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道路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31696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6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道路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沥青混凝土道路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沥青混凝土道路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沥青混凝土道路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沥青混凝土道路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道路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道路设计说明书(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设计说明一、概述1.1 设计概况什邡市位于德阳市西南部,成都市西北部之间,距成都市60 公里、德阳市20公里。南距成都市50km余,以其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素有“川西明珠”的美誉。本次设计项目海河路位于什邡市,海河路起点与现有客运中心南侧道路相接,止点与什绵公路相接,道路总长1625.017m,路幅宽度30m,含2 座桥梁。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全线设置路灯、交通标志标线等。地下敷设雨水管、污水管等配套设施。根据什邡市道路控制性详规,项目区位如图所示。序号道路名称起讫点道路长度(m)1海河路客运中心南侧道路什绵公1.2 设计依据及资料1)什邡市道路控制性详规2)什邡市雨水、污水管网规划图3)

2、 项目所在区域1:500 地形图4)什邡市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什邡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2013.75)什邡市规划使用功能图6)什邡市方案海河路设计及业主评审意见7)相关规范、标准及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1.3 设计概要本次方案设计道路长为1625.017 m,道路规模见表1-2。道路规模一览表表 1-2序号路名编号道路等级设计速度(km/h)红线宽度(m)车道数(双向)建设性质1海河路次干道40304新建1.4 采用技术标准、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3)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4)城市人行天桥

3、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7)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9)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1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033-2012)(1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1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4)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和标准1.5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本项目区域属四川盆地中亚热

4、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的特点是:气候温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日照9001200 小时。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夏季多暴雨,秋季气温下降快,多连绵阴雨,冬季长,气温低,日照少,常有低温、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3.6,年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为3.7,极端最低气温为-8(1984),最热为78 月,月平均气温为23,极端最高气温为35.5(1996)。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38.95mm,最高年降雨量1259.5mm,最低年降雨量为529.1mm,每年将于多集中在79 月,月最大降雨量为518.0mm,出现在7 月,降雨分配极度不均匀。拟建道路位于什邡市客运中心南侧

5、道路与什绵公路之间,场地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在线路上多农田,灌溉水系发达,部分路段有鱼塘。二、工程设计2.1 技术标准道路规模一览表表 1-3序号路名编号道路等级设计速度(km/h)红线宽度(m)车道数(双向)建设性质1海河路次干道40304新建2.1.1 通行净空主线:4.5m人行及非机动车道:2.5m2.1.2 车行道宽度小型汽车专用道:3.50m大、小型汽车混行:3.75m2.1.3 荷载等级路面设计荷载:BZZ100 标准轴载2.1.4 抗震标准抗震设防烈度7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2.1.5 停车视距次干道:40m2.1.6 路面类型及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5 年2.1

6、.7 主要线形标准(1)平面线形标准规范值设计速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小平曲线长度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最小圆曲线长度40km/h300m110m35m35m(2)纵断面线形标准规范值设计速度(km/h)凸曲线(m)凹曲线(m)最小坡长(m)406007001102.2 平面设计本次设计道路的中心线遵循控制性规划确定的道路中心线,道路平面设计情况如下:道路全长1625.017m,次干道,道路标准路幅宽度30m,起点(X-11090.866,Y-8781.302)接现有道路客运中心南侧道路,终点(X-11678.194,Y-10128.671)接现有什绵公路。全线共5 处交叉口,由西向东依次与规划道路、双

7、泉安置房西道路、规划道路、筏子河道路北延段、安居家园东侧道路相交。2.3 纵断面设计本次设计按控制性规划中的控制标高标高作为依据,充分结合沿线自然地形,优化土方平衡。海河路起点接现状客运中心南侧道路,起止点设计标高与现状标高一致,起点为531.650,止点为529.768,其余控制点按规划控制标高设计。全线共设5 个变坡点,纵坡依次为0.53%、0.3%、-0.59%、0.3%、-0.62%、0.3%。2.4 横断面设计本次设计横断面布设按规划执行:路幅布置为2.0m 人行道+2.5m 非机动车道+3m 绿化带+7.5m 车行道+7.5m 车行道+3m 绿化带+2.5m 非机动车道+2.0m

8、人行道=30m。路拱横坡采用抛物线型+直线型路拱。车行道为向外单向坡,横坡度为1.5%,人行道为向内单向坡,横坡度为2.0%(详见道路标准横断面图)。2.5 路基设计2.5.1 路基材料及压实度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 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路基填筑建议优先采用相邻路段挖方材料进行填筑,若挖方材料不满足路基填料要求时,应采取晾晒或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换填等措施处理。路基压实度标准填挖类型深度范围(m)压实度()填方00.8960.81.5931.694零填及挖方03096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应

9、符合下表规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mm)次干道路堤上路床(00.3m)6.0100下路床(0.30.8m)4.0100上路堤(0.81.5m)3.0150下路堤(1.5m)2.0150(00.3m)6.0100零填及挖方路基(0.30.8m)4.0100(1)一般路段路基填筑前先清除地表耕植土或松散土,并进行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0%。为满足路堤分层填筑、均匀压实的要求,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路床及压实度过渡厚度时,需超挖回填,压实度不小于相应层位规范要求。路基填筑时两侧应增宽50cm 以保证路基两侧压实度,压实后进行

10、边坡修整。全线填方高度不大,均小于8m,按1:1.5 放坡。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临时排水沟。全线挖方高度小于8m,挖方路段按1:1 放坡。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排水防渗工作,当挖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顶外5m 设临时截水沟,并顺地势接入道路排水系统排出路基范围。当挖方路基路床为土层或路床含水量过大难以压实时,也必须对路面结构层以下土基进行换填处理。(2)零填路基对路床范围(即路面底面以下080cm)填料或表土必须认真处理。当土层最小强度(CBR)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且含水量适度时,可采取翻挖后压实处理;当土层含水量较大时,可采取开沟排水、翻挖晾晒或换填砂卵砾石

11、、片碎石等透水性或掺入生石灰粉拌和均匀后压实处理。当土层最小强度(CBR)不能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时,可采取换填或掺灰进行处理,掺灰处理时采用掺8.0石灰土处治后作为路基填料,处理后上、下路床压实度均不得小于95%。片碎石材料片碎石材料要求:片碎石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碎石含量不小于30%,片石最大粒径250mm,碎石最大粒径40mm。当路床为土层或路床含水量过大难以压实时,也必须对路面结构层以下土基进行处理。(3)特殊路基处理本项目根据业主提供的参考地勘资料显示路基地层主要素填土和粉质粘土、粉土、砂土、卵石组成。本工程采用清除素填土采用砂砾石进行换填,换填厚度0.5cm;对于淤泥质粉质

12、粘土采用砂砾石换填,换填厚度1m-2m。施工时若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0.2m 时,应翻挖再回填分层压实。地下水影响路段路基的稳定性时,应设置盲沟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4)沟槽回填路基路基范围布置有给水管线、燃气管线、雨污排水管道,管线开槽回填应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障填料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开槽回填分层夯实,一般按照2025cm分层夯实,填料增加5%石灰改良土壤结构,以保证路基压实度达到90%,路床顶面压实度达到94%后。再铺筑级配级配砂砾石底基层。2.6 路面设计2.6.1 设计原则根据道路等级与使用

13、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结合本地条件与实践经验,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经济技术综合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的路面方案。结合当地筑路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经验,参照近年来有关工程的建设经验,建设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2.6.2 设计标准及设计理论1.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沥青砼路面以双轮组单轴100KN 为标准轴载,设计年限15 年。设计理论: 沥青路面结构计算采用双圆均布垂直荷载下的弹性连续体系理论进行计算,以路表设计弯沉值作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并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进行层底拉应

14、力的验算。2.6.3 路面设计参数沥青路面面层设计参数表材料名称推荐配合比或型式20抗压回弹模量(MPa)15抗压回弹模量(MPa)劈裂强度(MPa)SBS细粒式沥青混合料AC13C140020001.4中粒式沥青混合料AC20CAC16C120016001基层、底基层、土基材料设计参数材料名称抗压回弹模量(弯沉计算用)抗压回弹模量(拉应力计算用)劈裂强度(MPa)7d浸水抗压强度(MPa)水泥稳定碎石150036000.53.5砂砾石150土基(潮湿)35/2.6.4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路面材料结构厚度(cm)规格备注SBS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4AC13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AC20C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水泥掺量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水泥掺量4级配砂砾石底基层30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路面材料结构厚度(cm)规格备注SBS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3.5AC13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5AC16C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水泥掺量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水泥掺量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