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的革命与改革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326594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阶级的革命与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资产阶级的革命与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产阶级的革命与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阶级的革命与改革(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产阶级的革命与改革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过程: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结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专制统治。革命结果:通过权利法案,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革命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权利法案的颁布目的:为限制国王的权利; 时间:1689年;机构:英国议会。内容: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不能随意

2、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意义(作用):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克伦威尔:1645年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1649年,英国成立了共和国,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实行了有得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当今世界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有:英国、日本、西班牙、丹麦二、美国独立战争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作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英国对北美人民的反抗采取高压政策。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

3、发展。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建军:1775年,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军队,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运动。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胜利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战;法国等国的军事援助。独立

4、宣言内容: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意义: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着美国诞生。(7月4日为美国国庆节)进步性表现: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殖民压迫的要求,包含了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主张。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和立法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对华盛顿的评价: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担任大陆军总总司令,领导北美人民摧毁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美国的独立,当选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建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5、三、美国的南北战争原因:美国独立以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南方继续保留和发展以黑人奴隶为主要劳动力的大种植园经济。矛盾的焦点,围绕着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南北矛盾再也无法调合。根本原因:南方奴隶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战争爆发标志: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措施: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南北战争的影响: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评价林肯: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

6、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四、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领导阶级:资产阶级(主要人物罗伯斯庇尔) 主力军:人民群众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国庆节)人权宣言: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意义: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1792年,法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不久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革命高潮:在革命中,罗伯斯庇尔

7、掌握了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拿破仑: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评价:1、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对内颁布了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对法国历史的最大贡献);对外打击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2、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五、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主要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在法

8、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评价:积极影响: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上重大转折点。局限性: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六、日本明治维新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原因: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主要内容:(明治天皇)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评价:积极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局限性: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