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333211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获奖科研报告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获奖科研报告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摘 要:文章结合笔者自身学习和教学实践,探讨了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 00G620 000B 001002-76610005-053-01 一、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1、引导思维发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指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不依常规地去思考问题,它反映思维的宽度广度。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指对同一个问题探求不同的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发散。要求学生思考解答某个问题的种种方法。如在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时,由于蚂蚁是活的动物,一刻不停

2、地在爬行,而且身体又小,很难让它静下来观察,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多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角度的发散。为了得到某种事物的特征,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角度来进行观察。 2、教会学生联想,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善于迅速地引起联系,建立联想,善于依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迅速及时地调整原有的思维过程。联想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指从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的心理活动,教会学生各种联想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方面。 3、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突破常规想象 思维独创性是创造思维的基本特征,它指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过程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

3、信息重新组合,从而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成果。“突破常规”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大胆设想,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奇思妙想。 二、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训练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儿童提问表明儿童在对事物进行探索、思考,在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儿童创新思维的开端。 质疑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疑才能提高,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学

4、生大胆提出问题。 2、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1)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语言可以促进思维发展。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 (2)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我们每一堂课都离不开学生的观察活动,学生进行观察之后,一般都要进行一些描述。那么在描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时,重点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在一个学生进行语言描述时,让其他同学进行仔细地听,听一听他的描述与自己的观察一样吗?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自己还有什么不同的描述方法。你想进行哪方面的补充?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 (3)在语言描述训练中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时

5、期是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所以,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但想象要根据事实来展开,不是凭空捏造。 (4)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小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口语描述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不模仿,不重复别人的句子。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对同一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要求学生在对事物特征或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时,尽量不重复别人的语言,从不同的观察点来进行描述,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3、在动手操作中强化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儿童的思维源于儿童的动作。正如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其实手巧也会使心更灵。儿童的智慧在儿童

6、的手指尖上,手是儿童思维的镜子。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有直接联系,信息从手传导到大脑,又由大脑反馈到手,二者之间是双向的,这种联系越多越能促进两方面共同发展。因此,积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对于思维发展是极为有力的。课堂中要求学生动手的活动也应该多样化,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动手的好机会。 三、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要尊重爱护学生,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标新立异,获得创新后愉快情感的体验。 倡导教师要有民主的教学作风,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给学生参与表达创新的机会,不要把个人意见强加给学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唤起学生创新的兴趣,要给每个学生评价的权力,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堂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根据自己所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地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