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用补强圈的选用及举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326570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用补强圈的选用及举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压力容器用补强圈的选用及举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压力容器用补强圈的选用及举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压力容器用补强圈的选用及举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压力容器用补强圈的选用及举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用补强圈的选用及举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用补强圈的选用及举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补强圈1. 设计或选用标准JB/T 4736-2002 补强圈2. 结构类型4550”、1520|1?尸4$占(35) (15。时)或 1=丈0216) (20。时C型4.2各种坡口型式的适用条件A型一用于壳体为内坡口的填角焊结构;B型一 用于壳体为内坡口的局部焊透结构;C型一 用于壳体为外坡口的全焊透结构;D型适用于壳体为内坡口的全焊透结构;E型适用于壳体为内坡口的全焊透结构。3.设计或选用程序设置原则对于压力不高,直径较小的开孔,因其去除金属面积相对于设备开孔处金属截面积所占 比例非常小,因而开孔所造成的强度削弱可以忽略不计。GBI50-2002钢制压力容器中,对于同时满足卜列条件者可不另

2、行补强:a、设计压力W2.5MPa;b、两相邻开孔中心的间距(对曲面间距以孤长计算)应不小于两孔直径之和;对于3个或 以上相邻开孔,任意两孔中心的间距(对曲面间距以弧长计算)应不小于两孔直径之和 的2.5倍:c、接管公称外径89 mm;d、接管壁厚满足表6-1的要求,表中接管壁厚的腐蚀裕量为1mm,需要加大腐蚀裕量 时,应相应增加壁厚:表单位为亳米接管外径253238454857657689接管壁厚3.54.05.026.0e、开孔不得位于A、B类焊接接头上;f、钢材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Rm 540MPa时,接管与壳体的连接宜采用全焊透的结 构形式。等面积补强法等面积法是壳体截面因开孔被削弱的

3、承载而枳,需有补强材料予以等面积补偿,其实质 是壳体截面因开孔丧失的强度,即被削弱的承载面积A乘以壳体材料在设计温度卜的许用 应力Mt,即A-Mt由补强材料予以补偿,当补强材料与壳体材料相同时,补强面积等于削 弱的面积,故称等面积法。1、内压容器受内压圆筒上的开孔所需补强面积A:妇泌2$勿(S式中:1一开孔直径,圆形孔取接管内直径加两倍厚度附加量,皿;6 一圆简开孔处的计算厚度,mm.式中:&一接管有效厚度为接管名义厚度8.减去厚度附加最C, mm;去一强度削弱系数,等于设计温度下接管材料许用应力与壳体材 料许用应力的比值,1时取1Pc 设计压力,MPa;Di圆筒内直径,nun;F 设计温度下

4、壳体材料许用应力,MPa;焊接接头系数:A 一接管名义厚度,mm。可以作为补强面积的主要有以下几项:Al T体有效厚度减去计算厚度之外的多余面积,mm3;Al= (Bd)(3)一2晶 00 (I项)(3)A2 接管有效厚度减去计算厚度之外的多余面积,mm2;A2=2M () fr+2h2 (&rC2) fr (4)A3 缱金属截面积,mm2;A4 有效补强范围内另加的补强面积,mmSB4=(补强圈外径-补强圈内径)x补强圈厚度式中:腿 f 体开孔处的有效厚度,等于名义厚度减去厚度附加低.mm;&T管计算厚度,mm;C2 腐蚀裕量,mm。其中,A1和A2并不是任何位置的多余面积全部参与补强,而是

5、在一个有效范 围内的金属才具有补强的作用。壳体多余金属参与补强的有效宽度B:B=2dB= d+2 530x!4,接管高度hl=200mm,简体和 接管村料均为Q345R,材料需用应力 t=170Mpa,筒体厚度负偏差C 1=0.3111 m,腐 蚀裕量C2=3mm,试进行补强计算。(1) 筒体开孔削弱所需补强面积 A=d$+2S Set (L-fr) =4896nmi(2) 补强面积计算壳体多于金属面积A 1 = (B-d) () e- S ) -2 et ( e- 3 ) (1-fr) =5 4 5.8111111 ?o接管多余金属面积A2=2hl ( Aet-S t) fr+2112 (

6、et-C2) fr=1229in2o补强区内的焊缝面积A3=64mn?Al+A2+A3=1839nim2,小于A,需要另 外加强,所需补强面积为3057mm增加补强圈840x14,材料均为 Q345R, A4=4247nmi2& 满足补强要求,式中:= 9.6 2 7 in in , S $ = n Cl-C2 = 10.7innir fr= K B=1017mm, d=508,6null, hl=84.38mni, h2=0nun, 5 t=3.419nini, S et= 10.7mm05.注意事项3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XI接管伸出长度要足够在设备制造过程中,通常是先将法兰与 接管焊好后再进

7、行接管、补强圈与壳体的焊 接.为了保证补强圈在接管与壳体的角焊缝 处能很好的贴合,通常要将此焊缝打磨至与 壳体外表面齐平。如果接管伸出长度过短的 话,给焊缝的打磨和补强圈的焊接都会带来 困唯,甚至无法进行。3.2公称直径小于5。的补强圈外径确定当设计压力大于2.5即使开口的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也必须进行开孔 补强计算“当计算结果显示需要另行补强时,可 考虑增加接管壁厚或加补强圈。补强圈标准 OB /T 4736-2002)上的补强圈规格最小 为DN50,也就是说公称直役小于5()的开口, 其补强圈是一个非标准的补强圈。我们可以 参考标准补强圈来进行设计,其结构形式和 制造检验要求按标准,设计者只确定补强圈 的外径。公称直径小于50的开口由于其开孔 直径小,计算所需的补强圈外径可能非常 小但不能按这个计算值来确定补强圈的外 径。因为补强圈上有一个用来检漏的螺孔, 其大小为M10:另一方面焊接坡曰也要占据 定的空间位置。因此,为满足上述要求, 补强圈的外径最好不要小于13。nun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