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的对象和性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33304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的对象和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的对象和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的对象和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的对象和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的对象和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的对象和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的对象和性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教学重点与难点:微量物证及毒物毒品分析学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的对象和性质、学科体系、研究方法。第一节微量物证及毒物毒品分析学的历史和现状一、我国微量物证分析的历史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造就了一代一代的判官精英,在破案、审案中成功应用微量物证的案例不胜枚举。我们的祖先虽然没有现代科学理论及技术的支撑,但却运用各种可能利用的方法对微量物证进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汉朝时,张举烧猪验尸,张举为潮江绑县县令,有妇人谋杀其夫后纵火烧舍,而称其夫是被烧死。但死者弟弟报告诉讼,案件一时难以判决。张举令取两只猪、一只杀死,一只活的,放在柴火上烧,然后再进行检验,发现死猪口内无灰,活猪口内有灰。即将

2、此法验死者之口,发现口内无灰,系为妇人所杀;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案例,也是利用微量物证破案的典型案例。后汉书酷吏列传记载了东汉周纭根据被害人尸体眼角、嘴角沾附的稻草屑进行推理分析,从而成功侦破了一起命案。三国志魏书则记载了公元220年北魏的雍州刺吏李惠的杖审羊皮,即通过棒打羊皮发现少量盐粒,断清了盐贩与樵夫间关于羊皮所有权之争。这些案例是我国最早、也是最原始的关于微量物证用于破案、审案的记录。近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前,微量物证在案件侦查中的成功运用也例不胜数,产生了不少成果。1938年,冯文元编著的中国警察科学知识全书全面总结了当时办案中所应用的各种科学知识,是我国首部系统介绍刑事科学技术

3、的专著,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微量物证技术。新中国成立后,微量物证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有了长足的进展,公安部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批微量物证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1957年在我国就已形成了部、省、市、地区四级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点;1958年起,在巩固、提高方针的指引下,部、省厅、局技术点开展多项科学研究工作,使得许多微量物证分析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利用微量物证分析技术侦破了许多大案、要案,微量物证在指明案件侦破方向、缩小范围及作为证据的使用也越来越明显。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4年公安部在哈尔滨主办的全国第一届微量物证鉴定技术交流会以来,截至2013年已先后召开了六届全国性的学术性会议,涌现

4、出了大量微量物证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专业队伍建设及新仪器、新装备的开发、引进(如带有X-射线能谱仪的扫描电镜、显微红外光谱仪等)使得微量物证分析技术手段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纤维、涂料、炸药残留物等微量物证的分析鉴定已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分析方法,所积累的信息资料,为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微量物证分析技术的开发与引用为案件的侦破和定罪量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二、我国毒物毒品分析的历史早在1247年,我国宋朝的宋慈根据自己的长期工作实践、并结合以前探案实践经验著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五卷。在第三卷里写有服毒一项,记述了近30种毒物的中毒症状

5、、解剖所见和检验方法,如著名的“银针试验法”;其后赵逸斋所著的平冤录中载有“毒药死”;1295年,即元成宗元贞元年后,朝廷规定医工检验案件的表格中列有“毒药死”; 1308年,武宗至大元年王与所作“无冤录”中载有“中毒”。而西方国家直到六百年后才见报道。我国的毒物毒品分析化学虽有悠久历史,但由于长期受封建统治,毒物毒品分析化学这门学科发展迟缓。1915年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课程中始列有裁判医学,1919年该校病理学教研室及附属医院受理鸦片嫌疑犯案件,分析检验其小便内有鸦片成分。1930年春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首创法医学教室,聘林几教授为主任,该教研室除承办法医检案以外,亦办理化检案。1931年后

6、国民党政府卫生署及少数省市药品检定所设立化学室兼管毒物分析任务。1932年秋前司法行政部派林几为法医研究所所长,执行全国各级法院疑难检案,其中一部分是毒物分析案件。1934年该所研究员研究会出版法医月刊,其中亦载有毒物分析案例,1937年秋日军侵袭淞沪即行停刊。抗日战争胜利后,林几先任西北联大医学院法医学教授,后改任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法医学教授,创办法医学科,除培训法医专业人材外尚兼办法医和法化检案。值得提出的是,1915年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课程内,除医科列有裁判医学外,药科则列有裁判化学。在毒物分析化学著作及科学研究中,我国从事此学科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贡献,其中如黄鸣驹教授在1931年编著了

7、毒物分析化学,由医药学杂志社发行,于1932年7月出版,1957年又修订再版一次,这对当时毒物分析工作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毒物毒品分析化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解放后不久,公安部中央政法干部培训学校就设立了毒物分析化学专业人员培训班,为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培养了一批毒物毒品分析化学专业人员,并且还成立了许多专门机构和研究所,全国各省市公安机关都建立了理化检验室(即法化室)。长期以来,法医法化工作人员根据投毒案件实际情况,协助侦查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对侦查破案作出了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药毒物日益增加,不断更新,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趋向智能化、专业化,反侦查措施更加严密,这些都对毒物

8、毒品分析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的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本领,才能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适应中毒案件中毒物检材,吸毒、贩毒及制毒检材现场分析鉴定和实验室定性、定量分析的需要,各地公安机关相继引进了先进的检测仪器和分析技术,使得其它学科的先进科学技术与刑事科学技术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毒物毒品分析鉴定已从过去的纯化学分析方法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的薄层色谱分析进入到仪器分析时代,使色谱学、光谱学、质谱学、电化学、免疫学等学科中的新成就得到了应用。近年来联用仪器(GC-MS、HPLCMS、GCFTIR、带有射线能谱仪的扫

9、描电子显微镜)及计算机的发展对新的药毒物和其代谢物、未知毒物的结构分析鉴定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提高了分析鉴定的速度、灵敏度和准确性。提取方法也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斯-奥氏(Stas-Otto)法,出现了直接提取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微波萃取法等先进的方法。为使毒物毒品分析工作规范化,1992年8月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公安部成立了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毒物毒品分析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目前毒物毒品分析工作正朝着规范化、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三、西方国家微量物证及毒物毒品分析的历史(一)微量物证分析发展简史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和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大帝查士丁尼法典

10、分别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和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较为完整的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华,使其发展到完善地步。它公开确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对各种法律关系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特别是有关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的规定所确立的一些原则:如关于盗窃他人财产必须受惩罚,损毁他人财产要进行赔偿的法律原则以及诬告和伪证反坐的刑罚原则,法官枉法重处的原则等,均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明确指出,法庭要收集证据和仔细勘查案件发生地点和周围环境,

11、这些工作正是现代犯罪勘查和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查士丁尼法典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时期至查士丁尼为止所有的法律和法学著作,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它标志着罗马法本身已发展到极其发达、完备阶段,对以后欧洲各国的法学和法律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另外,法典的内容和立法技术远比其他奴隶制法更为详尽。它所确定的概念和原则具有措词严格、确切和结论明晰的特点,尤其是它所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形式上平等、契约以当事人同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制私有等重要原则,为后世法律奠定了基础。查士丁尼法典在证据概念中出现了原始鉴定专家的含义。汉谟拉比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对物证分析鉴定的记载虽然十分简单、笼统,但

12、这两部法典对物证分析鉴定来说具有深厚启蒙时期的色彩,它反映出了物证分析鉴定在公元前18世纪就已出现并受到重视。西方国家关于物证分析鉴定典型案例主要有:(1)古希腊学者Archimedes利用排水体积法分析鉴定了Syracuse王Hiero世皇冠含金量;(2)在28世纪之间编纂的犹太法典中有用化学方法鉴别衣服上的血痕和染料的记载等。近现代,尤其是现代微量物证分析技术在西方发展迅猛,各种先进的仪器已普遍应用于微量物证的分析鉴定。如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中子活化仪、显微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免疫法等已成为常规分析技术,这些仪器设备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形貌特征都能作出准确的同一认定或

13、种属认定。(二)毒物毒品分析发展简史早在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杰伯( Jabir)制备出了白色、无味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后,砒霜长期以来就成为投毒案件中主要毒物,称为“毒中之毒”,西方又称之为“继承人的粉未”。当时人们对其检测束手无策,加之砒霜的中毒症状与当时流行的传染性胃肠道疾病霍乱(又称为“2号病”)的症状相同,因此,出现了许多传奇性的用砒霜投毒的案件。现代的毒物分析始于欧洲,欧洲于18世纪末化学学科得到了发展,尤其是有机化学的发展,使得毒物毒品分析有了科学基础,从而使得投毒案件及吸毒、贩毒案件中检材逐渐找到了科学的分析方法。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毒物毒品分析方法及技术得到

14、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775年,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将砒霜与盐酸反应制得砷酸,砷酸与金属锌作用得到具有大蒜臭味的剧毒性气体砷化氢,构成了古蔡氏分析检验砷化物的基础。1806年,德国柏林医学院的瓦伦丁罗泽建立了有机质破坏法,使得砷化物中毒检材发展到了生物检材。被称之为“现代毒理学之父”、原籍西班牙的奥菲拉(Orfila)于1813年和1815年分别出版了毒药论即普通毒理学上、下卷,成为欧洲最早的一部含有许多毒物分析方法的毒物分析学专著。1832年,英国化学家詹姆士马什(James Marsh)发明了举世闻名的所谓古蔡氏,使得砷化物的检测发生了质的飞跃,是毒物毒品分析科学史上的一次革

15、命。1805年,德国药剂师Buttner从鸦片中分离出了吗啡,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科学家相继在许多植物中分离出了化学性质显弱碱性的植物性毒物。1819年Bennet等人从番木鳖种子中分离出士的宁,1820年Desose从金鸡纳树皮中得到了奎宁,1826年Geserk从毒芹中分离出了毒芹碱,1828年Bowsher等人烟草中得到了尼古丁,1833年Main从有毒的颠茄植物中分离出了阿托品,随后可卡因等生物碱相继出现。这些生物碱具有很强的生理、毒性作用,从而使得投毒案件发生了新变化,生物碱类毒物成为19世纪毒物分析新的课题。1851年,比利时化学家让塞尔韦斯塔史(Jean Servais Stas)

16、发明了生物检材中(对腐败检材效果尤佳)毒物用乙醇浸提法,奥特氏(Ottos)作了改进,成为斯奥氏法。后来的几十年里,化学家又继发明、发现了一系列的生物碱显色剂,并分别以其名字命名,如“梅克试剂”、“曼得林试剂”、“马奎试剂”、“弗雷德试剂”等,不同的生物碱遇这些试剂能产生不同的颜色,从而使得生物碱得到定性识别。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由于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成果涌现,使得毒物毒品分析也发生了质的飞跃。新的毒物、毒品也不断出现,如临床医源性抑制类毒物巴比妥酸类药毒物、吩噻嗪类药毒物,新型滥用毒品安非他明类衍生物,农药中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以及杀鼠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大量出现,使得毒物、毒品的品种迅速增加。与此同时,毒物毒品的分离分析从过去的只能分离分析毒物毒品的原型结构,发展到通过对其代谢物进行分析而认证毒物毒品的原型结构,检材的分析从定性发展到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