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格锻炼工作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332934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体格锻炼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体格锻炼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体格锻炼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体格锻炼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体格锻炼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体格锻炼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体格锻炼工作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体格锻炼工作总结幼儿园体格锻炼工作总结(精选5 篇)时间乘着年轮循序往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 时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 为此要做好工作总结。你还在为写工作总结而苦恼吗?下面是店铺精 心整理的幼儿园体格锻炼工作总结(精选 5 篇),欢迎阅读,希望大 家能够喜欢。幼儿园体格锻炼工作总结1本学期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等自然因 素,保证幼儿每天有12 个小时的锻炼时间,让幼儿进行多方位的锻 炼,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一、提供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和器械活动材料既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刺激物,又是开展体育锻炼的物质前提。 本学

2、期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有:1、实用的自制活动材料(如:棒球、沙包、彩带等)。这些活动 材料安全有趣又实用。孩子们用棒球、沙包、彩带练习投掷,平衡力 以及躲闪能力,促进了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一物多玩又发展了幼 儿的思维创造能力。2、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小型器械(如:塑料圈圈、绳子、羊角球 小翘板、平衡木、海绵垫子等)。这些体锻器械和材料色彩鲜艳,功 能多样,深受幼儿的喜欢。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动作,锻 炼了身体,还懂得了与同伴之间要团结互助,玩具要交换和轮流玩, 发展了协商交往的能力。3、各类大型体育玩具和器械(如:滑滑梯、跷跷板、山洞、攀登 架等)。种类多样的大型玩具满足了幼儿游戏和好

3、动的天性,活动中 幼儿积极愉悦,身体得到全方位的运动,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二、组织形式多样的体锻活动1、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锻活动,保证幼儿每天 12 小时的户外活 动时间。早上安排幼儿进行晨间锻炼(包括:自主活动、集体游戏、 韵律操和徒手操等);上午结合教学,动静交替,安排健康活动、户 外自主活动或集体游戏;午饭后,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散步;下午依照 上午的活动情况灵活开展户外活动。每周保证幼儿玩两次集体大型玩 具。2、我们更注重在一系列的健康锻炼活动中,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 发展与提高,乐意尝试多种简单的器械和玩具运动身体。主要活动有: 快乐岛、我们来跨栏、运果子、运菜忙、蛙跳高 手、等一等再开始。

4、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幼儿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有目的地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三、安全与卫生环节紧抓不懈安全与卫生是幼儿的生命线。 我们严格按照苏州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标准 要求及上级领导在 安全工作方面的要求,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遵循保教并重 的原则,保证每次体锻活动中一教一保。注重常规教育和安全教育, 指导幼儿在活动中正确使用运动器械,掌握有关体育活动的初浅知识, 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团结合作,爱护公物。并学习收拾一些 小型体育器械。对体弱和中度肥胖的幼儿给予加倍的关心,及时提醒 幼儿增减衣物和休息,活动后洗手和适当补充水分。体育锻炼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值得每个教师付出更 多的

5、关注,让我们在热爱幼儿生命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健康。晨间户外锻炼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大部分幼儿 入园的第一项活动,是他们一日生活的开始。晨间户外锻炼是让幼儿 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根据季节、年龄段不同来调整),在一定的户外 活动区域内,利用一些器材进行的各种身体锻炼活动。晨间户外锻炼 组织形式相对比较松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营造合理有序的锻炼氛 围来实现锻炼的价值。我们要通过场地调控、器材调控、标记调控、 活动量调控、问题情境调控、教师观察调控、季节调控、空间调控等 策略来进行。季节调控是依据季节的变化来改变锻炼的内容、时间以 及保健的方式。空间调控则是以一个幼儿园为整体来规划利

6、用有限空 间,采用同时活动或者错时活动的形式,为每一位幼儿提供锻炼的机厶会。一、场地调控幼儿的晨间锻炼是在各种各样的户外场地上进行的。不同场地的 差异很大,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大小、项目安排、休息区的提供以及 规则的支持等,让晨间的户外场地真正成为幼儿的锻炼场。场地的安全。晨间锻炼要在安全、软质的场地上进行。软质场地 能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减轻教师的管理负担。场地的大小。场地的大小制约儿童活动的幅度,可根据场地的大 小安排活动内容,让每个活动中的幼儿都有适当空间。如果场地小就 不适合开展类似奔跑这类需要较大场地的活动,可减少固定项目安排, 同时,采取幼儿之间轮换、室内室外活动轮换以及班级之间轮换等

7、方 式调节。场地的安排。一般来说,可根据提供的锻炼器材相对分为固定的 活动项目和流动的活动项目。不论是规则的场地或不规则的场地,考 虑活动项目时都可以将固定的项目(钻爬、走平衡等)摆放在固定的 地点,如四周(不影响其它项目)、中间(成为活动项目间的自然间 隔)等;有些器材只适合在某种区域内玩,如推小车、跳羊角球等, 如果没有场地范围的要求,就会干扰其它项目。一定时期内要让场地 内的部分锻炼项目相对固定,不需变化太频繁,可以星期或月为单位 对锻炼项目调整。同时,可留有一定的场地,让幼儿自由讨论决定项 目内容,或提供小型器材让幼儿选择。休息区提供。具体场地划分时要考虑小块的休息区域,可以摆放 休息

8、用的椅子、擦汗用的毛巾或卫生纸等。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培 养孩子自我保健的意识。规则的支持。晨间锻炼是大家同时活动,一种锻炼项目就必须有 与其一致的规则要求,要逐步让幼儿养成主动遵守必要规则的良好习 惯。二、器材调控幼儿的晨间户外锻炼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器材,各种器材与幼儿的 锻炼密不可分,提供器材的种类、数量、安全、锻炼价值等都会影响 效果。就锻炼价值而言,可涉及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攀 登等基本动作与能力的培养。适合晨间活动的器材,不需过多关注技 能技巧,只要幼儿处于一定的锻炼状态就可以。器材提供的安全。器材应牢固、实用,不需过多强调幼儿的自制, 幼儿可以参与简单的装饰。以及一些辅助锻

9、炼材料的制作。比如,与 家人共同制作沙包、纸棍装饰等。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锻炼热情。同 时,每种器材都应强调正确使用,不需要过多引导一物多玩,毕竟晨 间时间有限。要让幼儿在正确使用器材中与材料互动,体验锻炼的愉 悦。器材提供的种类。种类并非越多越好。南京市体育教研组曾做过 专题调研,建议各年龄班晨间户外锻炼器材小班不宜超过 4 种,中班 不宜超过 6 种,大班不宜超过 8 种。提供的器材种类过多,幼儿会忙 于更换,不会专注于锻炼本身;而器材过少,容易造成争抢行为,也 容易让幼儿疲劳,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同类器材提供要充分考虑层次性的问题。如跳的活动中,跳远的 距离和跳高的高度都要有层次变化,可以提

10、供几组不同的器材让幼儿 尝试。提供新器材以一次提供一种为宜。不宜一次提供多种新玩具, 数量可视幼儿的情况而定。如平衡、钻爬、跳等,一种锻炼项目以 23 组为宜;流动区域的器材,一种器材的数量最好在班级人数的 1 514左右,太少(23个)可能会让幼儿争抢,太多(10个以 上)幼儿可能会忙于频繁更换。三、标记调控适当的标记能起到良好的隐性调控作用,可以调控锻炼的规则、 线路、起始的距离、活动区域的划分等,这些都可让幼儿参与制定, 让他们共同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标记,然后让每一个幼儿都了解标 记的意义,并共同遵守。晨间锻炼中常用的标记,可以分为平面标记 与立体标记。平面标记,一般粘贴或绘画在地面、

11、器材上,利用形状、色彩、 大小的差异来提示幼儿。常见的形状有点(实心、空心)、线(直线、 曲线)、圈(大小不同)、箭头、小脚丫形等;还有一种平面标记图 是直接画在纸板上,便于幼儿的观察,如,场地项目分布图、玩法分 解图等,比较适合中、大班的幼儿,可以让幼儿通过整体观察,了解 活动的分布状况,会看图玩游戏,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立体标记,使用起来随意性大。一般来说,各种小型器材本身都 可以作为标记,如,用跳圈作为起始点的提示,这些实物标记可以随 时移动,使用方便。但由于有高度、长度的问题,可能较占空间,会 有一定安全隐患。实物标记使用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四、活动量调控晨间锻炼整体的活动量要适度

12、,不宜过大过小,活动量过大会让 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影响下面要进行的活动。活动量过小则无法 起到锻炼的作用。活动量调控要兼顾运动的时间、运动的强度、运动 的密度、运动项目的特点等。为了保证必要的锻炼时间。应提醒幼儿 按时到园,适当增强运动的密度,提供上下肢交替的不同锻炼项目。 根据幼儿的情况,提醒幼儿交换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采用集体交换, 利用音乐、手势或其他信号提示(比较适合年龄小的幼儿),也可以 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提醒交换,逐步让其养成自主交换的习惯,以此 来自我控制活动量。活动量调控要兼顾集体与个别,让大部分幼儿能够处于动静、急 缓交替的状态中,保持一定的运动节奏。对个别特殊幼儿需要随

13、时提 醒,避免其过热或过累,保持适度运动状态。五、问题情境调控这是一种辅助性调控策略,在活动时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情境, 留给幼儿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活动,可以增强活动的 挑战,让锻炼更有情趣。为幼儿设置问题情境时,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对自我任务意识提 高的要求,如,跳绳完成个数的增加;对合作意识的要求,一个人玩 后两个人玩等:对解决问题方式的要求,选择不同辅助器材参加一项 锻炼,如,选择头顶沙包或拎重物(加水的饮料瓶)等走高度、长宽 不同的平衡板等等。问题情境调控中设置的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无限制地要求下去, 这种调控只是为了提高幼儿的锻炼兴趣,不能因此影响幼儿的锻炼乐 趣。六、观察

14、调控教师的观察指导是调控晨间锻炼的良好方式。教师在晨间锻炼活 动中是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在关注大部分幼儿的同时应兼顾个 别儿童。主班、配班教师可以分工,主班教师应一直处于关注多数儿 童的状态,晨间家长接待可由配班教师完成。教师观察时不宜定点 (某个固定项目)、定人(只注意某个、某几个幼儿)。观察时要选 择合适的位置,便于观察幼儿的表现、指导幼儿的锻炼。尽量减少幼 儿的三类行为:无目的观望,不参与活动;频繁交换器材;干扰别人 活动。教师需要重点观察的是:是否每位幼儿都积极参与活动,处于 锻炼状态;是否幼儿都能遵守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是否有个别幼儿 需要帮助。教师在展间锻炼活动中以观察、指导为

15、主,如有可能,可 适当参与幼儿的活动。幼儿园体格锻炼工作总结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开学初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制定了体格锻炼计划,促使幼儿身体和心理过程得到全面发展。组织幼儿经常进行体格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全面地增强 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一、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活动前检查自己的鞋带是否系好,冬天在高强度的活动前先脱去一件外套,在活动中遵守规则,不推、不挤前面的小朋友,不做危险 的动作。这些习惯在每次的活动前教师总是一次次地嘱咐、关照。久 而久之

16、,逐渐养成这些好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有效地避免了在活 动中事故的发生。二、合理、科学地安排幼儿的活动量。幼儿的活动量首先应根据幼儿的体质状况来安排,如肥胖幼儿的 运动量适当大一些,生病幼儿不宜参加强运动的活动。对能力弱的幼 儿提的要求不能太高,要循序渐进来完成。其次根据季节气候来安排。 九、十月份,天气比较炎热,安排的体育游戏强度、密度要小一些, 在十二月份和一月份,天气比较寒冷,安排的活动量适当大一些。保 证每天不少于二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体育活动,让幼 儿在阳光下,尽情地运动,提高身体机能。让幼儿在日常活动和游戏 中达到锻炼身体、增强自信心,促进幼儿智力、个性品质、审美情趣、 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三、巧妙安排,使基本动作得以发展。我们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根据季节的不同以及 幼儿在活动中的不同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