面图Z-109-13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Z-175-14矿井避灾路线示意图Z-175-25永久避难硐室布置平断面图Z-266-16永久避难硐室设备设施布置图Z-266-27永久避难硐室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图Z-242-18避难硐室通讯示意图Z-262-019避难硐室供电系统布置示意图Z-262-0210避难硐室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系统示意图Z-174威远县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 第57页前言一、企业简况威远县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是一家以生产建筑材料辅料陶瓷坯料为主的私营企业,其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分为井下采矿以及地面煅烧两个部分。矿区位于

5、威远县城287方向,直距约33.5km的小河镇平乐村1组境内。矿区中心点坐标:东经1041749、北纬293826。威远国土资源局于2011年12月18日颁发该矿山的采矿许可证,鉴于该矿山所采矿体(煤层)大部相变成炭质页岩的实际情况,明确了该矿山主采矿种为矸石(即砖瓦用页岩矿)。开采矿种为砖瓦用页岩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60Kt /a,批准的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闭,矿区面积为1.0538km2。本矿井为正常生产矿井。为进一步提高矿井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确保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由于本矿井所采矿体为与煤共(伴)生矿体,参照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以及四川省安监局、四川省煤监局关于印发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川安监201136号)、川安监201323号关于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威远县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初步设计和矿井采掘现状,受威远县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委托,编制完成威远县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二、本次设计特点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矿区安全生产

7、实际情况,围绕矿井可能出现矿井火灾、矿尘爆炸、瓦斯爆炸等灾变情况,使矿工在应急避难装置的掩护下成功避险或等待救援,保障职工生命安全;2、根据矿井采掘期间实际及可能发生的灾变情况,合理建设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编制应急预案。3、紧急避险系统与原有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互连接,在紧急避险系统安全防护功能基础上,依靠其他避险系统的支持,提升紧急避险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实现井下各避难所与井上指挥中心平台实现双向信号传输;4、避难所及各系统设备选型留有余地,能充分满足区域内避难人员数量的需求,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按规定留有一定的

8、备用系数。5、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设置清晰、醒目的标识。紧急避险系统并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6、在符合相关要求,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工程投资。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尽量利用原有的巷道、不增加开拓费用。7、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采用永久避难硐室,全矿井设计永久避难硐室1个,即+390m水平永久避难硐室,该永久避难硐室设计额定容纳60人,最大容纳人数72人。8、资金概算本次设计项目总投资:56.1749万元,其中设计及评审4.5万元,基本预备费4.0万元。

9、永久避难硐室井巷工程13.2193万元,紧急避险系统的设备、设施及材料费34.4556万元。三、设计编制的依据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3、矿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文)5、关于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6、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

10、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的实施意见川安监2010351号;7、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通知川安监2011347号;8、四川省安监局、四川省煤监局关于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川安监201323号;9、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MTT5026-2009);10、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l64232006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AQ2013-2008);1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13、四川省安监局、四川省煤监局关于印发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川安监2011

11、36号);14、关于印发四川省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验收评分暂行办法的通知 (川安监201276号);15、四川省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安全技术规范(川省地方标准DB51/ T1411-2011);16、经审批的威远县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初步设计说明书;17、由矿井提供的井下采掘工程实测资料。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等及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供水、供电通讯等现状资料。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矿井基本情况一、交通位置矿区位于威远县城287方向,直距约33.5km的小河镇平乐村1组境内。矿区中心点坐标:东经1041749、北纬293826。从威远县城出发沿县级公路西行,经庆卫镇

12、、新场镇、越溪镇到达矿区,总行程60km,从仁寿县城出发经汪洋镇,小河镇到达矿区,共计70km。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二、气象地震及地形地貌区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年均降水量为1085mm,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阴雨日占6080%,年日照数低于1200小时,年相对湿度80%,年均气温18,一月均温7.5,七月均温27.3,年均无霜期329天。根据四川省地震局资料和国家地震局1990年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区内地震属弱震区,震级2.35.3级,地震基本烈度为度。矿区地貌区划属构造剥蚀方山丘陵区。矿区内最高点大黄泥,海拔高程为614.5m,最低为生机咀,海拔高程为534.0m,

13、矿区内相对高差为80.5m,按照山岳类型划分,矿区属丘陵区,总的地势为中间低、四周高。三、简明地质矿山所采砖瓦用页岩矿,产出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五段上部“高炭”煤层的层位。“高炭”煤层由北西向南东延伸变薄,固定炭含量逐步降低,至矿山一带变薄且相变为含炭质页岩及粉砂岩,高炭煤层的五分性在这里也无法分辨,“高炭”煤层从下至上全部变为厚度为35cm的薄煤线,其间矸石厚度0.050.9m。矿层总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矿层倾向280290,倾角平均3,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连续性好,尚未见断裂破坏。矿层在矿区范围内未见地表露头,据生产矿山采掘巷道揭露,矿层厚度0.540.55m,平均0.55m。根据宜宾智高矿

14、产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0月提交的威远县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的分析成果参见表1-1-1。表1-1-1 油房湾炭质高岭石泥岩厂粉矸分析成果表粉矸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固定碳FCd(%)发热量Qgr.V.d(MJ/kg)2.22.4974.3774.5814.2219.925.911.355.295.47从其灰分和固定碳的含量可以看出,应属高炭质页岩。四、开采技术条件1、工程地质据储量核实报告及本次调查,矿层顶板岩性为深灰色薄至中层状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局部夹细砂岩条带,俗称“伪顶”,遇水易碎裂、膨胀、垮塌。“伪顶”厚0.53m,其上为灰黄色厚层状岩屑石英砂岩。底板岩性为深灰色石英细砂岩与泥质、炭质粉砂岩互层。由于“伪顶”和底板均为软质岩体,顶板易片邦、垮塌,底鼓常见,给生产井巷支护带来一定难度。2、水文地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与原储量核实报告基本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