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点与要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327573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点与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学考点与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学考点与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点与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点与要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教育学考点与要点2019年中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汇总第一章复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学的发展。知识点梳理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

2、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六艺教

3、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D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一年(1905年),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4.20世纪以后的教育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最新资料推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