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飞专家解读为何试飞“失速尾旋”等高风险科目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316916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飞专家解读为何试飞“失速尾旋”等高风险科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试飞专家解读为何试飞“失速尾旋”等高风险科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飞专家解读为何试飞“失速尾旋”等高风险科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飞专家解读为何试飞“失速尾旋”等高风险科目(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飞专家解读为何试飞“失速尾旋”等高风险科目【人物简介】 徐勇凌,浙江杭州人。1962年3 月出生,1984年 7月入伍,1986年4月入 党。硕士研究生学历。空军大校军衔,空军级试飞专家,特级飞行员,首批双学士飞行员, 现任空军指挥学院教官。试飞员是新战机的“试用者”,通过试对战机进行反复检验,使设计缺陷暴露改进。多年来, 一代代试飞员自主创新、勇于开拓,担负着我国所有国产战机科研试飞的重任,不断缩短与 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近日,人民网记者专访了空军指挥学院教官徐勇凌大校,为您揭开试 飞工作的神秘面纱。职业灵敏度:挑出飞机技术“毛刺”一架飞机有数十个子系统,数百个机载成品设备,数万个零部件,

2、数十万个元器件,以及机 载系统软件高达几十万甚至百余万条语句,要想把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最终融合锻造 成一把出鞘的利剑,离不开试飞员的学习和探索。刀尖上跳芭蕾:边界试飞挑战飞机极限别人不能飞的他们能飞,别人不敢飞的他们敢飞。一次次向极限发起挑战,加速推动着我国 试飞事业从最初仅能完成简单科目、单一机种的验证试飞,发展到如今能完成各种高难度、 高风险科目的多机种、多机型定型试飞。能力拓展,源于超乎常人的开创意识。从试飞到列装:飞机顺利“出生”三大步骤按照国际航空界的惯例,每一型战机装备部队前,都要完成数百个科目、数千架次的飞行试 验,伴随出现的各类故障数以千计。世界“航空强国”仅在超音速飞机

3、颤振和操稳试飞中,就 摔掉数十架飞机、牺牲几十名优秀试飞员。对于航空基础薄弱的我国来说,试飞面临的风险 和挑战就更加突出,但是空军试飞员们仍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优秀试飞员的四大能力挖掘飞机的最佳性能从“目不识丁”到“学士硕士”,从“勇气型”到“专家型”,从 3人试飞小组到百人试飞部队,新 一代的空军试飞员,既有精湛的飞行技术,又有广博的工程理论,既能出色完成试飞任务, 又能全程参与新机设计研制,他们被誉为“飞行的工程师”。能力转变,源于只争朝夕的忧患 意识。从观察、判断、决策到应对这四个部分,与飞行驾驶技术本身关系并不大,飞行驾驶技术只 是在应对的过程中间,会起到一点作用。这四种能力对于飞行

4、员的知识能力、心理能力、思 维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包括果敢的工作作风等,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并不是虚 幻的,飞行员是否果敢泼辣,背后实际支撑他的是一种技术,这个技术包括知识系统、操控 技能、飞行驾驶技术,这个技能体系的构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要从每次点滴的飞行中获 取滋养,优秀的飞行员都是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的人。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好的试飞员,天赋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所有的试飞员都是艰难的跋涉 者、忘我的奉献者,他们看似傻,好像有点一根筋,为了这份事业,消耗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乐此不疲。但是,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试飞专家。其实不仅试飞如此,我觉得所有 行业都是这样,想成为专家型试飞员,没有探索精神、奉献精神是不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