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_有理数的加减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325719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_有理数的加减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3_有理数的加减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3_有理数的加减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3_有理数的加减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3_有理数的加减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_有理数的加减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_有理数的加减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有理数的加减法点击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为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注意: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时,看清两数符号属于哪种情况,再应用哪种法则.针对性练习:1.填上适当的符号,使下列式子成立:(1)(_5)+(15)=10;(2)(3)+(_3)=0;(3)(_)+(_)=1.【解析】先判断和的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关系,再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选择符号.【答案】+ + + 点击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

2、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a+(b+c)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使运算简化.点击三:有理数的减数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点击四: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按加法运算来完成.类型之一:应用创新型例1、仓库内原存粮食4000千克,一周内存入和取出情况如下(存入为正,单位:千克): 2000,1500,300,600,500,1600,200问第7天末仓库内还存有粮食多少千克?在类型之二:凑整型例2.计算(0.5)+()+(+2.75)+().类型之三: 运算律型

3、例3、计算(0.5)+()+(+2.75)+().类型之四:综合应用型例4某市冬季的一天,最高气温为6 ,最低气温为11 ,这天晚上的天气预报说将有一股冷空气袭击该市,第二天气温将下降1012 ,请你利用以上信息,估计第二天该市的最高气温不会高于多少度?最低气温不会低于多少度?以及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至少为多少度?.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有理数的减法中,被减数一定要大于减数B.两个负数的差一定是负数C.正数减去负数差是正数D.两个正数的差一定是正数2.我市2006年的最高气温为39 ,最低气温为零下7 ,则计算2006年温差列式正确的是( )A.(+39)(7) B.(+39)+

4、(+7) C.(+39)+(7) D.(+39)(+7)3.冬季的某日,上海最低气温是3,北京最低气温是5,这一天上海的最低气温比北京的最低气温高_ .4.比零小4的数是_,比3小4的数是_,比5小2的数是_.5.计算:(1)(13)+(2);(2)+();(3)+(0.6).6.计算:(1)(3)(7); (2)103; (3)33(27);(4)012; (5)(11)0; (6)(4)16 .7.计算:(1)2317(7)+(16)(2)+()1+(3)(26.54)+(6.4)18.54+6.4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时

5、,这两个数都是负数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加数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零A.1个 B.2个 C.3个 D.4个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0.5=1 B.(2)+(2)=4C.(1.5)+()=4 D.(71)+0=713.A地的海拔高度是78米,B地比A地高38米,C地又比B地高12米,则B地_米,C地_米.4.计算:(1)(+13)+(20); (2)(3.75)+(+2.76);(3)()+();(4)(2)+(+)+(0.5)+1.5.计算:(1)(+)()+;(2)();(3)(5)2+();(4)5(2.5)+().1.有一批钢材标准质量为每捆1 500千克,现抽取5捆

6、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单位:千克):1 502, 1 497,1 512,1 491,1 489.这5捆钢材的总重量是多少?与标准质量相比是多还是少?2.某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南北方向巡视,从A地出发,晚上到达B地,规定向北为正方向,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8,9,+7,14,6,+13,6.问B地在A地什么位置?若汽车每行驶1千米耗油0.5升,求这天共耗油多少升? 课时作业:A等级1.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C.至少有一个正数 D.至少有一个负数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1)+0.5=1 B.(2)+(2)=4 C.(1.5)+(2)

7、=4 D.(71)+0=713.填上适当的符号,使下列式子成立:(1)(_5)+(15)=10;(2)(3)+(_3)=0;(3)(_)+(3)=1.4计算:(1)(13)+(2);(2)+();(3)+(0.6).5.一个水利勘察队,第一天沿江向上游走千米,第二天又向上游走千米,第三天又向下游走千米,第四天又向下游走千米试计算:(1)这个勘察队四天一共行程是多少千米?(2)第四天末,这个勘察队在出发点的上游还是下游,距离出发点多远?6.下列交换加数位置变形正确的是( )A.14+54=14+45B.12+34=21+43C.4.51.72.5+1.8=4.52.5+1.81.7D.+= +7

8、.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等于4的是( )A.()+() B.()()+2 C.0.125+()() D.|+(+)8.两个数的和是13,一个加数为8,另一个加数是_.9.计算:(1)(2.4)0.61.8;(2)()()1;(3)(1)(+3)(1);(4)(9)(+9)(18)9.10.已知m是6的相反数,n比m的相反数大2,求n比m大多少?B等级11.下列运算结果为1的是( )A.|+3|+4| B.|(3)(4)|C.|3|4| D.|+3|4|12.甲数减乙数差大于零,则( )A.甲数大于乙数 B.甲数大于零,乙数也大于零C.甲数小于零,乙数也小于零 D.以上都不对 13. 计算2(3)的

9、结果是( )A.5 B.5 C.1 D.114若家用电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是4 ,冷冻室的温度比冷藏室的温度低22 ,则冷冻室的温度是( )A.26 B.18 C.26 D.18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加法交换律有361=6+1+3 B.12可以看成是1加负2C.(+8)(2)+(3)=823 D.根据加法结合律有1879=18(79)16.若两个数绝对值之差为0,则这两个数( )A.相等B.互为相反数C.两数均为0D.相等或互为相反数17.把(6)(3)+(2)(+6)(7)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是_,读作_或_.18.下面是一个方阵图,每行的3个数,每列的3个数,斜对角的3个数相

10、加的和均相等.如果将方阵图中的每个数都加上同一个数,那么方阵中每行的3个数,每列的3个数,斜对角的3个数相加的和仍然相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方阵图.根据下图中给出的数,对照原来的方阵图,你能完成下面的方阵图吗?19.下表是一个水文站雨季在某条河一周内水位变化情况的记录.其中,水位上升用正数表示,水位下降用负数表示.星期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水位变化/米+0.40.30.40.3+0.2+0.2+0.1注:表中记录的数据为每天12时的水位与前一天12时水位的变化量.上周日12时的水位高度为2米.(1)请你通过计算说明本周末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2)用折线图表示本周每天的水位,并根据折

11、线图说明水位在本周内的升降趋势.20.计算:(1)+; (2)073+(219)(+81).C等级21.给出20个数:89,91,94,88,93,91,89,87,92,86,90,92,88,90,91,86,89,92,95,88.则它们的和是( )A.1789 B.1799 C.1879 D.180122.计算:.23.一跳蚤在一直线上从O点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2个单位,第3次向右跳3个单位,第4次向左跳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下去,当它跳第100次落下时,落点处离O点的距离是_个单位.24.计算:889592898691908892908692878991938

12、894918725.计算: + 26.计算:(1) 4.75(2)+(+10)+(3)5;(2)5.4+113.3+3114.7+4.27.一潜水艇为躲避雷达的追踪,从水下45米处,下潜24米,之后又上升34米,之后又下潜20米.(1)此时潜水艇的位置在什么地方?(2)与原来的位置相比,有什么变化?28.计算:(1)14(2)29.计算:(1)2317(7)+(16)(2)+()1+(3)(26.54)+(6.4)18.54+6.4(4)(4)(5)+(4)3(5)0+1(1)()(+5)()+430.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标志物先向乙队方向移动了0.2米,又向甲队方向移动了0.5米,相持一会后,又向乙队方向移动了0.4米,随后又向甲队方向移动了1.3米,在大家的欢呼鼓励中,标志物又向甲队方向移动了0.9米,若规定标志物向某队方向移动2米该队即可获胜,那么现在谁赢了?用算式说明你的判断.A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