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的ZmHSD1基因转化玉米自交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32210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杆菌介导的ZmHSD1基因转化玉米自交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杆菌介导的ZmHSD1基因转化玉米自交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杆菌介导的ZmHSD1基因转化玉米自交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杆菌介导的ZmHSD1基因转化玉米自交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杆菌介导的ZmHSD1基因转化玉米自交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杆菌介导的ZmHSD1基因转化玉米自交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杆菌介导的ZmHSD1基因转化玉米自交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杆菌介导的ZmHSD基因转化玉米自交系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动物激素, 参与糖、 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等过程,还具有抗炎的作用1 o 11 B-羟基类固醇脱 氢酶(11 B -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 11 B -HS。是调 节糖皮质激素的关键酶, 它促进活性糖皮质激素与非活性激素之间的相互转换2 ,3。虽然目前在植物中还没有鉴定出11 B -HSD,但是随着拟南芥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发现了八个类似HSD 勺基因。最先鉴定出的是一种油菜籽HSD它在利用ABA类似物抑制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过量表达4 ; Jolivet 等 5 证实在芝麻和油料作物中只存在微

2、量的 HSD这些HSDS码的蛋白表现出与 NADP所依赖的11 B -HSD 17 B -HSD/17 B -类固醇脱氢酶相同的 性能6 o AtHSD1基因包括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它编码的 蛋白由389个氨基酸组成,李凤玲等7将AtHSD1的cDNA连接 到 35S 启动子后整合到拟南芥中,发现转基因植株明显比野生株粗壮,其分支和长角果的数量也明显增多,转 AtHSD1基因植株 的表型与过量产生BR或过量表达BR受体基因BRI1的表型一致 810;同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抗盐性比野生植株高 7。因此, 该基因在改善农作物植株生长、提高产量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

3、尝试将 ZmHSD基 因转入玉米自交系品种, 以期获得转基因玉米植株, 拓宽玉米种 质的遗传背景,为高产稳产玉米品种的选育服务。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植物材料玉米( Zea maysL. )自交系 18-599 、齐 319 和昌 7-2 。1.1.2 目的基因、载体、菌株 ZmHSD表达载体由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因工程实验室构建。 表达载体中, 目的基因为ZmHSD,1具启动子为Ubi ;筛选标记基因为 NPTH ,其启动子 为CaMV35S图1)。本研究所用质粒为 PZP211,大肠杆菌菌株 为DH5a ,农杆菌菌株为 LBA44041.2 试验方法1.2.1 培

4、养基在N6改良培养基11的基础上,添加 0.25 mg/L Na2MnO3 0.025 mg/L CuSO4 5H2O 和 0.025 mg/L CoCl2 6H2O1.2.2 幼胚愈伤组织受体系统参照孙庆泉等11 的方法,取幼胚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425c暗培养,继代,选择诱n型 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1.2.3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农杆菌的培养与活化:将低温保存的农杆菌菌种LBA4404接种到添加25 mg/L Spe的YE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挑取单菌落 接种于含 25 mg/L Spe 的 YEB 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摇床上预活 化( 28, 200 r/min ),取预活化的菌液培养至对

5、数生长期备 用。愈伤组织浸染: 浸染前将新培养的菌液离心沉淀菌体, 用液体N6培养基重悬,并稀释到所需OD直。将n型愈伤组织分离成米粒大小的小块, 投放到稀释好的菌液中浸染。 用灭菌的滤纸吸干愈伤表面的菌液, 并将其摆放到共培养培养基上暗培养3 d ,用头孢水洗菌。将洗好的愈伤放到恢复培养基上恢复培养。抗性愈伤的筛选、 分化和再生: 恢复培养后的愈伤组织依次转移到 1 次、 2 次、 3 次筛选培养基上,进行抗性筛选,筛选剂为巴龙霉素。将筛选后存活的愈伤转到分化培养基上分化成苗。分化苗苗高45 cm时转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当苗适度生根后转到基质(基质:蛭石=1 : 1)中。成活植株转到大田隔离

6、 区。1.2.4 转基因植株的PCR佥测CTA砒提取基因组DNA对转化植株、阳性对照(质粒)和阴性对照(未转化植株)进行PCR检测,检测对象为目的基因 ZmHSD和标记基因NPTHo根据已知的ZmHSDl因序歹U,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ZmHSDI的引物,上游引物在启动子内部,下游引物在编码区内,S:CACGATTCTTCCTCGGCTC,CTAC:T TGCTACTCCTTCCTTTCCTG; GCT 标记基因 NPTI 的引物为 S: GTGGAGAGGCTATTCGGCTATGACTG agctcttcagcaatatcacgggTAGC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

7、。用25皿PCR&应体系。扩增反应程序:94c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 , 59退火50 s , 72延伸50 s , 35 个循环;72c终延伸10 min ; 4c保存。1须脂糖凝胶、1%TBEt泳缓冲液电泳,溴化乙锭染色,紫外分析,拍照。2 结果与分析2.1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将玉米幼胚(授粉后1015 d)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图 2-1 , 2-2 , 2-3 );将经农杆菌浸染后的愈伤(图 2-4 ),恢复培养1 周,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有所改善,转入筛选培养基筛选,1 轮后有些愈伤开始变褐,3 轮后大部分未转化愈伤褐化死亡,愈伤组织上出现的小块鲜活愈伤组织

8、突起基本上为抗性愈伤,抗性愈伤在筛选培养基上生长正常 (图2-5 ) ; 将经过 3 轮筛选的愈伤转到分化培养基上光照培养, 25 d后愈伤表面开始出现绿色芽点, 之后绿色芽点逐渐分化成巴龙抗性苗(图 2-6 );将幼苗转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图 2-7 ),使苗生根,期间有少量白化苗出现;待苗长出23条根、高约1015 cm 时,打开封口膜,炼苗5 d 后移栽花盆 (图 2-8); 3周后移栽转基因隔离区,开花期进行人工自交结实(图 2-9 );最终获得转基因种子(图 2-10 )。2.2 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2.2.1 目的基因ZmHSD的PCR佥测利用ZmHSD引物对抗性苗基因组DNA3彳f

9、 PCR佥测,有33株抗性苗出现与阳性对照一致的 444 bp 的特异性扩增条带(图3),表明该33 株转基因植株已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基因组中。2.2.2 标记基因NPT II的PCR佥测对已知阳性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4行标记基因NPT II的PCRT增,均得到与阳性对照一致的 650 bp 的特异性扩增条带(图4),表明目的基因PCR检测的阳性株也全为标记基因阳性株。 对标记基因的检测可以排除玉米基因组中ZmHSD基因的干扰。3 结论3 个供试玉米自交系 18-599 、 齐 319 和昌 7-2 的幼胚都能诱导产生n型愈伤组织,其中18-599所获愈伤组织质量好、数量多,适于大量转化;齐319 和昌 7-2 愈伤颗粒松散、质量不高,尤其是昌 7-2 ,胚性愈伤数量较少。经农杆菌转化共得到899株转化株,通过PCR佥测初步证明有 33 株为阳性转化植株, 其中 18-599 有 686 株转化株, 阳性株21 株,转化效率为3.06%;齐319有 183 株转化株,阳性株10株,转化率为5.46%;昌7-2 有 30株转化株,阳性株2 株,转化率为 6.67%。最终获得ZmHSD转基因玉米T1代种子,为玉米优良品种的 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