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全国卷高考考点分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31427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5年全国卷高考考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近5年全国卷高考考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近5年全国卷高考考点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近5年全国卷高考考点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近5年全国卷高考考点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5年全国卷高考考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5年全国卷高考考点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要想考高分,这些干货会助你一臂之力,好好领悟吧。(点击标题下蓝色字:自主招生,关注获取更多精彩内容)一、近5年全国卷高考化学考点分析必考: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选考:选修三、选修五任选一题下面5幅图分别是每本书各章节内容占比,以期帮助同学们有重点地进行复习:有机化学、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与生活、实验综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仍然是占分最多的5个部分(包括选做题在内)。全国卷选择题高频考点统计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化学部分7道选择题的命题范畴基本保持稳定,具体考点稍有变化。分析2013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中的选择题发现,共涉及12个知识点,现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中的易错考点进

2、行分析。必考点(7次以上)1.STSE:4年9次,9套卷中均有涉及。2.化学实验:4年9次,6次以表格形式考查,其中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考查2次,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未考查。3.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4年14次,其中7次考查同分异构体。4.元素化合物:该考点在多种题型中有所考查,比如NA、STSE、实验等。高频考点(4次以上)5.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4年 7次,其中2013、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未考查。6.电化学原理:4年7次,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未考查。7.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Ksp):4年8次,其中2015、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未考查,2013年新课标全

3、国卷综合考查水的电离平衡、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常考点(4次及以下)8.阿伏加德罗常数:4年4次,其中2015、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及2013、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考查了该考点。9.盖斯定律和反应热:4年2次,其中2013、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考查了该考点。10.离子反应和微粒共存:4年1次,其中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0题考查了该考点。1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4年1次,其中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第9题考查了该考点。12.工艺流程分析:4年1次,其中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考查了该考点。全国卷选择题易错分析及应对策略易错考点1: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为近几年高考必考点,一是考查概念,

4、即判断两个有机物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二是考查数目,即判断某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应对策略】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常见判断方法:1.基团连接法:将有机物看做由基团连接而成,由基团的异构数目可推断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例如,丁基有4种结构,丁醇(看做丁基与羟基连接而成)也有4种结构;戊醛、戊酸(分别看做丁基与醛基、羧基连接而成)也均有4种结构。2.替代法:将有机物中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互相替代。例如,二氯乙烷有2种结构,则四氯乙烷也有2种结构。3.等效氢原子法(又称对称法):分子中等效氢原子有如下情况,分子中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分子中处于对称位置上的碳原子上的

5、氢原子等效。等效氢法适合于卤代烃、醇、醛、羧酸等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将卤代烃、醇、醛、羧酸看做是卤原子、羟基、醛基、羧基分别取代烷烃中的氢原子,通过判断烷烃中等效氢原子的数目,即可判断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易错考点2: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近几年高考常考点,主要联系物质的量进行考查,具体内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等。【应对策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陷阱:1.状况条件:提供气体体积,但非标准状况,例如常温常压,101 kPa、25 等。2.物质状态:提供标准状况,但非气态物质,例如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Br2、水、HF、苯、CHCl3、CCl4等为液体。3.氧化还原反

6、应:例如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Cu与S反应生成Cu2S等。4.物质结构:例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NaHSO4晶体中所含离子为Na+、HSO4-,而NaHSO4在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为Na+、H+、SO42-。5.晶体结构:例如1 mol Si中含2 mol SiSi键,1 mol SiO2中含4 mol SiO键, 1 mol白磷中含6 mol PP键,1 mol石墨中含1.5 mol CC键,1 mol冰晶体中含2 mol氢键。6.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例如1 mol Cl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A。7.化学平衡:例如 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

7、,由于存在:2NO2(g)=N2O4(g),故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8.反应原理:例如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阳极质量减少6.4 g时,转移的电子数不为0.2NA。易错考点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为高频考点,重要考查点:电离平衡,包括弱电解质的稀释图象、电离常数的计算等;水解平衡,包括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溶解平衡,包括溶解平衡曲线及Ksp的计算等;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应对策略】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分析方法:以一元酸和一元碱的中和滴定为例,滴定曲线主要考查4个点:滴定起点,根据酸、碱的浓度及pH值可以判断酸、碱的强弱;恰好反应点,此处为正盐溶液,往往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中性点,

8、此处为中性溶液,往往考查消耗酸溶液或碱溶液的体积;滴定2倍点,此处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及其正盐或碱及其正盐的混合溶液,往往考查质子守恒。化学大题命题特点理综化学大题不但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区分考生成绩优秀程度、便于高考选拔人才。根据对近年高考理综第卷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1.一般有4道大题,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2.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比较实验、离子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联系,纯粹就是拼

9、盘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3.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第卷大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仪器与试剂选用、分离方法选择、对比实验设计等,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入了实验数据的分析,题型新颖。化学大题高分答题策略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

10、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突

11、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2.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该类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试题的难度较大,对

12、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答题策略】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盖斯定律的应用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关各类平衡移动的判断、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影响速率的因素及有关计算的关系式;电化学中两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离子放电先后顺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有关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强弱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等基础知识,都是平时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重点。在理解这些原理或实质时,也可以借用图表来直观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图表的能力与技巧。总结思维的技巧和方法,答题时注意规范细致。再者是该类题的问题设计一般没有递进性,故答题

13、时可跳跃式解答,千万不能放弃。3.实验类试题该类题主要以化工流程或实验装置图为载体,以考查实验设计、探究与实验分析能力为主,同时涉及基本操作、基本实验方法、装置与仪器选择、误差分析等知识。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气体制备、溶液净化与除杂、溶液配制、影响速率因素探究、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物质成分或性质探究、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的重组或延伸。【答题策略】首先要搞清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一系列操作或提供的装置都是围绕实验目的展开的。要把实验目的与装置和操作相联系,找出涉及的化学原理、化学反应或物质的性质等,然后根据问题依次解答即可。4.有机推断类试题命题常以有机新材料、医药新产

14、品、生活调料品为题材,以框图或语言描述为形式,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同分异构、化学用语及推理能力。设计问题常涉及官能团名称或符号、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空间结构、计算、检验及有关合成路线等。【答题策略】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往往直接从官能团、前后有机物的结构差异、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不饱和度等角度推断。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至于出现情境信息时,一般采用模仿迁移的方法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使用。推理思路可采用顺推、逆推、中间向两边推、多法结合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