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325884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公养公育)。1.2古代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1.3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是(庠),是学校的萌芽,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或场所。1.4最早有记载的胎教在(西周)时期。1.5我国教育历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计划的记录出自(礼记内则)。1.6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已经有了计划性,但还没有统一和明确的年龄划分,比如(礼记内则)以10岁前为学前教育期,而大戴礼保傅中是8岁,尚书大传中是13岁。(8岁)岁入小学成为封建时代占主要地位的观点。1.7三公是指(太师)、(太保)和(太傅)。1.8三母是指(子师)、(慈母)和(

2、保母),除三母之外,当时宫廷内还置有(乳母)。1.9(西周)是我国胎教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初始阶段。1.10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的养胎一篇中,提出(外象内感)胎教理论。1.11(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学著作。1.12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1.13北齐医生徐之才的(胎产书)中提出的逐月看胎法,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1.14古代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的内容很多,被概括为(幼仪或童子仪)。(礼教)是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1.15我国古代对太子、王子的教育,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1.16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1.17我国古代最为流行

3、的三部儿童教材是(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三者简称(三、百、千)。1.18自(宋代)以后,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1.19为儿童编写的故事书多出自(宋代)以后。1.20我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有(游戏)、(讲故事)、(体罚)。1.21我国古代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语言教育)、(。识字教育)、(计算)、(自然常识)。1.2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明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1.23最早记载胎教的医学著作是(黄帝内经)。1.24儿童诗歌的类别有(识字类)、(训诫类)、(知识掌故类)。1.25(刘向,)的列女传记载了我国最早的(

4、宫廷胎教)的经验,提出(孕妇对外界事物要慎所感的)理论,为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奠定基础。1.26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儿童图画有(养正图解)、(蒙养图说)、(养蒙图说),都处于(明代)。1.27影响比较大的儿童故事有(书言故事)、(日记故事)、(二十四孝图说)等。1.28胎教的目的、作用有(才德过人)、(健康长寿)、(形貌端正)、(选择男女)。1.29知识掌故类的蒙学读物,以(蒙求)最为流传。1.30胎教的方法有(监督法)、(瘦身法)、(小劳法)。1.31用儿童口语编辑成的训诫类儿童诗歌中(小儿语)是一部影响极大的蒙学读物。2.1贾谊关于太子教育理论的著作主要见之于(新书)的(傅职)、(保傅)、(

5、劝学)、(胎教)诸篇中。2.2贾谊把太子整个教育分为四个阶段:(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 皮亚杰认为,儿童教育的根本和主要任务是发展(智力)。19.23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不可跳跃和不可逆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自爱-他律-自律-公道)。名词解释题 1.1胎教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我的和外部的措施,有意识地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以便生育出聪明、健康的后代,是一种早期教育措施。1.2三母制度。这是宫廷儿童教育制度之一。在宫内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子师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慈母要

6、根据太子的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母负责安置料理睡眠。1.3保傅制度。这是宫廷儿童教育制度之一。选择贵族和大臣中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身体、道德和知识的训练。师、保、傅,分为太师、太保、太傅和少师、少保、少傅,称三公和三少。太保负责太子身体的安全和健康;太傅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太师负责太子的学业知识。1.4宫廷儿童教育。宫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宫廷儿童教育主要介绍以太子、王子为对象的教育,有独特的意义、内容和形式,主要体现在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上。2.1小学。为便于儿童学眼前事,朱熹与刘子澄编纂小学一书,该书将大量古今圣贤嘉言懿行汇集起来,贯彻对儿童多用正面教

7、育的原则,希望用这些古人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言行,教育和诱导儿童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学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全书共六卷,分内外篇,内篇有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篇有嘉言、善行。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包括刻苦学习、忠君、孝宗、事长、守节等德行方面的格言、故事等,内容生动,通俗易懂,易于儿童接受。2.2眼前事。在教育内容上,朱熹提出,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是就儿童日常生活接触的眼前事去教他们,就教者而言,是教事,就孩子而言是学其事。他认为学必自近者易者始,并认为学位之道只就眼前日用的开始,初学应给以简单容易的内容。儿童主要是学习眼前日用之事,是知之浅而行之小也。 3.1武昌蒙养院。19

8、03年秋,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创办了幼稚园,即湖北幼稚园,也叫武昌蒙养院,是中国创立的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附设女子学堂,是中国幼稚师范的萌芽。湖北幼稚园的教员主要由日本人担任。户野美知慧,是日本来华的最早幼教工作者。她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规定重养不重学的原则。保育幼儿包括发展身体、开发知识,培养行为习惯三方面。课程有行仪、日语等。 3.2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1903年,清朝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其中,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其内容包括:蒙养院的对象:37岁儿童;蒙养院的意义:指出了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蒙养

9、院的设置: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蒙养院的保教要旨:对儿童教育,包含德智体美的内容,照顾儿童情性及心理。蒙养院课程:游戏、歌谣、谈话、手技。蒙养院内教师称保姆,由乳媪、节妇训练而成。蒙养院实行蒙养家教合一。. . 19.5克鲁普斯卡娅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1917年出版了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著作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她重视学前教育,参与主持制定了发展学前教育的各种政策性文件,发表了论述学前教育的文章,为苏联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对苏联学前教育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6发生认识论是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所谓发生认识论是关于儿童智力(思维)发展的结构理论,其探

10、索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儿童出生后,认识是如何形成、发展的,受哪些因素所制约,其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现的等问题。19.7结构。皮亚杰认为,所谓结构,也叫整体、系统或集合,是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简答题1.1简述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的内容。答: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的宗教教育;原始的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1.2简述中国古代胎教的目的。答:中国的胎教,最初是宫廷中的早期教育。封建统治者实施胎教,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合格君主。春秋战国以后,胎教逐渐下移民问,成为人们培养合格后代的措施。要让儿童的教育有一个

11、好的起点,为其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孕育一个德才兼备、健康长寿、形貌端正并且最好是男性的后代。1.3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答:原则: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儿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方法:游戏;讲故事;体罚。1.4古代初步(学前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答: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勤俭耐劳。1.5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意义、目的。答:儿童家庭教育是齐家治国的基础;获取功名,光耀门楣;立志做人,修养品德。1.6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婴幼儿身体的养护;童生活常规的培养;初步的道德教育;早期的知识教育1.7古代胎教的内容和方法

12、及其评价。答:胎教的内容: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饮食影响与调摄;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胎教的方法:监督法;小劳法;瘦身法。评价:中国古代胎教,历史悠久,其实践与理论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和科学的论断可以借鉴,其片面的、不科学的内容应予以批判。 1.8古代儿童诗歌有哪些种类?答:古代儿童诗歌有:识字类;知识掌故类;诫类。2.1试析贾谊早喻教的主张。答:贾谊将太子教育分为4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前两个属于幼儿教育。胎教:(1)选择父母是胎教的根本问题。(2)对孕妇要进行正礼教育。(3)安排适宜的环境及人员对孕妇予以影响。学前教育:(1)贾谊太子之善,在

13、于早喻教与选左右。早,一是要行胎教,一是要实施学前教育。(2)学前教育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3)宫廷中,聘请三公三少为专任教师。(4)为太子创造一个特殊优越的教育环境,左右前后皆正人(5)学前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包含体德智的要求。 . . 19.5分析和评价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论。答:幼儿的感官训练和智力培养是蒙台梭利创建的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也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一大特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1)蒙台梭利强调感官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应加强适当的教育,不失时机地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感官训练是形成认识能力的第一道门。这种观点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2)在教育实践

14、中,她设计了一套感官练习材料对儿童进行了各种感官教育。这些材料是符合儿童认识特点的,感官训练活动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3)但是,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论也有其不足之处。她的感觉训练是孤立地进行的,割裂了各种感觉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感官教育的方法有机械、呆板、枯燥乏味倾向,不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19.6简述克鲁斯普卡娅关于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答:克鲁普斯卡娅主要是从三方面阐述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意义。(1)她把发展学前社会教育同国家的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她提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妇女也参加生产劳动,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儿童的照顾,而设立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2)她从重视儿童早

15、期教育的角度来阐述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儿童的教育应及早开始,儿童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会使儿童终身受益。(3)她从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角度,强调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意义。她认为对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需要借助于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来进行。19.7简述皮亚杰理论的思想基础。答:皮亚杰理论的形成受到很多人的影响。(1)在哲学上,皮亚杰受康德影响较深。他的图式概念渊源于康德的先验图式。(2)在自然科学上,皮亚杰早年受生物学的影响很深。如达尔文的适应概念,成为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他将达尔文的被动的适应发展为主动的调整与同化。(3)在心理学上,格式塔心理学关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理论,发展心理学家中霍尔的复演说,瓦隆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谈话诊断法等都对皮亚杰有所影响。(4)在教育学上,皮亚杰深受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蒙台梭利、杜威等人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上半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