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练习法论文.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32453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音乐练习法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音乐练习法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音乐练习法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音乐练习法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音乐练习法论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音乐练习法论文浅谈音乐练习法论文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练习方法随着时代的开展越来越丰富,我认为可归纳为听、唱、视、记、奏、创、动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共同为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效劳。一、听。音乐是听觉艺术,中小学的音乐教学,都应建立在培养学生敏锐的音乐听觉的根底上。分开听觉,音乐教学根本无法进展,听觉训练是音乐教学的中心。听觉训练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本技能训练,包括音准、节奏。应从低年级开场训练,先入为主,熟能生巧,到了高年级再抓,那就事倍功半了。为了兴趣性,可在游戏中进展练习。二是把技能训练获得的技能,融在歌唱、欣赏、演奏等实际音乐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二、唱。据我的

2、经历,歌唱是最符合中小学生心理爱好的活动,最易普及,因此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进步歌唱的才能,首先要教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有歌唱技能中气息的支持、可变共鸣腔中的调节、吐字咬字的明晰度等。二要重视歌曲的分析p 处理。音乐的感情体验是很难用语言讲清的,只有通过反复咏唱,才能唱出其味。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学一首忘一首,是不会收到效果的。三、视,即视唱。学生只有具备视谱才能,才能独立唱歌、演奏乃至创作等,这是音乐“双基”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教学时应着重在音乐、节拍、节奏等方面进展训练。训练中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看谱、“手到”划拍、“口到”轻唱,三者亲密协调配合练习。四、记。指增强学生的音乐

3、记忆力,应贯穿于各个教学内容之中:节奏的记忆、模拟;短句的模唱、听音记谱、背唱视唱歌曲中的名曲曲调、背唱中外优秀歌曲;记忆欣赏作品中的名称、作者、主要旋律等。五、奏。让学生演奏乐器,是当前我国音乐教学中一项新的内容。学生在音乐课中不仅动口唱,还动手奏,能极大地进步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目前,国家统编教材规定的课堂乐器是口琴和竖笛,它们的特点是:有固定的音高,技术性较低,价格较低,很合适学生学习。器乐教学要与识谱、唱歌相结合,做到唱唱、讲讲、听听、奏奏。小学低年级应以学习打击乐器为主,到中年级开场学一种乐器。六、创。创作也是新兴起的一种教学练习法,让学生根据指定的节奏写出多种不同的旋律,启发他们把

4、节奏或旋律片段开展成乐句、乐段。在中、高年级还可以进展简单旋律的即兴创作。在进展这方面的练习时应给学生讲一些初步的作曲知识,以免学生摸不着头脑。七、动。即动作,就是把感受到的音乐用动作表达出来。让学生用动作表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是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动作的练习方法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是走、跳、摆转、转体等。律动是舞蹈的根底,动可以使音乐教学增添生动活泼的气氛,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还能发挥学生间的互相合作。老师能参与的话更好,能融洽师生的友情,教学相长。上述七个方面是听中有唱、唱中有视、视中有记、奏中有创、创中有动,听、唱、视、记、奏、创、动互为一体,把这七种教学练习法都调动起来,音乐教学能显得更加生动活泼。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