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信用的基础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32526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信用的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公司信用的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司信用的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信用的基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信用的基础一、公司信用的含义公司信用是商事信用的一种,是公司这一商事主题在从事商事活动过程中其客观偿债能力和履约意愿、 信用记录等方面所获得的综合评价。其具有两个特点:1,公司信用具有动态性,是随着公司的综合经济能 力,履约诚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对公司信用的监督、公司信用档案亦呈现出动态性。2,公司信用的 基础包含两个方面,以公司资本为核心的财产基础和公司履行义务的主观愿望。软件硬件缺一不可。二、基于公司信用组成基础对公司的分类人合公司,无限公司属于典型的人合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其以股东个人条件如信用、地位、声望等 作为对外活动的信用基础。资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属于资合

2、公司。其取得信用的基础在于要使人们相信该类 公司有足够的资本(广义上的资本)作为基础,从而有利于同其他公司交往和内部的生产经营。人合兼资合公司,两合公司是其典型,它以股东的公司信用和公司的资本信用作为基础来承担责任。由于人合公司和人合兼自合公司比较特殊,股东的个人信用对公司信用的影响较大,因此我们讨论时 主要是指资合公司。三、几个主要要素对公司信用的影响(1)、公司资本与公司信用我国公司法表现出的是贯穿始终的资本信用的理念和法律制度体系,从公司资本制度到股东出资形式, 再到公司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限制无不体现了资本信用的明晰观念和要求。而且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严格 的法定资本制,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

3、还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均需注册方为有效,并且必须实际缴纳,所 以资本就是注册资本。新公司法虽然大幅度降低了注册资本额,但相比其他国家,其限制仍是很高的。但公司资本作为公司信用唯一评判标准有着不可弥补的缺陷:1、公司资本只是公司登记时的一个抽象资产,随着公司的经营,其数额可增可减,不会一成不变。2、对于实际资产高于注册资本的企业,是一种低估,使其交易能力和商业机会受到了限制,3、对于实际资产低于注册资本的企业,着不仅包括亏损,更多的是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导致债权人 的利益受到极大威胁。4、抽逃出资,对实物出资价格高估等情况也屡见不鲜,对于如何确定公司股东实际的出资额还存在很 多的问题。综上,以公

4、司资本作为公司信用唯一评判标准是具有极大缺陷的,不可取的。(2)、公司资产与公司信用公司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是反映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其中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 期投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各项,更为全面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刘燕的对我国企业注册资本制度的思考说“注册资本仅仅是一个帐面数字,它不过是表明了股东已 经按其出资额履行了其对公司债务的责任,它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反映公司资信情况。”赵旭东教授在 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也说决定公司信用的并不只是公司的资本,相反,公司资产对公司的信用起着 更重要的作用,与其说公司的信用以公司的资本为基础,不如说是以公司的资产为基础。以资本来昭

5、示信 用总是对公司信用程度不同的歪曲。难道资产真的可以代表一切么?1、公司资产在公司运营中,其量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中,很难量化。即使是专业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也特别指出:“企业价值受企业状况和市场状况的影响,随时都会变化。价值评估依赖的企业信息和市场信 息也在不断流动,新信息的出现随时可能改变评估的结论,因此,企业价值评估提供的结论有很强的时效 性”。2、公司信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产基础,二是履约意愿。生产型公司往往以大量的财产作为信用的 基础,而服务型公司,经营信用往往比公司的资产信用耿显得重要。3、知识性企业对资产信用的挑战,当前世界经济正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 展

6、形态也随之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一些网络公司投资不到100万,但却迅速发 展壮大,其获益是投资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因此对于高科技企业,用资产来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实在是最 大的失误。4, 有的公司作假帐,使账面上的公司资产完全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情况,更不能以此作为公司信用的 唯一评判标准了。综上,资产也不可作为抛弃资本后的公司信用唯一评判标准。(3)、股东信用与公司信用由于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只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只有当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才应对 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因此

7、,如果单看股东信用,其对公司信用基本没有影响。但我们必须看到另一方面,就是股东本人的信誉也会增加公司信用,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例子,某 些公司会请一些很著名的人来挂名做股东,这就是股东的信用,但这个信用对债权人的利益有保障么?根 据公司法的规定,他是没有义务来承担无限债权责任的。但他个人是否会基于道义来承担呢?实践中也有 相关的例子,但少之又少。四、多元化信用说以上看来,单纯的以某一方面来作为公司信用的评判标准时不科学的,对此叶敏在其论公司信用基 础多元化中提出公司信用不应该只理解为偿债能力,而应当是一个对商事主体的综合评价。关注偿债 能力进而关注偿债能力的基础净资产的做法并不错误,但不能说是

8、一种全面的科学的信用评价方式。而他 的评价方式囊括了公司净资产额、公司行政评定结果、公司董事、经理、股东及主要负责人情况、公司盈 利率、公司风险防范与管理体制的健全程度、特殊性质公司的特别指标。多元化信用说忽略了公司信用还应考虑公司还债的意愿,即使一个公司经营非常好,但他不愿意还, 也会想尽办法不还。这跟经济学中的模糊评判方法我觉得有类似之处。假如多元化信用说把每一方面都考虑到了,那么诚然,如果每一个公司在与另一个公司交易时、每一 个股民在进行投资时如果都能全面考虑到这些方面的话,也就不会出现公司欺诈,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诉 讼发生了。但事实上是公众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是有限的,我们只能考虑大多

9、数人的能力来确定一个较为合理 的关于公司信用的判断标准。五、结语作为普通公众,我们既没有广泛的消息来源,又不能单拿一个标准就对公司信用做出评判。因此针对 具体不同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标准时唯一的办法。我认为,还是应该对公司进行分类,分类的方式是根据行业来划分。金融公司、电视台、电脑公司、 航空公司、零售商、制造公司、食品公司、电影公司这样划分之后,如一些主要靠资本维系国家 也规定了较为严格的资本制度及数额的公司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我们应多关注资本的状况。如一些资 本额度变动较大的公司如高科技产业则应多关注资产和行业发展前景及知识产权的真实性。如一些容易对 资产账作假的如零售行业、制造行业则应花大力气多关注公司的经营状况、尽量审慎投资。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当然是构建全社会的信用体系,但这需要政府以及全社会一起努力,不是一天两天 能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