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复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33090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一、考点要求 1、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考点阐释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炼字的技巧和语言的风格。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常见的修辞技巧和抒情方式、描写手法、行文构思及其它表现技巧等。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意义点,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和艺术风格等。三、方法步骤 1、看标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能给我们读诗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它或者点明写作背景,如王维使至塞上、贾岛寻隐者不遇;或者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2、,如曹操观沧海、贺知章咏柳;或点明诗歌意象,如柳宗元江雪、王冕墨梅;或表明作诗目的,如李白赠汪伦、李商隐夜雨寄北;或表达诗人情感,如李绅悯农、王昌龄闺怨等。 2、看作者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抒发的是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的是诗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而这些情感、认识、感受,又是由诗人自身所受教育、人生经历、个人性格、个人际遇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苏轼的“豪放达观”,辛弃疾的“悲愤慷慨”等。解读诗歌,诗人是个重要信息,平时要尽量多的了解诗人有关的信息,尤其是处于时代变迁之际的诗人,如唐安史之乱前后的诗人,由北宋而进入南宋的词人等。

3、3、读注释但凡试卷上的注释我们都要留意,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春日即事 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在这道题中,注释告诉我们李弥逊“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第二题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联系背景答题就很容易切入。 4、抓诗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观点认识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全句的词语(句子)

4、,它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潭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等。抓住诗眼,有助于提挈全篇,融会贯通,理解主旨,把握精要。 5、品“冷”“热” 古人写诗,常常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很多诗歌,其景色“冷”“热”往往就是作家情感变化的“晴雨表”。如李白早发白帝城通过“彩云”“轻舟”“千里”“一日”等表达自己喜悦畅快的心情,快船快意,豪爽骏利。柳宗元的江雪则创造了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大雪覆盖的江面上,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天地之间纯洁而寂静,老渔翁则孤傲而清高,这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 6、悟典故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往往还喜欢借助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

5、刻的主题。如李益的塞下曲:“浮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教只轮遣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诗中通过借助马援、班超、薛仁贵等人的典故,表达慷慨豪迈之情,建功立业之志,报国守边之怀。7、看意象(意境)(1)意象与意境的定义意象,“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即诗歌中的具体的人、物、景等(物象)。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

6、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 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心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意境。(2)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如果意象是落叶,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7、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3)常见意象所含意义长亭:陆上送别之所。 芳草:喻离恨。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凄苦之音。梅花:初用于赠别,后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 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 杨花、芦花:顠零之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莲: 喻高洁,或表达爱情。杜鹃鸟:为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 鹧鸪鸟: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寒蝉:为悲凉的同义词。 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蟋蟀: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联系

8、起来。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悲伤的感情。 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比喻垂老之年。成熟的梅子:少女怀春。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白云、明月: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诗词常用手法。 水: 常常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四、常用作答模式1、先观点后理由 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请看下面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

9、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A.游子思归乡。【前为观点,后为理由】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B.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C.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2、先分后总式 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例如,解答“潭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诗眼时,有一考生这样作答: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10、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两字的妙处。先分说】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再总说】。【此答案从用词之妙分析其效果】 3、先总后分式 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请看下面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秋 夜 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谈谈你对这个字的理解。 参考答案: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先总说】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

11、,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 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请看下面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绿绮:古代名琴。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参考答案: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五、答题类型第一种类型:表现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

12、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的整体构思,诗整体的艺术技巧或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来解答。 典型例题: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第(2)题:“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这道题考查的就是关于诗整体构思上的技巧:前三句叙事抒情,末一句写景,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垠。 备选答案:1、修辞方法: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 排比、双关等。2、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

13、抒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两种。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描写技巧:渲染与烘托、衬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细节描写、粗笔勾勒、白描工笔、诗中有画、观察角度(俯视、仰视、远眺、近看)、以小见大等。其他表现方法 :赋、比、兴;象征、联想和想象、抑扬关系(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似贬实褒、似褒实贬)、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等。3、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浑然天成等。 第二种类型:意境和情感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

14、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或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正确解答: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摹诗歌图景 第二部分:概括意境特点 第三部分:把握作者感情 常见格式:这首诗通过(意象)描写出了画面,画面有特点,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典型例题: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简要分析诗人在三、四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参考答案:三四句通过凉床、月影、梧桐描写出一幅秋夜无眠,诗人独守空房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冷、惆怅的意境氛围,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境。 备选答案: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宁谧、朦胧、悠远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黯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