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危险因素库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32584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因素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因素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因素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因素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因素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因素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企业危险因素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机械制造企业危险因素库序号级别名称危险内容及危险程度造成危险原因控制措施1厂级锅炉房1. 外露转动部分易发生绞伤事 故。2.锅炉漏电,可造成触电事故。3.锅炉发生爆炸事故。1. 皮带轮等处无防护罩或 有罩拆除。2.接地线失灵或电线裸露。3. 安全阀、压力表失灵, 操作不当。1. 司炉人员要经培 训 、 持证上岗。2. 锅炉三证齐全,按时年 检。3. 皮带轮处安装防护罩。4. 可靠接地,及时更换老 化线路。5. 定期对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 进行校验。2厂级变电所1.易触电伤亡2.易发生火灾事故。1. 设备绝缘不良,操作机构 失灵。2. 变压器等设备接地、接零 不良。3

2、.安全用具没有定期检测。4. 变压器油位不正常,漏、 渗油,变配电设备过热。1.按期对绝缘状况检测。2. 对所有接地(接零)做 到安全可靠。3. 半年检测一次,做到安 全可靠。4. 及时检查、维修,安装 排风装置,经常检查。3车间级压力容器各类容器(罐)爆炸、泄漏事故对人造成伤害和损坏设备、厂房建筑1.罐体有严重腐蚀和损伤 2. 超重超载、超压碰撞、高 温曝晒 3. 安全装置不齐全、安全阀 失效、压力表失效,造成 压力超高,无防护垫圈、 防护帽等。1. 定期检验,不准用废残 罐。 2.不超装不碰撞,避高温。 3. 安全装置完整可靠,并 有明显标志。 4. 安全阀、压力表定期效 验。 4车间级工

3、业气瓶1.气体泄漏易造成人员中毒2. 气体泄漏遇明火造成燃烧、 爆炸事故3. 气瓶遇高温或暴晒发生爆炸 事故1.安全附件不齐全2. 使用方法不当,距离明火 太近3. 使用超期气瓶,高温暴晒 气瓶1. 使用安全附件齐全的气 瓶,气瓶减压阀定期检 查,压力表定期检验。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经 常检查气带,焊割作业 气瓶远离明火3. 不使用超期气瓶,避免 高温及暴晒5车间级起重机械1. 触电伤害。 2. 机械伤害。 3. 高空坠落。 4. 火灾。1. 接地失灵。 2. 违反操作规程带电作业。 3. 漏电保护器失效。 4. 吊钩、吊件和钢丝绳触 电、触滑线。 5. 上、下车登梯滑落。 6. 吊物上方

4、站人。 7. 吊门无连锁及失效。 8. 钩限位或大、小车限位 失灵。 9. 违反操作规程。 10.误操作。 11.抱闸失灵。1. 定期检查接地,经常检 查漏电保护器。 2.维修时严禁带电作业。 3.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作到10不吊。 4. 车上保险装置完好连锁 装置有效。 5. 经常检查设备开闭器, 操作开关、抱闸、限位 要有效、钢丝绳钩头磨损 不能超标,滑轮不能有 损坏,否则要更换。 6. 电器部分要经常检查, 特别是接线柱与触点要 接触好。驾驶室要备用 灭火器 6车间级厂内机动车辆1. 车辆易发生相撞,损坏。 2. 车辆撞、压行人。 3. 发生火灾。1. 离合器分离不到位,结 合异常。

5、 2. 转向装置、刹车制动装 置不灵敏、不可靠。 3. 仪表、照明、信号装置 安全性能不良好。 4. 油箱渗漏。 5. 不按期检测、驾驶员未 经培训上岗作业,不按章 操作。1. 离合器分离彻底,结 合平稳可靠。 2. 转向、制动刹车装置 灵敏可靠,每日开动前 进行自检。 3. 仪表、照明、信号装 置符合安全要求。 4. 油箱严密、不渗漏。 5. 车辆按期检验,操作 者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按章操作。7车间级可燃气瓶库发生火灾爆炸1.可燃气体泄漏2.电气材料导电磨擦等原 因均可发生火灾1.将气瓶置于不被高温 日晒的地方2.库房严禁明火照明灯 具要防爆3.保证库房通风良好8厂级厂房建筑1. 三、四级

6、建筑物为砖木结构 和木屋顶易发生火灾。2.有险情发生,人员疏散不利。 3.事故中烟熏者居多。 4.火势蔓延得不到有效控制。 5. 贵重物品库房,甲类厂房没 按一级防火设计。1. 可燃物多,一旦起火出现 爆燃,结构倒塌后引起空 气流通火势更大。 2. 事故照明措施不配套,滑 在疏散门及安全出口。 3.没有排烟设施。 4. 没有防火分离,防火间距 小。 5. 没按一级耐火设计搞钢筋 混凝土设计。1.加强消防设施管理。 2. 有完好的事故照明和安 全疏散门等设施配置。 3. 安装排烟装置和排风系 统。 4. 设防火墙,防火间距设 计施工要符合规程。 5. 按规程设计耐火等级按 耐火等级安排使用。6.

7、 定期检查,隐患尽快整 改。9班组级各种焊机1. 致残、致死。 2. 弧光触电伤人可伤人。 3. 发生火灾。1. 一次线接线处无防护板。 2. 没安装接地(零)保护, 绝缘电阻过大。 3. 一次线过长、二次线接 头过多。 4. 操作者不正确穿戴防护 用品。 5. 焊把绝缘不好。 6. 焊活地点附近有可燃物。1. 电源线与焊机接线处 有屏护装置。 2. 焊机必须有完整的接 地(零线)。 3. 一次线不超过3米,二 次线接头不允许超过三个。 4. 工人正确配戴护具。 5. 焊把绝缘要好。 6. 焊活地点无可燃物。10班组级配电箱(扳、柜)1. 触电事故可制人伤残死亡。 2. 弧光伤及面部,眼睛。

8、3. 发生火灾。1. 照明箱、板没按电气安 装规程安装。 2. 各种电气元件、仪表绝 缘性能不好。 3. 箱、柜接地(零)不正 确。 4. 箱、柜内杂物多,箱内 开关图不明确。1. 箱柜按规程标准安装。 2. 电气元件绝缘性能良 好,连接可靠。 3. 正确接地接零。 4. 箱柜内清洁卫生,箱 内开关线路明确,正确 操作。11班组级手持电动工具1. 因漏电等原因可造成触电 伤亡。 2. 可造成烧伤。 3. 蹦伤面部、手部。1. 电缆线有破损、漏电、 接头多。 2. 各类工具不按规定定期 检测。 3. 、类工具无漏电保 护器,类工具无接地 (零)措施。 4. 防护罩破损或松动。1. 电缆完整无损,

9、无损 坏现象。 2. 定期检测,达到安全 使用。 3. 安装漏电保护器,不 使用类工具。 4. 防护罩安装牢固,完 好无损。12车间级临时用电1. 触电伤害可造成人残、死。 2. 拌伤行人、操作者。1. 安设临时线未经审批, 无专人监护 2. 临时线绝缘不好,线经 与负荷不匹配。 3. 临时用电设备无良好的 接地(零)。 4. 临时线没有沿墙或悬空 架设,在地面易拌伤行人或砸、绞碾、压。1. 架设临时线必须审批,,专人监护,到时拆除。 2. 绝缘良好,线经与负 荷匹配。 3. 用电设备要接地(接 零)。 4. 临时线悬空或沿墙铺 设。13车间级电网接地系统主要危险是发生触电事故。1. 接地电阻

10、过大。 2. 接地线断裂。1. 按期检测,电阻要符 合要求。 2. 按期检测,保证机械 强度。14车间级防雷系统主要危险是遭雷击1. 避雷针断裂。 2. 避雷装置与建筑物等距 离过近。1. 避雷针采用焊接并定 期检测。 2. 按技术要求装置避雷 针,与其他建筑物达3米 以上。15车间级涂装场所1、 易发生火灾事故,烧伤作业 人员。 2、作业人员易发生中毒事故。 3、电气设备易致人触电。 4、浓度过高,造成爆炸。1. 油漆作业场所附近有明火 作业,吸烟或夜间作业点 明火照明。 2. 在容器内或窄小作业点 通风不良,可造成中毒。 3. 电气设备无防爆措施。1. 作业场所严禁明火 2. 现场应有良好

11、通风, 专人监护,轮换作业。 3. 电气设备要有防爆措 施,可靠接地。16车间级烤漆房1.易发生火灾、爆炸伤人。2.可发生中毒事故。1. 排风效果不好,可燃气体 到达爆炸极限并遇明火2. 过滤棉更换不及时,造成 阻塞,排风效果差3. 操作场所附近有人吸烟, 或动火作业,电气设备不 防爆4.不按要求使用防毒口罩1. 安装可燃气体超浓度报 警仪,超浓度后停止作业。2. 及时更换过滤面,避免 阻塞,经常检查烤漆房 密闭性能,排风效果。3. 操作场所严禁吸烟,10 米以内严禁烟火。电气 设备增加防爆措施4. 喷漆时必须使用防毒口 罩.17车间级砂轮机1. 砂轮碎块飞出蹦伤而部及 眼睛,严重可致残致死。

12、 2. 磨刀时伤手1. 防护装置强度不够或拆 卸防护装置 2. 罩与沙轮间隙不匹配, 装夹砂轮片不符合要求 3. 档板与砂轮间隙过大1. 砂轮不能有裂纹,按 要求装夹砂轮片 2. 防护罩要有足够的强 度,安装牢固可靠 3. 档板紧固,间隙不超 35毫米18车间级木工机械1. 设备漏电可造成触电事故。 2. 圆锯、平压刨设备可发生 冲手事故。 3. 锯条、锯片可发生蹦眼、 脸事故。 4. 长期作此可发生尘肺。1. 设备接地不良,不按时 检查。 2. 圆锯无防护罩、平刨无 防护罩、旋转部分防护 装置不完全。 3. 锯条、锯片有裂纹、缺 陷、夹紧装置不可靠。 4. 无吸尘装置。1. 可靠接地,定期检测。 2. 按规定安装各类防护 保险装置,每周全面检 查一次,不得随意拆卸 安全装置。 3. 锯条、锯片完好无损, 夹紧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