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药企核心竞争力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319913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药企核心竞争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市药企核心竞争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市药企核心竞争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市药企核心竞争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市药企核心竞争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市药企核心竞争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药企核心竞争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名中药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1)在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一份知名中药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报告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全文如下:一、我国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实力近年来,西医药的发展速度在逐渐放缓,而有天然、独特、安全、稳定、和缓、平衡、持久以及双向调节疗效且药物资源广阔、筛选相对简单的天然药物 (含中药)在全球范围内再度崛起;这种日渐形成的 天然药物热”氛围,给 强调辩证论治和个体差异、重视内因和整体、 理论体系完整、实践内容丰富、拥有经验和资源优势”的我国中医药产业带来了发展契机。中医药是我国古代哲学、民族文化、传统科技、医疗实践和物质文明的

2、综合产物,有着独特完整的中医药研究和临床体系、数千年的实践经验、极为丰富的天然资源以及最具潜能的发 展后劲,这一切决定着我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垄断性的中药生产国。尽管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在欧洲(销售额占全球总额的4 4.8%),日本宣称要成为世界传统中药的研究中心,美国、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凭措雄厚的科技和资金实力抢占天然药物和中医药市场, 但我国的中医药文化、 中药与西药平分秋色的市场格局,以及良好的中医药消费基础却是任何其它文化和市场都无法企及的。即便在西医药长达百余年的冲击 下,我国中成药产值占医药产值的比重仍能达到2 1.6%,与化学制剂3 1%的产值比重仅相差9个百分点;中成药

3、零售额占全国药品零售的比重为3 8.5%,比化学制剂低7个百分点。而且,随着国家 药品分类管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药品降价限价” 医院用药总量控制”、药品招标采购”等政策的深入实施,西药市场将为中药腾出更大的发 展空间。所以,无论从历史或现实来看,还是从对中医药的认识、理解、运用来说,发展中医药产业 都是我国的优势所在,我国也成为全球天然药物竞相角逐的市场。因此,挖掘中医药潜能、 实施中医药现代化是我国巩固和争夺医药市场的必然选择。近5年来,中成药工业利税年均增长2 4%,2 0 0 1年中成药工业产值同比增长了 40%,远远高于医药工业总产值1 9%的增幅;中药材、植物提取物、

4、中成药已出口到13 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成药2 0 01年的出口总值达到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二、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产业在资金、技术、人才、设备方面的不足以及创新理念、市场 观念、专利意识和危机感方面的落后,均成为我国中医药国际交流、推广和发展的障碍。从 全球中草药贸易份额来讲,我国每年中药出口额仅占全球中草药市场年贸易额的3 5%, 而有7 0%以上都是低附加值的中药材,中成药的进出口贸易也从1 9 9 8年开始出现逆 差,2 0 0 1年的逆差为3.9亿美元。这显然与我国中医药发源地和中药大国的地位不相符。所以,中医药必须借鉴新技术的发展,按照WHO对传统

5、医药安全、有效、稳定、均一、可控、经济”的要求,采用现代技术定性或定量化确保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稳定、疗 效可靠和无毒副作用;中药要走出国门,还要在高效、速效、微量化、多途径给药、便于贮藏携带”上下功夫;力求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定量化、产业化; 保护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同时创造条件,传播中医药文化。发展我国中医药产业已到了刻不客缓、势在必行的关键时刻,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 九五”重中之重和 十五”核心任务,科技部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规划中对 中医药现代化基础理论研究 ”给以重点支持,以加强传统中医药的继承、 创新和 发展,推动中医药

6、产业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形成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知名中药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对知名中医药约占全国制药企业总数的1/3,但在医药上市公司形成2 5家的规模(不包括太太药业),其中至少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提供的 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分析如下:我国目前有中药企业1232家, 中,中药类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化学药类, 有16家公司堪称中药业甚至是整个医药业的骄子。而且,中药企业的销售规模已接近化学药企 业,盈利能力更为突出。截至2 0 0 2年9月3 0日, 主营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5家, 分别是广州药业、太极集团、三九医药、同仁堂和中新药业,其中同仁堂、广州药业和三九 医药的净利润

7、超过亿元;整个中药子行业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19元,高出化学药0. 14元和生化药0. 15元的水平;中药子行业2 0 0 2年相对2 0 0 1年的净利润增长率也有望 再 创新高。1、同仁堂(6 0 0 0 8 5 ):同仁堂是中国中药第一品牌,至今已有3 0 0多年历史,期间200年独办清朝官药,现又作为中南海的用药供应单位,同仁堂产品的生产工艺和配方受到国家行政保护,并享受优质优价政策。同仁堂年产中成药2 1个剂型、4 0 0余种品种,包括拳头产品同仁乌鸡白凤丸和六味地黄丸,还有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丹、国公酒等。同仁堂制药必求道地药材,在遵古炮制方面极其认真,并不惜工本,品牌、

8、质量的 认可度很高,且大多数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同仁堂又一马当先,不仅全面实施了GMP改造,还分别在吉林、湖北、山西、浙江、河南、河北等 地进行了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不仅注重传统产品的二次开发,还注重新产品的研发; 在香港分拆上市的同仁堂科技也在积极借用国际资本和科技力量以及管理经验;同仁堂制定了站稳亚洲、迈进欧洲、渗透美洲、开辟大洋洲”的海外扩展战略,充分利用金字招牌优势,以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入股,分别在香港、美国、澳大利亚、泰国、台湾成立了合资公司或药 店,并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当地化生产转变;同仁堂出口产品数量由原来的2 0多个增加到现在的130多个。 同仁

9、堂通过发展零售连锁,打破了以往被动营销的格局, 不仅建立起稳健的自有营销网络, 还促进了重点品种规模优势的形成。不过,由于经营思路的相对保守以及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仍有许多有潜质的产品以及产品的潜在市场尚未被有效开发。2、云南白药(0 0 0 5 3 8 ):云南白药是云南省最大的中成药生产和药品批发零售 企业,独家垄断 云南白药”的生产,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价值突出。云南白药胶囊、散剂为 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行政保护期1995.8.17 2015.8.17),云南白药酊、膏及以白药为处方开发的宫血宁胶囊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1 9 9 5.8.1 7 2002.8.17),另外还有云南白药气

10、雾剂、云南白药创可贴等系列新产品,公司 现有17个产品进入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公司建立了武定药材种植基地。公司设有博士后工作站,但在科研投入、新产品储备和经营管理方面仍略显薄弱。3、东阿阿胶(0 0 0 4 2 3 ):东阿阿胶是全国规模最大(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7 5%和95%以上)、工艺装备最先进、质量最佳的阿胶生产企业, 具有 地道药材(驴 皮)和独特水质”的资源优势和正宗产地的品牌价值,东阿”牌商标于2 0 0 2年3月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在充分发挥阿胶”传统养生价值的同时,公司逐渐向生物高科技领域渗 透,形成集中医药、生物医药、保健食品、药用辅料为一体的产业布局,并形成

11、以 补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溶血栓 ”为主线的产品体系,但目前84.6%以上的收入和9 0.4%以上的利润来源于阿胶系列。东阿阿胶不仅注重技术革新对阿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还注重生物技术对传统阿胶有效成分、作用机理、工艺、剂型、新型适应症等的二次开发, 但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公司还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ISO 1 4 0 0 1国际环境体系认证的中 药企业,同时还通过了ISO 9 0 0 0质量体系认证和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为产品出口和外资合作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主导产品阿胶和复方阿胶浆列入乙类非处方药,可在医院、药房外的普通商店和超市销售。尽管公司于2 0 0 1年开始加大营销力度

12、,但目前营销仍显薄弱。4、九芝堂(0 0 0 9 8 9 ):九芝堂是拥有中华老字号”之称的中型中成药生产和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其前身是公元1 6 5 0年成立的老九芝堂药铺,已有3 0 0多年历史,品牌价值突出。公司两大拳头产品是神箭牌驴胶补血冲剂和芝牌乙肝宁冲剂(颗粒剂),前者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国家基本药物、中国中药名牌产品, 是湖南省唯一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中药品种,但由于工艺仍采用 传统的敞口锅烧轧化皮手工操作 ”,在规模、质量、效率、 盈利能力等方面落后于东阿阿胶 阿肢蒸球化皮机和蒸汽加压化皮技术”。乙肝宁冲剂为国家 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国家基本药物、卫生部指定治疗慢性肝炎的首选中成

13、药。 目前公司在湖 南长沙的九芝堂药铺有18家, 其中3家销售公司、2家配送中心、药店有13家 (国家第 二批跨地区连锁)。九芝堂作为 中华老字号”,在产权关系上率先进行了 国退民进”的改革, 但由于科研开发的相对薄弱,短期内缺乏新的利润增长点。5、桐君阁(0 0 0 5 9 1 ):桐君阁是百年老字号品牌,自古就有南有桐君阁、北有同仁堂”之称。桐君阁的发展战略是大中药、大流通”,拥有4 0 0多种中成药品种和11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主要产品是鼻窦炎口服液、生力雄丸、嫦娥加丽丸、八正合剂、熊 胆舒喉片等和其它浓缩丸系列(银翘减毒丸、六味地黄丸和杞菊地黄丸等),其中鼻窦炎口服液已引起葛兰素史克的

14、极大关注和合作热情;桐君阁的中药材专业市场是经国家批准的17家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之一,是重庆市唯一的合法经营市场,并是全国唯一由企业开办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桐君阁在流通领域已形成调拨、零售、批发”三位一体的营销体系,已形成2 0 0家直营店+ 9 3 2家加盟店”的连锁格局,并将建立起 连锁网络、物流网络、电子商务网络”三网合一的运营模式。由于重庆中药材资源丰富,又是我国中西部药品集散中心,桐君阁在发展医药流通和中药材种植基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另外,桐君阁的大股东太极集团(6 0 0 1 2 9 )实力雄厚,具有强大的营销、研发、管理和资本 运作优势。但是,桐君阁目前面临着中

15、药生产车间GMP改造和大规模投资医药连锁所带来 的资金、资本和投资回报压力。6、广州药业(6 0 0 3 3 2 ):广州药业是国内最大的中成药企业,是集中药生产和医药商贸为一体的国内三大医药贸易公司之一,旗下拥有陈李济”、潘高寿”、采芝林”等多个 中华老字号”品牌,并生产5 0 0多种产品,其中中药保护品种4 0种,有2 0种为独家生产。2 0 0 1年销售额过1亿元的品种有3个,5 0 0 0万元以上的有5个,100 0万元以上的有3 0个, 其中治疗糖尿病的中西药合剂消渴丸单品种销售超过3亿元, 市场占有率高达16%。广州药业所属的主管中药零售的采芝林药业连锁店及主营西药零售的健 民医药连锁店已分别拥有至少190和104家分店,在全国医药连锁销售额排名中分别名列第七和第四。广州药业先后发行H股和A股,经营管理、科研开发和市场营销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程度较高,加之规模、品牌、产品线等优势,构成了广州药业的核心竞争力,但相对 分散的产品结构不利于公司加强对重点产品的培育。7、中新药业( 6 0 0 3 2 9 ):中新药业集中药生产和医药商贸为一体,旗下拥有 乐仁堂”、达仁堂”等多个中华老字号。公司现有4 3 2个中药注册产品(其中达仁堂产品22 1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