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335689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汇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汇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汇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汇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汇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汇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汇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为贯彻落实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方案,进一步推动我校全面 实 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发挥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校 制订了 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评价制度。所谓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 观,运用 科学的手段,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 程。建立学校 内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者的素质,调整教育 者的教育行为, 改进教育过程;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鉴定学习成绩的水平,更重 要的是为了充分挖掘 学习潜力,为学生接受终生教育、实现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现将我校实施学生综合素 质评价的实施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

2、组织建全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十分重 视, 把这项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并组建了以黄少华校长为组长、分管业务工作 的教导 主任潘庆贤为副组长、各年级的组长为成员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 革领导小 组”。并认真研究制定了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由过去注重甄别和选拔功 能,逐渐转化 为发挥评价的导向、反馈、激励等有效功能,用客观地、动态发展 的眼光去评价主 体,使评价的着力点最终放在提高教师教与学的质量上,放在综 合素质的提髙上,放 在人的发展上的评价原则。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切 实有效的实践。二、明确评价目的,转变评价观念1、明确“一个目的”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

3、了考察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为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形 成, 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目的的明确,更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以利于改 进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树立两个观点”重要的是老师评价观的转变。一是重视平时的评价,改革一张试卷评价学生 的 考查方法,强调重视考察学生探究的过程;二是树立起“评价也是一种学习” 的新 观念。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地评价中进行师生情感互动,在评价中 塑造、显 示儿童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3、坚持“三个有利于”评价的形式和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 兴 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坚持“三个有利于”,摒弃单纯以知识点的教学

4、 评价方 式,代之以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兴趣、习惯、情感、态度等各要素综合的素质 评价。三、建立评价机制、组织全面实施1、坚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1)评价主体多元: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 自 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的要求,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努力建立教师、 学 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新体系,使传统的被评价者一一学生及其家长也成为 评价 主体中的一员,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以 展。(2)内容多元: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 特 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 要使每 一个学生成为

5、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 作、学会学 习是对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在评价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学 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根据各年段学生年龄特点,在学生素质 手册的基础上设计 了不同的学生阶段性操行评价表,从学生思想品德、学习习惯、参加文体活动等 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还设计了老师的话、家长的话、自 我评议或小组评议等三个小栏 目。学生知识能力。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观察、思考、想象、动手、质 疑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考查学生的知识素质。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根据学生力量 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和速度素质综合评价。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对学生的性格品质、

6、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和意志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学生 劳动技能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劳动 知识技能、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的基本能力 及劳动创造力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特长素质发展水平。根据学生学习兴趣、课外活 动兴趣、课外阅读兴趣及 学生的才能优势、学科特长、艺术体育特长等进行综合评 价。(3) 方法多元: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相 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其中特别注重定性评价,因为,它是 关注过 程的形成性评价,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认 识自我、, 建立自信,并激发其内驱力,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以展,实现 个体价值。我们 在定性评

7、价”中按课程标准要求主要采用成长记录借助成 为学生成长进步的见 证者。学生、家长、教师从这个袋子中,能发现教与学的不足,使用权教学双方都得 到发展,真下为学生服务,为发展服务。(4) 标准多元:卷面成绩不能作为评价的惟一标准。我们实行评价标准多样 化 与层次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以展的不同需求,以适应今后的社会 对人 才多样化的需求。对评价标准我们采取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方式。这样, 让不同层 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起点。适合个性的发展,能促进其在原有水平 上的提高和 发展。2、根据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过程评价。四、存在的问题1、评价系统结构不够合理。目前,从形式上看,我们的评

8、价退色既有学生自评,又有学生群体中的互评,还有教师的评价;但从结构来看, 我 们的评价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较为单向的、鉴定性的评价,即老师评价学生 占主 要的地位。在结构上比较简单、信息传递方向还较单一,不仅未形成信息反 馈网 络,而且也不可能充分调动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评价系统的功能未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是由系统的结构决定的。由于目前学校评价系统的结构不尽合 理, 以及部分教师对教育评价的目的把握不牢,教育评价的整体功能未能充分发 挥,只 是部分地发挥了评价的鉴定、选拔功能,而学校内部评价系统的主导功能 即导向、激 励、调控等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今后,我们当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同时,努力摸索出学 生 综合素质评价的最佳方法,为课改服务,为学生的素质提高,全面发展作出应 有的贡 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