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32078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逻辑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引论第一节 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一、逻辑与思维逻辑:原意是指思想、 理性、规律。由于 “逻辑”一词有多种词义, 所以我们在读书或谈话中遇到 “逻辑 一词,就要辨认它是在哪种词义上被使用。在本书中,除个别地方特殊说明外,逻辑是指:研究思维的逻 辑形式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普通逻辑学。形式逻辑 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思维的基本特征 :间接性、抽象概括性、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思维 就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抽象概括的反映。(重要)二、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 研究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理解以下三方面知识思维的逻辑形式 :人们的思维过程都要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承担和表现。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 形式。反映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就是思维的具体内容。思维的具体内容各个组成部 分之间赖以联系的构造方式就是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 :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即同一律、有矛盾律、排中律。它反映普通逻辑 学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基本特征。简单的逻辑方法 :是反映对象的抽象同一性、确定性和单一性的逻辑方法。第三章 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 此章非常重要 !) 第一节 判断的概述 判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的两个基

3、本逻辑特征 :( 一 ) 任何判断必定有所断定,即必定有所肯定或者有所否定。 ( 二 ) 任何判断必定是真或者是假的。注意:三、判断的种类 ( 一般了解,考试一般出选择是题 ) 判断的分类:性质判断宝审简单判断;I关系捌断第E3草第二节 厂徘槌总卿斷p广联書判晰第五革第_书選書料断須五蚤那二节匚箜介刿断彳們肯判IW事五豆第三节 判断2I负料断第法章聖五苇可诡判断广也恒檢态闻断丿园然料断愛须刿断以止倒断允许轉断第二节性质判断一、什么是性质判断性质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它又叫作直言 判断)任何一个性质判都是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个部分组成。主项:表示在性质判断中

4、所断定的对象的概念。(用S表示)谓项:表示在性质判断中断定的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用P表示)联项: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之间的联系的概念。量项: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数量的概念。量项三种:全称量项、特称量项、单 称量项二、性质判断的种类1、按照质(联项)的不同,性质判断分为 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肯定判断: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逻辑形式:S是P。否定判断: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逻辑形式:S不是P。2、按照量(量项)的不同,性质判断分为 单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全称判断。 单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某一单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逻辑形式:某个S是(或不是)P。特称

5、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至少有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 断。逻辑形式:有S是(或不是)P。全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所有S是(或不是)P。3、按照质和量的结合,性质判断可分为如下六种形式(1)单称肯定判断:它是断定某一单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逻辑形式:某 个S是P。(2)单称否定判断:它是断定某一单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逻辑形式: 某个S不是P。(3) 特称肯定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到少有一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有S是P。(4) 特称否定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到少有一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

6、式:有S不是P。(5) 全称肯定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全部对象都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逻 辑形式:所有的S是P。(6) 全称否定判断:它是断定某类对象中的全部对象都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逻辑形式:所有的S不是P。以上性质判断的六种逻辑形式,可以用符号分别表示如下:(老师提醒:此部分非常重要!)(1) 单称肯定判断:用“ SAP表示,又可写成“ A(2) 单称否定判断:用“ SEP表示,又可写成“ E(3) 特称肯定判断:用“ SIP”表示,又可写成“ I”(4) 特称否定判断:用“ SOP表示,又可写成“ O(5) 全称肯定判断:用“ SaP表示,又可写成“ a”(6) 全称否定判断:用“

7、 SeP表示,又可写成“ e”以后,涉用的内容大都为“ A “E” “I” “O因为某此情况下“ A”与“a” “E” 与“ E是相等的。三、性质判断的真假性质判断主项的反映的对象是事物中一个类,谓项所反映的对象的性质也是 事物中的一个类,所以,在性质判断中,主项S与谓项P实质上反映了类与类关 系。A、E、I、0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利$和卩之间包含干关系非t邑含干关系的/、GO判断梓輛X 合同关系真包立叉关系全异关岳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SAP真假假假SEPr假18假假r真S 1 P真真貢假SOPis假真頁真四、同一素材A、E、I、0之间的真假关系同一素材A、E、I、0之间的真假关系,指的是具有

8、相同主项和谓项的 A、 E、I、0四种判断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真假相互制约的关系, 它又叫做同一素材A、 E、I、0间的对当关系。(一) 矛盾关系A与O E、I之间是矛盾关系。判断矛盾关系特点:二者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即一个真,则另一个假, 则另一个必真。(二-)反对关系A与E之间是反对关系。判断反对关系特点:二者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即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 一个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三)下反对关系I与0之间是下反对关系。判断下反对关系的特点是:二者不能同假,但可以同真。即一个假,贝U另一 个必真;一个真,则另一个真假不定。(四)差等关系A与I、E、0之间是差等关系。判断差等关系的特点是:

9、在同质条件下,全称判断真,则特称判断必真;全 称判断假,则特称判断真假不定。反之,特称判断假,则全称判断必假;特称判 断真,则全称判真假不定。参考图例厂E不定严i严不定5AP十I比SAP lbI不定SEP血I5EPflI l(2仪tO (lO不定不定rA rA克S1P炉e nE真sopiVE 不定 SOPflzE假S0P2.SEP-SIP3.SIP-SEP4.S0P-SAP5.SAP-S0P6.SEP-SIP7.SIP-SEP 8.S0P-SAP(符号“- ”表示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着推出关系,即表示“所以”,读作“蕴 涵”;“”表示“假”或“否定”,读作“并非”或“是假的”。)(二)根据性质判

10、断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根据性质判断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是以 A与E之间的反对关系为依据而进行推演 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它有两种有效的逻辑形式:1.SAP-SEP2.SEP-SAP(三)根据性质判断下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根据性质判断下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是以I与0之间的下反对关系为依据而进行 推演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1.SIP-S0P2.S0P-SIP(四)根据性质判断差关系的直接推理 根据性质判断差关系的直接推理是以 A与I、E与0之间的差等关系为依据而进 行推演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1.SAP-SIP2.SEP-S0P3.SIP-SAP4.S0P-SEP二、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一)性质判断换质法推

11、理( 4 种逻辑形式,规则 2 条) 必须遵守两条规则:1. 结论改变前提的联项。2. 结论中的谓项变为前提中谓项的矛盾概念。有四种有效的逻辑形式:1.SAP-SEP2.SEP-SAP3.SIP-S0P4.S0P-SIP(二)性质判断换位法推理必须遵守两条规则:(规则 2 条, 3种逻辑形式)1. 前提中的主项在结论中换为谓项 , 前提中的谓项在结论中换为主项。2.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前提中周延的项在结论中可以周延 也可以不周延。有三种有效的逻辑形式:1.SAP-PIS2.SEP-PES3.SIP-PIS( 三) 性质判断换质法和换位质连续交替法推理 在换质里是必须遵守换质推理的规则 , 在换们时必须遵守换位法推理的规则。1.SAP-SEP-PES-PAS-SIP-S0P2.SAP-PIS-P0S3.SEP-SAP-PIS-P0S4.SEP-PES-PAS-SIP-S0P5.SIP-S0P6.SIP-PIS-P0S7.S0P-SIP-PIS-P0S第二章 概念(在本章节中,对于概念的理解最为重要)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处延数量的不同区分) P24 单独概念 :是反映只有一个分子的对象的概念, 其外延所反映的是独一无二的对 象。普遍概念 :是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的对象的概念, 它的外延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